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肚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五、故地重游物是人非 遗子失踪生死未卜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夏雪考取大学,给她那少有欢慰的家里带来了喜气,妈妈的笑意写在脸上,逢人便夸大女儿争气,还设宴请客显摆了好几天。不久,按照录取通知书的报到期限,夏雪的同学、亲友们欢送她蹬上了火车,去赶往千里之外的高等学府,开始了几年的高校学习生涯。

    当进入学校一切安顿就绪,夏雪及时给家里写信向妈妈报了平安。不久她又十分慎重地给生产队的郝林去了封信,将他们的过去给予了总结性的表述,她这样写道:

    林娃子(为了亲切我依然这样叫你)你好?

    我已顺利进入大学,这里一切都好,请你不用担心。虽然现在远隔千里,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队里的情景仿佛就在昨日,当学习之余或夜深人静之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往事,想起无辜的孩子,令我十分担忧。

    其实我很早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发生那些事情,我们有错吗?现在通过距离才使我渐渐明白,这都是命运的安排,这都是缘份造成的后果。要不是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要不是我下放在你们队里,要不是你正好退伍回来,要不是那次洪水你救我一命,要不是那晚你“好心”的留我看电影,要不是……我们怎么可能相逢、相识而让你闯入我的生活? 我承认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你给了我许多关怀,抚慰过我孤寂的灵魂,而且在事情发生之后,你能够勇于承担责任,不失为敢作敢当的男人,因此至始至终我都不曾怪罪过你,所以无论对与错我都不会为自己做下的事后悔,在我心里将会永远保留这段珍贵的记忆。

    现在我们分道扬镳、天各一方,开始两种不同的人生旅程,所以你我必须正视现实,彼此心里都不要有什么遗憾,从而愉快的生活。时下我国农村政策也在慢慢发生化,据讲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试行土地“包产到户”,希望你也能够发挥聪明才智,顺应时代变革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富裕之路。

    目前我们学校已经步入教学正轨,可能是我的基础还不好,所以有些课程生疏,学习比较吃力,不过我正在抓紧时间补习,我有信心通过努力迎头赶上去的。相信你也一定会希望我学业有成,将来有个好的前途,那就让我们彼此默默遥祝吧。

    至于孩子的事,现在我负不起责任,所以没有发言权,但我相信你肯定会兑现承诺,以后将他带在身边。在这里我可以表示,如果将来有条件,我也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尽义务的。

    好了,时间很晚,学校快要熄灯了,就写在这里吧。

    祝健康、快乐、万事如意!

    雪

    最后一次吻你

    为了稳妥起见,夏雪将信发给了公社场街上那个交情很好的“秋红”的女子,信封上注明了请她转交郝林收,同时还给她写了封问候的信,信中特别叮嘱说,凡是托她转交的信件务必亲手交给收信人,不能让外人经手。

    信发出后夏雪的歉疚心理似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舒解,之后便全身心的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不久她收到了郝林的回信,大意是说承蒙夏雪曾经那么看得起他,他在内心特别感激,但是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以后不要再提。至于娃的事,他一定会好好安排,请她不要牵挂,并祝愿她安心读书、学习进步、将来前途无量。这封信写得很简短,字里行间没有流露半点私情,夏雪猜他一定也认为当断则断,多说什么已无意义。其后他们很少联系,要通信也只是谈及孩子的事情。这样到了第二年学期之后郝林就完全没消息了,而且一直杳无音讯,对此夏雪也没太在意,只是一心投入浩繁的学业,后来又参与到社会实践的调研之中而无暇它顾。

    夏雪在上大学的几年里很少回家,她知道家景不好,因为妹妹还小,妈妈又体弱多病,所以她想尽量不给家里增加负担。那时院校学生已经有了勤工俭学的意识,所以每逢寒暑假期,她就设法在当地“打短工”,比如去出版社帮助排板、校字,或给需要升考的学生补习功课,以此挣点佣金用于买书和贴补日常开消。由于她的生活节简、学习用功,这样比较顺利的度过了几年大学宝贵时光,完成了对于她人生至关重要的高校学业。

    夏雪学成归来,因为当时大学毕业生十分稀缺,根据她所学专业,很快就被相关部门分配到市内一所重点中学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在任教初期她踌躇满志,准备在“教育战线”上好好干出一番业绩。然而不久她发现,这里的教职员工大多属于市里各级领导的裙带关系,他们对待工作人浮于事,互相攀比的不是教学质量而是各自拥有怎样的社会背景。夏雪的本科学历在这里并没得到重视,在日常教研、排课方面往往还受到别人的猜嫉或挤兑,一度时期使她心恢意冷。

    恰好时间不长,市外郊区有所初级中学准备开设高中班极,上级需要在市内抽调教员补充师资力量,夏雪便毅然报名前往,她想那里一定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原以为校方不会轻易放人,岂料她的意愿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批准。

    有道是“树挪死,人挪活”,虽然新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远不如市内优越,但是这里急需教学人才,而且能够尊师重教、知人善任,使她执教起来得心应手,游韧有余,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好发挥。不久由她带出的班级成绩突显出来,当年就被该校评定为“先进教师”。

    由于工作出色、容貌出众,在任教期间不断有人给她介绍对象,更有条件不错的同事大胆向她示爱,但都被她一一回绝了。因为在她内心深处还有一隅伤痛没有愈合,那就是曾经失身的经历和对遗弃在大山里那个孩子的欠疚。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负疚心理与日俱增,促使她决意重回农村去寻缅那段情感失落的地方。

    就在夏雪参加工作将近两年之后,她利用一个暑期长假,经过一天的车马劳顿又回到了曾经插队的公社。阔别多年后故地重游,她在场镇上信步走了一圈,发现这里街道两旁凭添了许多新房,而公社“革命委员会”的吊牌早已改换成“乡人民政府”称谓,她一边感慨着这里世事变迁,一边不由自主地向故交“秋红”女子家走去,这女娃见夏雪突然现身,惊鸿般扑向门口,喜滋滋地将她迎进了屋内。

    当晚秋红母女俩热情的款待了夏雪,在交谈中她知道秋红马上就要远嫁他方了,这几天正在筹办婚事。女娃说雪姐这次不来就再难相见了,夏雪由衷为她高兴,并拿给一张拾元的“大团结”作为礼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