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出奇制胜
这一天,颉利可汗、处罗可汗,带领着十几万突厥人马,气势汹汹的将贺兰关团团包围。
猛然间:“轰隆隆。”一声号炮,接着是战鼓齐鸣,人喊马嘶,门旗开处,涌出一队人马,颉利可汗、处罗可汗,居于中央来到城门外。
处罗可汗跃马向前,对着城上高声喊道:“唐家小儿,你听着,你们欺人太甚,用奸计打败了我百万大军,还穷追不舍,赶尽杀绝,今天我来报仇雪恨,有能耐就出城来决一死战。”
李世民说道:“我以为是谁,原来是我手下败将可汗大人,本想请你喝个茶,吃个饭,没想到你跑得太快,不知今日有否时间,进城来喝两杯。”
处罗可汗气呼呼的说道:“你不要逞口舌之利,有胆量就出城来决一雌雄。”处罗可汗喊了半天,再没人理睬。
颉利可汗也喊了半天,还是没人理睬。颉利可汗就命令攻城,霎那间,战鼓齐鸣,喊杀之声惊天动地。城头上箭矢如雨,滚木雷石纷纷砸下。瞬时间,突厥人马死伤一片,退了下来。一连攻城三次,人马死伤无数。颉利可汗命令停止攻城。
李世民、徐懋公、司马行空、他们,在城头上观察着突厥人马的动静,看到突厥人马,有的倒卧地上休息,有的给伤员包扎伤口,有的三五成群坐在地上聊天,突厥人马已经完全放松了警惕。他们一看时机成熟了,就命令放起了号炮。
这时只听:“轰隆、轰隆、轰隆。”三声号炮,战鼓齐鸣,喊杀连天,秦琼、王伯当、程咬金、尤俊达,他们早就在城外埋伏着,听到号炮,各自带领一支人马,从四个方向杀来。城门大开,李世民、司马行空、孙小圣、齐国远、李如珪、谢英登,他们也带领人马从城内冲出,唐朝兵将就如同蛟龙出海、猛虎下山、虎入羊群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敌阵。
处罗可汗,颉利可汗,见到这样攻城伤亡惨重,正想休息休息另想它法,猛听到连声的号炮,战鼓齐鸣,喊杀连天,就见城内城外,都是大唐的人马杀来,自己的人马腹背受敌,霎那间,死伤不计其数,自己的人马四散逃命。
处罗可汗、颉利可汗,赶紧上马逃命要紧。刚好碰到秦琼从背后杀来,处罗可汗一看,又碰到了秦琼,他知道秦琼的厉害,也不与他交锋,拨马就跑。
颉利可汗一看,跟着处罗可汗就跑。
秦琼打马就追,大喊道:“突厥可汗,休要逃跑,纳命来。”说着挺枪便刺,被突厥几员大将拦住,秦琼一枪刺死了一员敌将。
这时城内的司马行空、孙小圣、齐国远也赶到,将这几员敌将杀死。
这时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已经跑远了。唐军一直追杀了十几里,杀死敌人数不胜数。
十几万突厥大军,看到主帅已经逃跑,没有了指挥,象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霎时间,十几万突厥人马,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土崩瓦解。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从此退出塞外,一蹶不振。听说处罗可汗回去以后,一病不起,后郁郁而终。
打扫完战场。缴获粮草、辎重、马匹无数。俘虏五万余人。大家都回营交令。李世民让行军司簿记上大家的功劳,论功行赏。李世民就命谢英登,带领两万人马镇守贺兰关,其余人马班师回朝。
正准备班师回朝。探马来报,突厥人马已经不知所踪。但说陇西薛举,人称西秦霸王,现已称帝,立儿子仁杲为太子,仁杲善于骑马射箭,人称万人敌。目前,正在招兵买马,已有人马十几万,他们大有侵犯长安之势。
李世民闻报,对司马行空、徐懋公道:“陇西薛举,经常侵扰关中地面。现在又蠢蠢欲动,不知如何是好。”
徐懋公说道:“薛举的起兵,只是适逢其会,水到渠成,当年他因家财丰厚,在金城买得一个校尉的小官,大业十三年,陇西大旱,地方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以致盗贼四起。金城令郝瑗,招募了一千多地方兵,交给他统帅剿匪。他靠着这一千多人马发家。薛举和他的儿子武功高强,将盗贼收编,就自立为王,又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四方灾民纷纷响应,很快就有了十几万人马。加上地处西疆,附近再无对手,如果他起兵在别的地方早就被兼并了。薛举现在已经成了气候,他武功又了得,战将也不少,人马众多。不过他有勇无谋,只可智取不可力敌,我们现在刚刚打败了突厥大军,准备班师回朝。我们偃旗息鼓,悄悄地回去,来一个顺手牵羊,给薛举一个突然袭击。薛举以为我们还在与突厥大军交战,绝不提防。兵贵神速,我们突然出现在陇西,杀他个措手不及。必能大败薛举。”
司马行空听徐懋公说到,顺手牵羊之计,就想到了此计的出处。他是二十一世纪的人,身体里殖有记忆芯片,书又看的多,记忆力就不用说了。他想到:“此计出在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排在第十二计。原话是:‘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运用此计取得利益的战例古时就有。最为突出的是在公元前369年,魏惠王准备进攻北面的赵国,他派大将庞涓,率领一支精锐的大军向赵国杀去。
庞涓率领大军锐不可当,很快就杀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只好向实力雄厚的楚国求救。
楚王对于要不要救赵国,犹豫不决,于是他召集谋士们商议。楚相昭奚反对出兵。认为,应该任凭魏国攻打赵国,让他们两败俱伤,楚国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景舍反对昭奚的主张,提出以救赵为名,来削弱魏国和赵国的实力,并顺手牵羊、将计就计,以便为楚国谋利。景舍的顺手牵羊之计,受到了楚王的青睐。楚王任命景舍为大元帅。
景舍带领一支人马不多的军队,打着救赵的旗号,顺利的进入了赵国。
赵国大将,很快将楚国派救兵的消息、通告了守城官兵,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住庞涓的凌厉进攻。庞涓最后还是攻克了邯郸。
这时,传来了齐国派一支大军,直取魏国都城大梁的消息。庞涓得知这一个消息后,马上从赵国撤兵回国救援。
走到半路上,被早就埋伏好的齐国大军‘以逸待劳’,把庞涓带领的魏国军队打得大败。
魏国和赵国,都在战争中受到了重创,这对楚国来说是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