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报名的地方。电子之类的东西对于山村少年来说还很神秘,也很有兴趣想去了解。
招工的工厂主要生产各类电子元器件,李庄应聘的是检测岗位,普通的元器件以他的知识基础培训过后还是可以胜任的。
面试的考官看着李庄嘴唇上薄薄的绒毛,又看了看李庄填写的应聘表格。字很漂亮,朴实厚重,有些魏碑的风格,资料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还是有些怀疑。阅人无数的面试官感觉李庄的年纪应该不到十八岁,这是一种直觉。
“你真的满了十八岁?我们这边可是正规企业,不能招童工的!”面试官道。
“我真的满了十八岁,不信您看我的身份证,”说着李庄拿出了托人在派出所更改过年龄的身份证。
身份证是真的,除了年龄之外的资料都是真的,出外打工的小年轻年龄不达标更改年龄是很常见的。面试官知道这种事情,但并不想太追究。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何必呢?更何况这种事情任何时候都不会让自己担责任。
面试官也有些疑惑,从李庄脸上感觉没满十八岁,但是从眼睛里,能看到远超过年龄的成熟。
“也许是天生娃娃脸吧,或者快满了”,面试官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厮居然只有十六岁出头。
接着考官又问了几个问题,李庄一一作答。
第二步是进行车间测试,李庄心灵手巧,听完流程后觉得并不复杂,按照工序卡操作,自然一一顺利完成。
只剩最后一步了―体检。
工厂集合了通过测试的工人,一起去指定医院体检。关于体检,李庄倒是很能理解,毕竟都在一个食堂吃饭,一旦有什么传染病之类的,恐怕有些麻烦。
李庄的身体,一直好得很,很顺利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进入了试用期。
李庄的岗位工资比较低,工作相对简单,就是加班很辛苦。李庄并没有什么不满,刚从学生状态过来的他比较适应工厂的生活,唯一不方便的就是感觉集体宿舍练功不方便,只好多练静功了。
超级的专注能力和完美主义倾向让李庄的工作非常出色。
每到休息时间,李庄去的最多是公司的图书阅览室,里面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资料。看着李庄的工作服,图书管理员有些惊讶,图书室开了这么长时间,车间工人进来的可没几个,更何况经常来的。
李庄并不是很在意管理员的目光,他是不容易转移注意力的人,不会那么轻易被别人的眼光左右。
专注和熟练的人总是机会多多,在任何岗位上都是如此。李庄很快过了试用期,然后在一次生产副总陪同客户考察中出彩。知道怎么做容易,想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最大限度的提升效率,才有可能是人才,于是李庄成为了同一批进厂工人中第一个升为领班的。台资厂其实很重资历,不过得到领导赏识,永远是扩张中工厂得到升职的最佳法宝。一年时间,升一级工资,别人自然有足够的理由去妒忌,幸好李庄人缘不错,手底扎实,也乐于助人,至少表面上能堵住同事的嘴巴。不服?最多抱怨一下资历。
(二)
成为领班后,活动也相对自由,李庄和其他工序的交往增加了很多。
李庄也系统学习了厂里生产的其他常用元器件的基础知识。以李庄的基础来说,这些东西弄懂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李庄有个习惯,就是任何产品都喜欢弄清楚工作原理,然后再考虑材料工艺和生产控制问题。电路是任何电子产品的基础,这东西,不要说一个才上高中的学生,就是任何电子专业的大学生都很头疼。
纷繁复杂的元器件种类也让李庄有一种无力感,但从没有想过放弃,他是个很执着的人,更何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厂里的诸多工程师都慢慢熟悉了这位勤奋好学的工人,也使李庄成为了普通工人中的另类,冷嘲热讽是少不了的。
李庄十八岁了,算是正式成年,成为自己那个支离破碎的小家的顶梁柱已经快两年了。
过了盛夏,李庄换了工作,新东家是一家电脑主板厂。这家工厂是李庄老公司的客户,李庄是以熟练工的身份进去的,毕竟技术含量高些,工资也高些,李庄的岗位是进料检验。
主板制造的工序说来并不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在PCB板上印刷锡膏;第二,主板的贴件和焊接;第三,大件原件的插件和波峰焊接;第四,装配、功能测试和包装出货。当中,每一个制造环节都有严格的QC和FQA质量检测把关。
李庄又一次成为了好奇宝宝,不过这次却没有以前那么幸运,主板厂还是有些技术秘密的。品管部作为直管上司,倒无所谓。技术部经理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古板而骄傲,对李庄这种过于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很是反感,要不是看了简历,估计李庄可能都过不了试用期。
受了打击,李庄收敛了很多,变得有些小心翼翼起来。
在主板厂工作了两年,期间岗位变动了几次,李庄已经对流程和品控了若指掌。主板厂有一个特点是大量的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李庄又对这个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以他的职位是不可能接触到这个东西的,更何况厂里也没有专门的工程师研究自动流水线。
跟纯粹的电子产品相比,李庄更喜欢机电一体化和自动控制,相信大部分男人都对这种东西感兴趣。学不到东西,工作乏味,李庄也不想呆了。
年底了,李庄有些想念妹妹,便辞工回了老家。他不太喜欢这个城市,深市虽然繁华有活力,但总感觉有一丝丝的烦躁在里面,潮热闷湿的气候也让李庄一直有些不习惯。
(三)
告别哭得淅沥哗啦的妹妹,李庄坐着慢如同驴子一样的火车,在昏昏欲睡中来到杭城X区。
江南风光,别具特色。无论是建筑还是语音语调,都让李庄有一种新鲜感。
李庄先找了一家培训学校,学习了一个月,然后被学校老板送到一家当地人开的工厂做机床操作工。工厂不是很大,工资还还可以,就是车间有些吵,机械厂嘛,都这样。
李庄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成为了一名熟练的操作工,加工出来的零件质量一流,又快又好,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成为了厂里那台进口的巨型车铣复合机的专属操作工。
看着各种各样的零件在自己的手中诞生,李庄有一种成就感。跟电子产品的加工不同,机械产品的集成化程度并不高,更直观,毕竟电子学和机械学是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