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宁的脑中感到一些阴云密布。视线也变的有些狭窄了。可能是因为刚才喝了酒的关系。
他走进一家给旅游者照相的店里,问了店员许多问题。
“如果你在找有很多阿拉伯人商店的街,这里附近就有一处,”店员用很流利的英语回答说。宗介谢过了他,向那里走去。
在狭窄的入口处,有很多黑皮肤大胡子的人在周围游荡。他们盯着宗介,但是没有一个人走上来和他说话。
这个街区到处都是小商店挤在一起,这里主要是交易区,充满了吵闹声。
和主要街道形成对比的是人满为患。许多琳琅满目的商品——衣服,食物,电子产品还有游戏软件,就象平常一样堆在狭窄的过道上。从某处传来流行音乐,人们大声说话做着生意,还有为了各种事情吵闹的人。看上去这块地方并没有受到[毒液]威胁的影响。
所有来来往往的人都是阿拉伯人,大概都是来着工作的。大部分人来自伊朗,但是他也看见一些从非洲来的黑人。
“这里有没有一家阿富汗人开的电器商店?或者是土耳其人。”吴福宁试着询问一个空闲在T恤店里,操着一口阿富汗口音的波斯语的男人。他对他的口音感到很惊讶。
那个男人没有回答日他,他半张着嘴,空洞地看着吴福宁。
而吴福宁重复了一边问题,但是那人依旧没有回答。
他放弃了,然后询问隔壁CD店的店主。
“右边第三个拐弯,里面有标记标明的。”店主这么告诉吴福宁,他也没有试着向他推销任何商品,只是指着狭窄的过道说着话。
然后他还用一种相当低沉的声音说着:“我真不想说什么不吉利的话,但是当你完成你的工作后,最好快点离开那幢建筑。”
“我知道的,谢谢你的忠告。”
这时候,肯定有很多路过他身边的人都这样看他。
因为他是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左右岁的中国人,年轻得过分,而皮肤光洁没有胡子和体味,这是他无法改变的。
即使他和很多游击队员共处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雇佣兵都对吴福宁也非常客气。当然也有很多时候,他们似乎想在他睡觉的时候袭击他。
而吴福宁很快就找到了他想要找的商店,那家店有着一块老旧的告示牌,看起来是一家电器商店。
而且对吴福宁来说,其中的某个讯息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暗号。
英文词语是雄狮,一个叫马基德的男人的昵称,他以领导一个阿富汗游击队而著称。在山里战斗,他可是个无与伦比的策略家,就象一个诗人,学者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一样。
早在冷战早期,他的游击队是无敌的。但是当华夏联邦把势力带到阿富汗的时候,当地的形势就完全改变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