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迷失在星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李庄的这一年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公司法务部和外面官司打得很凶,人事部很忙,公共关系部焦头烂额,公司产业发展很顺利,但这些都不关李庄什么事。     他是个怕死的人。上次的导弹事件,虽然他嘴上说得很轻松,但心里还是怕怕,担心激光工程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不够完善,导致自己翘辫子。他的防御措施,也是他心里歇斯底里的一种表现,除了自己一家和认为可靠的亲近人,其他的全部都不在维姬的认同范围之内。     他确实是个天才的工程师,他主持研发的这些自动化系统处处体现了他信奉的“简单易用兼顾效率”的理念,虽然不怎么漂亮,但性能毋庸置疑,这才是联合技术公司能这么快成为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老大的根本原因。     这一年来李庄没干什么事情,除了用维姬改进过的自动装配线组装了小维姬和小小维姬外,就是成天琢磨着下一步研究。他不敢再出去,一直呆在喇叭家族和维姬家族的视线范围内,他是这一万平方公里的真正王者,密布的大威力激光武器系统让他有一种安全感。时常挪到超级庄园区上空的各国卫星让他觉得很讨厌,基础物理研究院也因此研发了集成反雷达、反红外探测和可变光学伪装的基地防护系统,将整个超级庄园区都笼罩在其中。     澳洲军方对基地防护系统很感兴趣,采购了一批作为军事基地的防护用,还顺便采购了五台五十万集成智脑作为基地的主控电脑,联合技术公司因此收入颇丰。武器集团总裁托梅尔带核心员工亲自上门,手把手的教,生怕那些大兵一时不慎,导致大麻烦。军方也知道这个问题要审慎对待,并没有阻止集团的上门服务。     美元地位下降了很多,欧元也不怎么争气,至于一直梦想成为主流货币的华夏币,则从未成功过。一个连自己的**都控制不了的集团,根本没资格成为主流货币的发行者。     原来不怎么起眼的澳元倒是升值了很多,在国际贸易中地位逐渐提高,堪培拉也忍住了想贬值的**,没让这个世界陷入更加的混乱之中。     加入公司的本土员工慢慢被公司的混合文化体系同化,不少人都过起了春节,圣诞节和春节也因此都成了公司的节假日。澳籍白人高管越来越多,已经与华人高管人数接近。李庄一直在想自己是否做错了,这样很容易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体系而丧失了他一直想保持的华夏特色。     母国已经无望,发生严重问题估计就在这两年,部分人的过于贪婪造成了整个统治集团的混乱,内斗越发的频繁。公司这两年从国内接收了不少偷渡过来的人才,已成为公司附庸的西澳州政府都帮忙办理了入籍手续。     冷凝激光的成熟,让生产原子硬盘成为可能,他将喇叭家族和维姬家族都换上了这种新的存储器。3D忆阻器芯片改良了很多次,堆栈方式人工智能研究院一直在研究。至于他一直设想的非线性计算单元,市面上已经有公司推出,但很不稳定。他不敢用不成熟的技术,只好让基础物理研究院重新设计了RISC处理器,让它趋于完美,运行速度更快。     纯光芯片的发展仍然不顺利,光子集成技术比较复杂,基础物理研究院一直在摸索新的解决方法和改良现有的技术,不过连接元器件倒是进展颇大,已经批量推向市场,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     光存储技术的发展很一般,跟原子硬盘的容量和反应速度比起来,不是一个档次,但这个研究方向很有前途,光存储实验室的研究没有停滞。     国宝的营养液也不知道是怎么研发出来的,研究营养液的公司很多,但没有一家能达到他的水准。天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些事情不是靠人多就可以办到的。基因工程这两年进展很快,但克隆人限制很严,国宝也说没办法做到完美复制。韩德胜的手,被实验室研究员们治好了,还顺便用他做了一次实验,让他年轻了好几岁。     李庄听说过这件事情后,让周奇森严格限制人体试验行为,必须得到批准。公司现在真的变成了张凯原来设想的国中国,澳洲本是个移民国家,没法做到意见完全一致。联合技术公司的过于强大,让很多人都顾忌重重,但不少在堪培拉的提案都在公共关系部的手段下破产,这里确实是大公司的天堂。李庄当初想在澳洲发展超级庄园,这里的局势是最吸引他的地方。     李庄很喜欢的梭梭,这个原产于温带沙漠的物种,也被沙漠改造试验室培养出了热带沙漠品种,并在大沙沙漠广泛种植,肉苁蓉也因此成为公司农业集团的特色产品。这边风沙很大,气候恶劣,为了保护庄园区,不得不额外替澳洲政府改造附近的沙漠,向外拓展了近两百公里,这让堪培拉都笑抽了。     公司下属的海水淡化厂,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充足的水源和密布的自动喷灌系统,让局部的小气候已发生改变,但还在公司的控制范围之内,堪培拉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喜欢数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交的申请报告篇幅越发的长,甚至一个小项目的气候变化研究已经延长到一千年以后的模拟,上万页的电子报告让堪培拉的环保部官员一阵阵头晕。     沙漠中的数千种稀奇古怪的物种,让喜欢研究的科学家们兴致勃勃,甚至有人连续在气候恶劣的沙漠中住了半年,实验室主管不得不限制他们的行为,以免给公司造成额外的负担。收获总是有的,一种奇怪的荧光虫,让新能源研究院研发出了一种生物电池,并在超级庄园区替代了锂电池的使用,只是在外面推广时受到一些限制。     锂电池技术已经发展到极限,和以前的汽柴油一样,大家慢慢都习惯了,很多人出行前已经习惯性的看一下电量表,而不是首先想到哪里能加油。完善的充电网络、微型高效聚光太阳能电池和足够的行驶里程,让这种技术保持了足够的生命力。微型燃料电池也投入使用,不过无法撼动锂电池的地位,这么多年下来,动力锂电行业已经培养了大批靠这个吃饭的人,维护体系非常健全。李庄当年买捷达的心态,现在又在部分人身上重演。     制氢技术已经完善,但储氢仍然是个麻烦,储氢金属的吸收效率仍然不高,氢气液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纳米合金制造的气瓶仍然让大多数人顾虑重重,贵是在其次,安全问题仍然让大家担心。     让花旗国政府恨得牙咬咬的日本同位素电池技术,一直没办法得到,自己也研发不出来,最后不得不采取多块电池连接的技术来实现同样的功率,但体积还是过大。日本人的精细确实令人吃惊,不过同位素电池的普及很困难,主要是公众担心的安全问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