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傲世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坏人就要骂出去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裕王爷朱载垕也就是咱们的这位黄翘舌穿越到明朝嘉靖年间,度过了一个忐忑非凡的夜晚,次日一大早便爬起床,支开昨日侍寝的颦儿和蝉儿两位美女,扶着脑门,暗暗发着呆。

    颦儿错愕的看着王爷近乎荒唐的言辞,在打量着自己的寝室,扔就不敢相信道,“王爷,真的要臣妾退下吗?”

    朱载垕不耐烦的点了点头,“下去下去。”颦儿被斥的险些呛了一鼻子的眼泪,辛酸无奈又不可理解的领着蝉儿的被赶出了自己的闺房。

    朱载垕也顾不得许多,嘉靖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58年,欧洲文艺复兴如火如荼的展开着。而大明朝却是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倭寇乱华、鞑靼南侵,权臣掌握朝政。唉,这一对比之下历史的潮流显然从倾斜的天平上不安分的荡漾了起来。不过呢,值此风起云涌之际,一位好青年穿越而来,以历史的高度,发展的眼光,为泱泱中华注入了一直强心剂。

    朱载垕脑海中尽其所能的YY着。

    说起这位朱载垕,除了那最“风流成性”的名头以外啊,其实还真是个有意思经历。比如说他这位裕王啊,排行老三,也并不是皇长子,只是因为先前被分别立为皇太子的大哥、二哥全部挂掉了,这才坐上了储君的位置。也可能是嘉靖这老头子怕这三娃也有个万一,便没再让他穿上太子名号,这也给权臣们谋划太子之争留下了祸端。嘉靖一生迷信仙道,在西苑炼丹炼药以求长生,二十余年不理朝政,并坚信二龙不得相见,于是裕王和他小弟景王年纪轻轻,便离开了皇宫,独自开府,终其老子后半生,父子们都没有见上一面。

    生前“报复社会”般的走上了泼男的道路,今生可得大展拳脚一番,不能让天上那些老神仙在瞅到把柄,把自己搞死!正当他自己凝神思考的时候,也许没有注意到自己呆痴状的表情持续了多久,一个回眸间,居然是大吃一惊。

    但见四个小太监跪在自己面前,一个个用痛心疾首的眼神看着自己,像是自己要挂了似地,尤其是右手旁边的一个小正太,那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秋水般碧波荡漾,哇KAO,这么小就木有了小JJ,真是可悲可叹啊。

    “你们几个怎么回事,奔丧呢这是,老纸我···王爷我可好好的呀。”

    “呸呸,殿下可千万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你隆福齐天的人物,可不能妄、妄自菲薄。”领头的那个太监急切的劝导。

    “啥啥啥?王爷我这么英明神武的一代大好青年,怎么会妄自菲薄?在王爷我的字典里,只有自私自利加自恋!尼玛,堂堂骂王之王,不对,大明裕王,一定是风姿绰约、风流倜傥、丰功伟业,有木有!有木有啊!”朱载垕口吐弹珠般的言辞,让几个小太监有些听得头晕目眩,估计这些词汇真的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化的来。

    “王爷?您真的没事吧?李王妃说您一大早就有些不对劲,赖在她的闺房里不说,还支她离开·····”领头小太监充满关切的说道。

    左手边的那个小太监顿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喊道,“王爷,您可千万不能有事啊,不然、不然····我们也不活了。”这般声情并茂的哭诉,把朱载垕一吓了一跳。

    演,绝对的演,太演员了,太专业了,这哭的那叫一个真切啊,看到朱载垕心里都一阵咯噔,这么说我刚刚在心中分析天下大事的是时候,居然是在颦儿的香闺里忘了出去?更囧的是我还把这间闺阁的主人赶了出去,太不该了,太不该了,脑子是乱成什么样了啊!朱载垕已经把持不住自己混乱的思维了,他感觉自己现在的行为调理一团糟,一定得调整下,可这念头刚想起,一个突兀的句子又是脱口而出。

    “那个·······你们都叫什么名字啊。”

    “什么?王爷!!!您竟然不记得奴才们了!!你怎么能忘了奴才们呢?”几个小太监异口同声齐刷刷的呼喊了起来,这气势,这嘹亮的样子甚至有些让人误以为他们是真男人!

    为了掩饰尴尬,朱载垕也是抓破了头皮,良久才突然又意识到现在的身份,态度马上强势起来,“懒得跟你们废话,快说。”

    “···奴才叫李芳,自小跟随主子您,已经有快十年了,你可千万不能忘了奴才啊。”领头太监急忙抢着道。

    李芳,这名字好娘啊。算了,反正不是纯爷们儿。

    “奴才叫滕祥,是新来服侍王爷的。”那个小正太也忙着说道。

    “下一个。”

    “还有奴才,奴才叫陈洪”

    “下一个”

    “奴才叫孟冲”

    “猛冲?这个名字好,霸气,爷喜欢。”

    “主子的喜欢是奴才莫大的荣幸。”

    朱载垕心里一阵微微的恶心,忙道,“你们下去吧,我记起你们了,我没事一切安好。”

    几个小太监不无忐忑的三步一回头,忧忧心忡忡的下去了,却是那个李芳迟疑了下。

    “王爷,陈大人在书房等着你呢。”李芳待几个小太监都下去了以后,对朱载垕说道,“今天的授课就要开始了王爷。”

    “陈大人?莫不是陈以勤大人”朱载垕心中一喜,这么快就接触到了来到大明朝的第一位名臣,“快,带我去!不不,是你随我去书房,走前边!楞个什么劲,麻利点儿。”不识得路的朱载垕可不能再闹笑话。

    李芳连连称是,心中却在嘀咕,王爷连我们几个都忘了,怎么还记得起陈大人呢?太奇怪了。”

    嘉靖一朝,权臣掌政,内阁的势力远远大过东厂和锦衣卫,因此没有太监乱政的情况。朱载垕心中盘算着,怎么样把势力深入到各个机构的时候,转眼便到了书房。

    裕王府的书房很大,毕竟是君储之府,很多臣下也常常出入议政,此刻陈以勤便站在书房外,恭候着朱载垕,朱载垕老远见到便急忙跑过来,长鞠一礼,忙请陈以勤入房以坐。

    陈以勤被这番礼貌吓了一跳,这裕王怎地今日如此客气?还不待他说话,朱载垕便开门见山的直接请教道,“先生,我想跟您探讨下倭寇和北虏的问题。”

    陈以勤为之一怔,便答到,“此等之事,并不在臣与殿下的讲责之间,若殿下关切,臣可叫徐阶徐大人、高拱高大人和张居正退了早朝后,入得府上来,酌情跟殿下相议。我们还是复习一下昨日臣所述的《贞观政要·择官》篇,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