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网友令,推荐几本书。正值缛暑,不适合选过于艰涩玄奥的大部头,烈日炎炎,已够头昏眼眩了,再用深邃厚重考量人的智能恒心太不人道。还是一些情趣盎然,活泼轻灵的读物比较好,在火夏中随意翻翻,可以渗一缕清凉,润朗一下懵懂的倦心。懒人总为自己找理由,即便读书也如是,聊以自嘲吧。
一、《青灯》;北岛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十万字薄薄一册,也许一日就读完了。不过还是建议慢慢品味。
很多80、90后的人已不了解北岛声誉鹊起的年代,更莫名其妙于北岛为何会远离故国,一去不归。在精心策划下,中国人做了选择性遗忘。你要是问我为什么,我也不能说,因为责编会删除。
北岛怀念旧友的文章很耐读,《听风楼记》、《我的日本朋友》、《芥末》,都是佳作。文革期间沒受过正规教育,中文却比现在那些博士、教授光环下的作者高出一筹。简洁、洗练,不时渗透诗人的情怀,偶尔露出“京片子”的惫懒油滑,也是冷冷的幽默。不管有多少愤懑忧伤,欲滔滔狂泻的话,依旧保持节制和操控,留下空白和遐想。北岛四处朗诵,结交全球的行吟诗人,有些情节颇为有趣,但说得多了,也难掩乏味。也许他自己亦有同感,操着异国的语言,在陌生的天空下游荡,总会有些疲惫和茫然。像狮子,在艳阳下,望着空芜的荒原。
“当我听到冯伯伯去世的消息,最初的反应是麻木的,像一个被冻僵的人在记忆的火边慢慢缓过來。”“我们自以为与时俱进,其实在不断后退,一直退到我们出发的地方”,但愿远远随着北岛那盏青灯,我们能找到记忆的原点。
二、《龙虫并雕斋琐语》;王力著;商务印书馆。
这本书现在可能不大好买到了,我是在淘宝淘的。王力教授是中国语言学的泰斗,抗战期间以小品文示人,原因很简单,抗战期间教授工资菲薄,不得不鬻文为生。小品文比学术著作有卖相,因而另辟蹊径。大学者做小品未必就能做好,徒有学识缺乏情趣,只有知识沒有文笔,都干不來。了一先生却举轻若重,既不失学者风范,又生动鲜明,称得上雅俗共赏。
三、《吉檀迦利》;泰戈尔著;冰心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泰戈尔的诗一贯很受小资推崇。平白素朴的语言,浅白温馨的哲理,适合抄在小本上做警言的诗句。其实,泰戈尔的所谓“泛神”或“泛爱”,只相当于《新月集》里的孩子话,纯真的可爱,虚幻的缥缈。好在这样的文字恰好和他简朴的文字相配,从诗的角度,泰戈尔沒有磅礴的气势,深邃的思想,少了独树一帜拔俗超群的语言,只能算二流诗人。不过,倒也不乏空灵清新的妙作,不妨一读。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藉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其诗歌中的翘楚。能获奖不能不说和叶芝的大力赞许推介有关。叶芝欣赏的不是“泛神论”,而是诗中的神秘主义氛围,叶芝的解读让这部作品有了另一个层面的高度。那个时期也是爱尔兰文学的盛世,王尔德、萧伯纳、叶芝,一时群星璀璨。一面处处流露英国式的文化教养,一面又痛苦地寻求爱尔兰民族独特的表达。同为大不列颠的殖民地,也许叶芝对泰戈尔也是惺惺相惜吧。
冰心的译文极为传神,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译本。
四、《我们的祖先》;卡尔维诺著;蔡国忠、吴正仪译;译林出版社。
卡尔维诺的天马行空,带点意大利人的随心所欲。男爵可以在树上生活一世,子爵被炸成两半后,两半身体各自回家,一位勇猛善战的骑士居然只是一团空气精魄的凝结。这部书其实是三步小说的集合体,代表了卡尔维诺的最高成就。
卡尔维诺以戏谑嘲弄的笔调描述生活,又在貌似不经意中渗透同情和感动。《树上的男爵》里有一段故事,说一个强盗为树上的男爵柯西莫所救,喜欢上柯西莫读的书,从此以后不再专心做强盗这份有前途的职业,转而痴迷于读小说,终于被抓获。在绞刑架上询问柯西莫一本小说最后的情节,之后安然死去。这大概说明,读书的确有副作用。还是好好做强盗那份有前途的工作好了,何苦混入书呆子的行列。
以上四本书,从題材、境界、情趣,都不算辉煌的巨著,推荐给大家,但愿在辗转难眠的夏夜陪伴各位,而不至令人读后加倍头痛躁热。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