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按例拜见,也没多看对面的大官,听指示罢了。
而此时那大官开口笑道:“不认识我了?我可认识你!”
张瑜纳闷,难道遇上熟人?抬头观瞧,立刻认出此人,正是袁世凯。
张瑜说道:“原来是袁大人,末将也想在京师不曾有熟人,末将职位卑微,如此被召入京,很是疑惑。”
袁世凯说道:“此次召你前来是兵部的军令,至于由我来告知,的确是你我交情,前日你盛情留我,今日你也别急于离开了,朝廷下旨,在天津设立武备学堂,学员从现都尉以上武官选用,你是其中一员。”
张瑜听后,知道这是袁世凯逐渐控制满清权力机构的开始,中国近代两所军校影响深远,一所保定军校,前身就是这天津武备学堂,近代旧制军官的摇篮,也是袁世凯所代表的北洋军阀控制当时中国的工具;另一所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也是北伐的基础,新制军官的沃土。此两座军校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深远,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帝国的兴衰。
张瑜得知自己进入天津武备学堂,也感觉自己的入选,袁世凯起到一定的作用,随即说道:“张瑜承蒙袁大人提拔,在下没齿难忘,末将一定加倍努力,报答大人知遇之恩。”张瑜也感到有些肉麻,但人事的努力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
袁世凯说道:“这是兵部决定,并非我举荐,如果你学的不好,一样会发回原地,你好自为之。”
张瑜说道:“多谢大人提示。”
袁世凯说道:“你去兵部办个手续,会有人告诉你去天津的事宜。”说完转身离去。
张瑜待袁世凯离去,自己也出偏厅前去兵部办事部门办理手续,就当张瑜在登记名录上签字后,办事的军官说:“请至馆驿休息,拿此手令自行前往。”给张瑜递上一封信笺,没有说什么。
张瑜收下信笺也没说什么,转身离开。
张瑜出了兵部,同褚韦会和,之后一同前往馆驿。到达馆驿之后,张瑜打开信函,上面写着如何去学堂,如何办理手续等事宜。之后张瑜和褚韦要了些酒菜,之后各自回房休息,一路上鞍马劳顿,也是该好好调整。
傍晚时分,有人敲响了张瑜的房门,褚韦第一时间从旁边房间出来,发现是一个年轻军官,张瑜此时也打开房门,问道:“你有何事?”
那年起军官说道:“我家大人有情,请跟我来,不要问是何人。”
张瑜也没有犹豫,说道:“那就请你领路吧。”示意褚韦没有事情。
张瑜跟着那人上了马车,一路无话,直到马车停止,张瑜来到一座大宅的侧门。
为什么又是侧门呢?权力利益的大门永远在侧面打开。
张瑜随军校进了府院,府邸不算奢华,但还算整洁,一直到一个旁厅,旁厅应该是等候室,里面已经坐着三位军官,张瑜安静的坐在第四把椅子上。
不多久,主厅的大门打开,走出刚才引领他来的军校,笑着说道:“各位大人久等,我家大人已经备宴,诸位请入席。”
进入大厅后,整个大厅古朴典雅之风迎面扑来,大厅中间已设很大的圆桌,各式菜肴也是摆满,主位上一人衣着华贵,笑脸相迎,不是别人,正是袁世凯。
袁将张瑜等四位军官安置入席,张瑜居于末位。都坐定之后,袁世凯首先举杯说道:“此次各位军界精英前来,袁某甚为高兴,略备薄酒,只是想多一个和诸位开怀畅饮的机会,不必拘束,满饮。”
在坐的四人也都一饮而下,之后袁世凯又说道:“你们可能还不认识,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袁指着坐在自己左手边的军官逐一介绍,说道:“这位是王士珍,机智果敢,大将之才;这位是段祺瑞,武备学堂高材生,军界新星;还有这位,冯国璋,淮军精英,屡建奇功,帝国骄雄;最后就是这位,张瑜,辽西剿匪、蒙古平乱,战场的幸运儿。”
张瑜心想:原来是北洋三杰,难怪个个气势锐利,却含而不露,隐隐的杀气,让人不寒而栗。袁世凯能见这些人聚集麾下,可见此人的确慧眼识真和所颇具的人格魅力。
新年了,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