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寻一颗宁静的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人类对爱的无限渴求(二)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由此说來,在我们与他人之间建立一种互爱的关系就不再可能了么?宗教要求人们爱自己的同类如同爱自己的兄弟,这难道只是上帝的幻想吗?有很多人对这种想法嗤之以鼻,认为这只不过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而已,是不可能的事。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有一次谈到他的幸福观时,半开玩笑地说:“我需要的只是一间简陋的茅草屋,一张好床,好的食物,在窗台上摆些花,在我的门前栽几棵大树。如果仁慈的上帝希望我彻底快乐的话,最好将六七个敌人挂在我门前的大树上。”

    海涅用残酷的语气表达了一个真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敌人遭到失败、受到惩罚。但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我们在无意识中对朋友和家人竟然也常常怀有这种幸灾乐祸的情感。人的心理有一种奇特的矛盾现象----对同一个对象,同时怀有同等的爱和恨。人类社会认识到了这一点:人们相互之间怀着原始的敌意,这种敌意威胁着社会文明。

    因而,社会要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去抵消内心世界的原始仇恨。最理想的方法便是要求人们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邻人。尽管它不可能完全实现,但人们或多或少会遵守这条戒律。人们在潜意识里认识到,一旦抛弃了这条戒律,世界将会变成一片凌乱和凄凉。

    从人性中积极的、肯定的方面來理解,我们会得到不同的答案。英雄和烈士对人类怀着真挚的热爱,而平凡的人们为了人类更美好的生活也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巨大希望。当人们在海、陆、空联合作战时,当他们面临共同的危险和目标时,这里几乎看不到个人的直接作用,每个人都融合在集体的力量中,这是他们能够团结一致的最好证明。

    并不是每个女性都能像圣女贞德或居里夫人那样伟大,但成千上万的女性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耐心照料家庭,她们的行为同样是值得钦佩的;无数的男子忍辱负重,承担着自己应有的责任。正是对他人的爱,激励着人们完成最平凡的工作。这种爱是深沉的、无言的。无论在田间,还是在工厂,劳动者的心中都充满了这种平凡而崇高的爱!在这些平凡的劳动者之间,形成了独特的默契关系。他们不相信局外人,但他们之间却相互合作、朴实亲切,这种温情会让人们大为感动。

    §§§第四节 一切皆因爱而生

    很多的文学作品都表达着人类对爱的渴求,这是西方诗歌的伟大主題。爱,能够带给人们最深层的快乐,完美卓越的诗人已经将这种快乐编织成了华丽的诗歌。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对爱的向往,悲惨的痛苦便会不期而來。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诗歌片段,并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宽慰。我特别喜欢爱默生的一段诗歌:

    一切皆因爱而生,

    只要忠于此心;

    朋友,亲人,所有美好的日子,

    地位和名声,

    理想,荣誉和天才,

    一切都如期而至。

    一切皆因爱而生!一切皆如期而至!如果人们能够按照这条戒律去生活,世界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要求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达到如此崇高的境界也许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可以在较低的层次上表达我们的爱,这种爱存在于普通人之间,在朋友之间,在同事之间。在这里,我指的是朴实的爱的感情,是人与人之间的体贴和温情。除了用面包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外,爱和温情也许是人类最需要的了,它是心灵世界必不可少的精神养料。我们发现,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正是因为爱的力量,才使人类走出了绝望的困境。爱是反照我们人类行为的一面镜子。

    在我们日常的人际关系中,很少会有人会发现不寻常的意义。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最平凡的人,如售货员、家庭保姆、汽车修理员、裁缝师傅,他们对他人有着最真挚、最朴实的爱。我们其中的许多人都唱着老生常谈的高调,宣扬兄弟般的互爱,但骨子里面却怀有深深的等级观念。在他们的观念中,那些平凡的人似乎总低人一等。

    梭罗曾说:“自以为比理发师、厨师和机械修理师高人一等的人,在我看來,并不具有真正的爱心。”这些最平凡的劳动者是创造人类历史的真正动力。对这些人颐指气使,我们将会很难得到心灵上的安宁。我们应该深入到他们中去,问问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声音,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爱,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神给我们以希望,鼓励我们去爱;社会的责任也在鞭策着我们,使得爱永驻人间。只有对这一点形成深刻的认识,我们才有能力去谈论爱。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应该受到旁人的尊重。粗暴地呵斥他们和羞辱他们是一种罪过。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太阳和星星之间的引力定律是怎么产生的,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爱与相互吸引的定律又是怎么回事?物体间的引力和斥力是怎么产生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纷争又是怎么回事?对这些问題很少有人仔细思考过。

    人生最大的快乐源自于被他人认可,也就是说,我们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心中不再感到孤独,这是快乐的源泉。这种亲密的伙伴关系消除了人们的孤独感,使人们感到世间的温暖,产生了归属感。这种感觉是人类深层次的需要之一。

    许多人并不了解这一点,一生都妄图用别的追求來替代这种“对认同感的追求”。许多人耽于声色,像唐·璜走马灯似的更换情人,想借此來麻醉自己的灵魂,发泄过剩的情欲和精力。他们就像是孤独的弃儿,赤身裸体被抛弃在一个荒芜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沒有爱,沒有温情。他们沒有任何的人生目标,只是茫然地穿梭于时间的隧道,行尸走肉般地过活。

    另外一些人,他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残忍狂暴,雄霸一世。但揭开那层面具,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孤独的灵魂。事实上,他们在心灵的战场上屡战屡败。

    作为个体,我们最需要的乃是人与人之间最朴实的爱和交流。爱,是人与人相互之间的鼓励与安慰。爱能抚平生活中遭遇的痛苦,这也是友谊和爱情的秘密所在。当有人透彻地了解和喜欢我们时,我们的价值得到了他们的肯定,那么我们就会感受到心灵的宁静,这样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今天,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希望得到别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