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斩首文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民风·乡情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近年来,一些外地的同志,偶然出差到我的家乡丰县走走转转,嘴巴张大了:“啊哟!还有这么个好地方?”那惊态,几同渔人误入桃花源,哥仑布发现新大陆。

    难怪。铺开地图找一找,丰县很不起眼,没有足够的耐心,你简直找不到。偏僻是丰县的一大特点。它和江苏的沛县、铜山,安徽的肖县、砀山,山东的单县、鱼台等县直接搭界,距省城南京八百里之遥,连条铁路也没有,确是够闭塞的。当年省里有一百零四个所谓“右派”被流放到这里,在连绵百十里、黄沙蔽日、渺无人迹的大沙河里劳动改造,惶惶恐恐,凄凄惨惨。所以后来有人把这里称为江苏的“西伯利亚”。一提起来,便头皮发麻。传言至今,再闭目一想,有人会以为这地方大概还在洪荒时期,恐龙时代哩。

    及至身临其境一看,错了。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无风三天沙,黄土埋庄稼”的大沙河两岸,已建成江苏最大的果园,和安徽的砀山果园连成一片,百里之内都是花果乡。人在其中,如处仙境。到乡下转一转,只闻鸡犬之声,不见村瓦房舍。原来这里一个村庄就是一座树林。丰县已成为华东地区平原绿化十二个先进县之一,这是全县百姓引为自豪的事。

    县城所在地古称凤城。据传说,很久以前,曾有一只金凤凰携带九雏,从天外飞来,落在这里,头朝西南,侧翼于东南和西北,把城都罩住了。后人为纪念这件事,曾建过一座六层砖塔,叫凤鸣塔。可惜一九四六年被国民党扒掉做工事了。不管怎么说,丰县人认定这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出过一个创业皇帝刘邦,就是明证。《史记》载:“高祖,沛郡丰邑人。”丰邑即丰镇,亦即今丰县,当时属沛县治辖。民间流传,刘邦降生,上空有五彩瑞云,这是真龙天子出世的标志。皇家派出兵马,四门把守,满城搜捕,刚降生的三百婴儿全被杀光。刘邦由母亲抱着,指城为门仓皇出逃,到了沛县。沛,水也。龙入水,就没办法捉住了。说刘邦是沛县人对,是丰县人也对。好在丰沛人历来感情密厚,从没有因为争这位皇帝老子红过脸。解放后,在金凤凰落过的地方,造起了县人民医院;凤鸣塔旧址附近,建了一座电视转播塔,高耸入云,蔚为壮观。整个县城早已扩出旧城址。街道宽敞、平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到了晚间,八条大街华灯齐放,满城生辉。工人文化宫附近,一座座莲花灯照耀得如同白昼。这里,有聚首下棋、聊天的老人,有牵着孩子散步的年轻夫妻,有偎偎靠靠,甜甜蜜蜜的情侣。各种风味小吃的摊棚沿街都是。当地特产大圆烧饼粘着芝麻,热香酥软;双面煎包有荤有素,带有薄如蝉翼的油翅;大蒸馍白如银雪,水饺清新鲜美。此外,还有熟鸡蛋、狗肉、烧鸡、猪羊杂碎、豆腐脑、羊肉汤……

    说到羊肉,很值得一提。丰县人酷爱吃羊肉,所以特别爱养羊。前几年统计,全县羊毛总产量占江苏省的三分之一。不过羊肉并不便宜,生羊肉要一块二毛钱一斤。县城早市,八点钟以后,就买不到羊肉了,疯抢。这里羊肉汤很特别,先放上各种佐料,把羊肉煮得熟而不烂时,用飞刀打成薄片,拌上时鲜菜蔬、葱花,挖一大块辣椒油,用烧得滚开的老汤子一冲,往你面前一放:“喝去!”——老天爷!若是苏南人会吓得扭头就跑,哪里敢喝?那简直是一碗鲜血,通红通红的,谁受得了!可是,丰县人就爱这么喝,一碗汤半碗辣椒,喝得哧哧溜溜,满头大汗才过瘾。不然,就不算喝羊肉汤。这和临近的山东省单县不同。单县就是那个吕后的家乡。那里羊肉汤不放辣椒,主要用胡椒调味。羊肉煮法也不同,要煮成烂泥,一搅一拌,全流进汁水里了,至多有些丝丝缕缕,端上去是一碗白汤,喝起来味道却很醇美,在鲁西南很有名气。单县和丰县地皮连在一起,吃法迥然不同,可见“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一说,是有道理的了。

    这里人,穿衣服很有讲究。年轻人讲时髦,赶上大城市。姑娘们有各式裙裾、筒裤、大开领、紧身衫,很有现代派的味道。这主要是指县城。农村姑娘上地干活,喜欢穿一件,披一件,像舞台上的披风,很美。对于青年人的时装,老年人一般也不反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多数仍是大裤腰,走起路来,松松荡荡,飘飘欲仙,颇有古风。谈天说地时,就往地上一蹲。丰县人的习惯,爱蹲。有时去别家串门,给个板凳也不坐,就往地上或椅子上一蹲,喝茶、聊天、下棋,舒服得很。有一个人蹲在床上和人聊天,后来天晚了,大家相继散去。第二天早上扒开门缝往里一瞧,他还照原样儿蹲着,就这么睡了一夜,动都没动。喊醒后“扑通”跳下地,腰不疼,腿不麻。这是真功夫,外地人不服气不行。因为好蹲,丰县城乡父老才至今仍喜欢肥大的衣服,并非因循守旧。年轻人衣紧,裤子兜着屁股,蹲不下去。勉强蹲下去,也把腚撅得老高,已经不像丰县人的蹲式了。老年人独对这一点愤慨:“啥样子,像狗屙屎!”的确,照此下去,丰县人的蹲功要失传了。但这几年有个现象,人在年轻时穿紧身衣,三四十岁以后,又改成较为宽松的衣服了。理由很简单:松爽,好蹲。其他都好改,人的性情习惯是很难改的。有人到上海出差,拉大便要坐马桶,坐上半天拉不出来,乘人不注意还是蹲了上去。看来,除非参加国宴,有明文规定,要叫丰县人不蹲,是困难的。好在这不是什么恶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一个性,江山易改性难移,不足为怪。

    丰县虽属江苏,人的性情却更接近山东。《一统志》曰,丰“地邻邹鲁,夙有儒风,然俗好刚劲,尚气节,轻剽急疾,虽庸下莫肯少俯。”这里出硬汉子,人们也佩服硬汉子,不喜欢吵嘴,吵什么呢?麻烦。三句话不投机,就动家伙。丰县南有黄河故道,北临微山湖和水泊梁山,历史上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不少兵痞匪首、鸡鸣狗盗之徒。贫穷落后却亦豪莽尚武。六十年代,丰县城西有一个汉子,在路边茶馆里说大话:“丰县城西谁敢揍我?”这人的确厉害,个子如黑塔,性又暴烈,没谁和他缠。谁知走来一个过路人,此人个头并不高,力气也敌不了他,但他听着不顺耳,脱下鞋子,劈头一家伙,大叫一声:“我敢揍你!”黑汉子摸摸头,一摇大拇指:“好,有种!走——喝两盅去。”两人成了朋友。总之,这里人负雄杰之气,胆力过人。所以,直到如今,部队还是喜欢到这里征兵,每年都走一两千人,可以组建一个团。

    看到这里,你不要以为丰县人都是大老粗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