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年底,已经有近十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进入了联合技术公司工作,相关的移民手续都在逐步办理中。为了缓和与其他研究机构和大公司的关系,威森科技不得不与他们达成了技术授权协议,专利费虽然收得手软,但也让公司的实力消耗很大,不得不暂停大规模的招聘工作,小动作则从来没停过。
国内的局势越发的微妙,人才流出更加严重,联合技术公司也加快了在华夏收集人才的步伐,让各公司和研究机构越发的薄弱,最后导致国家不得不出台政策限制高学历人才移民。
艾尔塔科技基金已经改组为教育基金,满世界的寻找有资质的人才进行培养,连李庄不怎么喜欢的黑人也不放过。
联合技术公司在第二年的年初,已经成为世界科技界的一大公害,到处挖人才让很多国家都疲于应付,连澳洲国内的研究机构和大学都有些反感,频繁向堪培拉上书。
能挖到的都挖到了,挖不到的也没办法了,现在想挖都被阻止了,张凯和鲁滨逊很苦恼,无奈之下只有加强公司内部人才的培养。
技术进步太快并不是好事,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生产的大规模使用,导致的失业问题很严重,很多人都没饭吃。
威森科技在《东京协定》框架内已经将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设备推向了极致,让联合技术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动化技术及设备提供商,也成了普通公众攻击的主要目标。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源出华夏的威森科技已经成为民众深恶痛绝的对象,超过30%的普通人在威森科技设计已堪称完美的机器人大军和各类稀奇古怪的自动化设备集群的挤压下失业,国内局势一片混乱。
自威森科技迁到澳洲后短短两年的时间,联合技术公司的发展似乎已经到了顶峰,堪培拉方面也没想到局势会发展得这么快,公司和政府都手忙脚乱。
虽然联合技术公司并没有垄断的嫌疑,现有法律框架也无法对它提出诉讼,但这个前所有未有的怪胎,还是让世界各国都很烦恼。
李庄正式成为澳洲公民的第二年六月,也就是《东京协定》签署刚好满两年,联合国通过了《威森法案》,将联合技术公司的年营业收入限制在一万亿美元。一批大公司跟着倒霉,去年营收已接近九千亿美元的沃尔玛也受到限制,成为一万亿俱乐部中的一员。沃尔玛董事长很委屈,说沃尔玛的利润跟联合技术公司根本无法相比,但人类世界的规则就是这样,限制威森科技总得有个理由,联合国不可能专门为一家公司通过一项公约类的法案,只好拿这些大公司一起开刀。
一万亿俱乐部在人类开始大航天时代之后虽然不算什么,但在人类还不得不窝在地球上的时候,已经算了不得的大企业。
《威森法案》通过时,联合技术公司已经成为拥有博士级研究员五十万、总员工近三百万、占地一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企业,澳洲也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强国。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