返回

迷失在星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默默准备和超光速飞船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飞船也可以在没有星门的星系间跳跃,飞船上需要创造一个微型黑洞,这个就有些复杂了,这里就不介绍了。     星门技术的技术缺陷也很明显,前一种星门技术可以省下大量的飞船上的空间和跳跃的准备时间,但是飞船只有通过星门才能跳跃,这在战略上将会产生很大的局限性。     后一种星门技术正好相反,增加飞船重量、体积、准备时间,但飞船的跃迁更加灵活,增加战场活性。     理论上讲,星门技术几乎完全违背相对论,他是建立在超相对论理论基础上的。从技术层面来讲,星门是一种比较耗能的超时空跃迁技术,更适合于大规模商业运输而非战争。     第三种是虫洞,这个理论上实现也困难重重的方案根本无法解决,所以很少有人提起,连爱因斯坦本人都说,至少一光年大小的虫洞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进入虫洞之前巨大的引力差可以撕碎任何飞船,虫洞内剧烈的辐射足以让飞船内的碳基生物都无法活命,如果有足够强大的防护罩保护飞船,能量的消耗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如此强大的防护罩会不会对虫洞的稳定造成影响,那更是没人知道的事情。     与星门技术不同,虫洞是一种普通比较容易理解的传输方式。与复杂的星门技术不同,虫洞在星门中的作用仅为探测重力井,相当于导航装置。而虫洞中的黑洞则是整个跃迁中的主体。     虫洞的概念最初产生于对史瓦西解的研究中。物理学家在分析白洞解的时候,通过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宇宙时空自身可以不是平坦的。     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与原来的时空垂直。在不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意味着黑洞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就叫做史瓦西喉,它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至于说到通过虫洞的可能性,就要提到一个基本知识,落入黑洞的任何物体都会碰上奇点,物体只会剩下三种物理量:质量、电荷、角动量。但是这里的黑洞指的是不旋转的不带电荷的史瓦西黑洞,至于旋转地带电荷的克尔黑洞,黑洞中心的奇点实际上比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环,这就为物体通过提供了可能性。     与黑洞连接的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     随着理论物理的发展,新的研究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达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     虫洞的技术问题很多,连接虫洞两端的到底是原宇宙还是平行宇宙,连理论方面都争论很激烈,更不要说付诸实践了。虫洞的研究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没有那么神秘。至于时空理论方面,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激烈的争论气氛足以让普通物质达到核聚变的温度。     第四种是超空间,即所谓的断层空间跳跃。     很多星际旅行用到的是超空间,顾名思义,超空间可以理解为超经典物理学空间、超光速空间等等,不管你怎么理解,超空间是超越人们常识的。这种技术就是进入断层空间前用引擎在空间上撕裂一个小口,利用某种技术或者足量的能量撑开这个小口。     根据科学计算结果来说打开一个上面说的小口所需要的能量,需要一个直径和太阳系一样大的粒子加速器,此外空间干扰问题不容易解决。     这位网友的语言很诙谐,李庄看到这里不由得会心的笑了笑,想起了以前看小说时那些人的胡说八道。他摸了摸那个纳米科技研究院专门用超高强度纳米合金材料帮他打制的项链,翡翠球还是那么清凉,丝毫不会因为体温而发生温度上的变化。这个项链还是丽莎亲自设计的,她很喜欢这个翡翠球,问李庄是哪里买的,还向他索要,被拒绝后还生了好几天的气。李庄不可能把这东西给她,这是神赐的礼物,虽然只有纪念意义,但可以作为传家宝。     他想起倒霉的艾尔塔,这个起初强大无比的生命。艾尔塔跑到银河系来,估计用的也是断层空间跳跃技术。他的飞船使用的超能晶石,这种一颗足以让整个地球使用不知道多少年的能源晶石,估计碳基生物就算穷极几十万年都未必能采集得到几克拉。一个体积巨大的星体,在生命终结之后变成的黑洞连光都逃不过去,更不要说类似于银河系之类的超过一千亿颗恒星连锁毁灭所带来的能量和潮汐力。在这种情况下,艾尔塔这厮居然还能跑出来,足以见卡勒斯文明的强大,已超出人类的想象范围之外。     艾尔塔的资料李庄看了无数遍,他只能想想卡勒斯星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度量衡的问题,足以让一切记载都成为搞笑。艾尔塔使用一种发音叫叫平果的度量单位系列,李庄刚看到这个觉得很搞笑,随即暴怒,抓起桌上的苹果不知道该砸向谁,只能无奈的放下。     李庄以前很喜欢吃苹果,这种水果比其他的水果都要好,副作用小。得到翡翠球后,他就改吃了其他的水果,连带着也不让家里人吃这个,让丽莎觉得他很莫名其妙,经常躲着他吃。让他倍加郁闷的是,他的四个孩子,连牙刚长出来的小女儿李心凌,都喜欢吃苹果。     有人说不同的宇宙空间犹如蛋形,在互相膨胀接近,它们互相衔接的那一刻就是宇宙毁灭的一刻,那之外的宇宙呢?里面有些什么?宇宙的广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控制这一切规则,又是怎么产生出来的?     李庄觉得无解,宇宙规则,是最大的大神,创立宇宙规则的,又是什么人?难道是传说中的创世神或者盘古?又是一个逻辑悖论!!!     第五种是高维空间,跟弦理论有些关系,涉及到维度问题。李庄不是理论物理学家,他不想了解这么复杂的问题。网友的介绍很详细,但李庄相信大部分人包括部分科学家在内,都看不懂。     “莫非这篇文章的原创,是某个知名的物理学家?要能知道,赶紧把他弄过来,”李庄收集人才的**又爆发出来。     除了以上解决方案,另外还有一些理论,如空间折叠、基于量子理论的布朗运动粒子、欺骗宇宙规则等等。     空间折叠提出的人很大胆,估计最喜欢用这个的是盘古大神,他嫌穿越空间太麻烦,用他无穷的神力将某个空间折叠起来,然后挖个门钻过去,还顺便保护空间里面可怜的生灵。     布朗运动粒子方案到底可行不,李庄不知道,反正他是不想做那个莫名其妙的粒子,然后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     至于欺骗宇宙规则,神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