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之少年李庄
李庄生于H省的一个小山村,这名字似土非土。当然取名字的外公,是希望李庄能像庄子那样智慧,而不是像普通农民那样一辈子在地里扒土。
李庄的诞生纯属偶然。对李庄来说,得感谢朝廷,要不然世上就没有李庄这人了。作为知青的母亲重复了无数次发生的故事,爱上了山村里朴实勤劳的父亲。不同的故事是作为教师的外公,开明得很,并没有因为双方家庭差距太大而反对。
对于外公,李庄并没有什么印象,没人能指望一个还未出生的人见过一个已经过世的人。
外公有言,未来的外孙如果是男的就叫李庄,如果生的是女儿叫李想。
李庄的哥哥也叫李庄,他从不幸的哥哥身上继承了这个名字。
父亲性格宽厚,强壮而且心灵手巧,特擅长泥工和木工。同时擅长多种手艺,这在农村是并不多见的。与父亲相比,母亲聪明、倔强,脾气却不是太好。
李庄继承了父母的优点,长得像父亲,性格偏向于母亲,都说“儿子大多像母亲”,在李庄身上确实应验了。
父母性格互补,少有争吵,温暖的家庭让童年的李庄很是快活。
李庄识字很早,很喜欢读书,五六岁就能读懂很多文章。如同大多数小男孩一样,李庄很调皮,爱好却很奇特,喜欢收集各种各样古怪的石头。
八岁那年,李庄多了一个妹妹。看着抱着小丫头到处乱转的儿子,李母对自己的决定并不后悔,长子的早逝让她始终有一种莫名的压力。在农村普遍两个孩子的环境中,独生子女的寂寞是难以言语的。
刚刚建了新房,借钱补足巨额罚款的父亲,面对所剩无几的积蓄和额外增加的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税费,不得不借着春风,离家远赴南方打工。
春去春又来,李庄每年也就能有短暂的见到父亲的机会。家中温馨仍在,却仿佛少了些什么。
李庄十岁了。
风尘仆仆的特意赶回来的父亲让这个家又重新拥有了完整的气息。李庄很高兴,临别时父亲有些不舍,却没想到是双方的永别。
两个月后噩耗传来,父亲工地失事,重伤不治身亡。
安慰了失魂落魄的母亲,教训了很快就走出丧父阴影而重新变得活泼的小屁孩,李庄变了。
“要做一个男子汉”,李庄暗暗对自己说。
采过茶叶,编过工艺品,抓过野生黄鳝和甲鱼,外面什么能赚到钱李庄就做什么,竭尽所能帮助家里,减少母亲的负担。
李庄有一绝活,就是钓鱼,是村子里面有数的高手,大人都很难理解一个小孩为什么这么有耐心。
农村里钓鱼,用蚯蚓做饵料,一般都是作为娱乐,鱼塘的承包人嘟哝虽然少不了,但也不至于特意去赶。其他的手段,则有偷鱼的嫌疑了。李庄很聪明,很少连续在同一家的鱼塘边上蹲着,钓的也多是鲫鱼,以免引起养鱼人的反感。
每到放假,都是李庄妹妹最快活的时候,常年见不到肉星的锅里会经常出现鱼。
李庄偶尔也偷鱼,偶尔用特制的鱼饵和料饼来钓他想吃的其他品种的大鱼。这个要是被他的生物老师知道了,非得气死不可。
李庄的生物老师是一位退休的老教授,退休后没呆在城市,回了老家养老,闲来无事,就到附近的初中带生物课。教授的水平自然不是普通中学老师可以比拟的,老教授的课生动有趣,李庄尤其喜欢听。难得一位优秀的学生这么喜欢所谓的“副课”,老教授当然有问必答。一来二去,就非常熟悉了。
老教授很喜欢李庄,说他有灵性。当时气功盛行,老教授就教了李庄一套养生功,据说是崆峒派秘传。李庄信以为真,勤练不辍,效果居然很好。神清目明,记忆力也大幅提高。只是似乎不是啥神功,内气外放,身轻如燕,成为武林高手那是痴心妄想。
时光飞逝,一晃上了高一,要住校,学费和其他费用也多了很多。贫穷的家庭和生完妹妹一直身体不怎么好的母亲,被生活的重担压垮,高昂的医药费像一座大山,彻底击倒了这个不幸的家庭。
送走了母亲,李庄选择了辍学。老师们很惋惜,在这样知名的重点中学读书的优等生,未来前途是不言而喻的。
李庄再也不想忍受这样拮据的生活了,年幼的妹妹还要抚养和读书。妹妹是李庄心中在这世界唯一的至亲,是他坚强的神经中最后一丝心灵的依靠。痛苦,有一个人承担就够了。
出外打工,妹妹怎么办?李庄有些茫然。
幸好邻居家娟姐的出手解决了李庄的难题。
李庄家与邻居家关系非常好,邻居家姓陈,大女儿陈淑娟嫁到了城市,夫家姓柳。娟姐有一个比李庄妹妹小四岁的丫头,巧合的是,这丫头和李庄刚好隔十二岁,同月同日,差别在于李庄晚上出生,那丫头是早上生的。也许是因为李庄母亲来自城市的缘故,两家有很多共同话题,甚是亲近。
李母过世,娟姐回来参加葬礼,得知李庄要辍学打工,便要求把李庄妹妹接过去,反正两小女孩一起也不会有太多不便。妹妹性情温婉,李庄觉得应该和娟姐一家应该很好相处,便同意了,再说他也实在不知道该把妹妹放到哪里。舅舅那边?算了吧。
南下的火车,在轰隆隆中粉碎了李庄对未来的憧憬,带走了他的少年时代。
题外话:
有些故事很老套,但却是真实存在的。看客们守着自己温暖的房屋,喝着茶或端着咖啡调侃那些在生活中挣扎的人们,何尝不是一种冷酷?却没想到如果自己是残酷生活里的角色,未必能比他们过得更好。生活中这种事情,或一半,或全部,在社会中发生的概率是很高的。到绝症医院看看,会明白有多少孩子将是那么的无奈和无助。没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出身,也没法选择自己无谋生能力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与其争论那些莫名其妙的政策和不同的观念,不如放开自己的冷漠。乔布斯如果进了孤儿院,相信今天也很难看到苹果的存在。
性格决定命运,我并不信这句话,最多说性格影响命运,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个人觉得基因、家庭环境和社会经历是三要素。
这段故事来自于真实社会。
前传之青年李庄之工作和爱情
(一)
突然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李庄有些不适应。
在破旅馆呆了一天,问了爱理不理的老板附近工厂招工的情况,很快就在一家大型台资电子工厂的招工点找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