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蒋介石日记揭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1945年(二)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月29日】

    新疆问題,如俄国侵略方针不能放弃,则我只有待对倭战事结束后再求得总解决。但迪化、吐鲁番、马耆、哈密必须固守,不能放弃,以为将來恢复全疆之根据也。

    新疆之少数民族于1944年10月革命纪念日发生暴动,成立“******共和国”。1945年1月并攻陷伊宁。蒋介石派张治中赴新疆与少数民族谈判,和平解决。蒋认为此次叛乱,显有苏联支持。

    【1月31日】

    **骄横猖狂,鼓吹“党派会议”、“国是会议”与“联合政府”谬论,中央概置不理。社会公论不知其所为。自彼拒绝我派子文等赴延安谈判,与我提以美军将领任共军总指挥,彼亦表示反对以后,交涉形势乃有利于我矣。

    在重庆举行的国共谈判中,首先由王世杰说明:除以前蒋介石提出的三点建议外,国民党政府准备提出下列三项办法:

    一、在行政院设置战时内阁性之机构(其人数为7人至9人),俾为行政院决定政策之机关,并将使中国共产党及其他党派人士参加。

    二、军事委员会指派中国军官2人(其中1人为共产党军队将领)暨美国军官1人,随时拟具关于共产党军队之编制及军械补给等具体办法,提请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核定。

    三、在对日作战期间,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将指派本国军官2人(其中1人为共产党军队将领)暨美国将领1人,为原属中共军队之指挥官,并以美国将领为总指挥官、中国将领二人副之。该总指挥官对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负责,在其所属战地之军令、政令,皆须统一于中央。

    这三项办法是对“三点建议”的补充,其实如出一辙,即是要中共自愿交出军队,只给个无实权空头地位。周恩來坚决以五项协议为基础,坚持“召开党派会议及讨论昔日纲领”并提议召集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党派会议,在此基础上组成联合政府。

    国民党代表提出将“党派会议”改称为“政治咨询会议”等提案。

    中共答复:“不能接受政府提案,先决条件为必须国民党取消党制。”

    于是谈判破裂,3月1日谈判结束。

    【2月4日】

    此乃一大事,倭寇命运决定于此矣!

    1月9日,太平洋上的美军在菲律宾吕宋岛登陆。

    2月3日,美军攻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菲律宾之役,是东南亚向日本法西斯反攻的开始,因之称为“大事”。

    在旗开得胜的情况下,美军开始发挥空中优势给予日本沉重打击。

    2月16日至17日,美军机动舰队出动1200架舰载飞机,大举轰炸日本关东各地。

    3月9日,以塞班岛为基地的B―29型飞机,对东京实施大轰炸。

    3月14日,又对大阪实施大轰炸。

    日本的命运已危在旦夕!

    【2月8日】

    今日见罗、丘、斯里海会议第一次公报,一如所预料,其果与英、俄协议牺牲我乎?

    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

    当时的形势是,盟国将战胜法西斯集团,苏联红军已进入波兰作战,西线盟军已从法国进入德国作战。在太平洋战场,美国取得菲律宾海战的胜利,并进入日本海岛作战。但是,美国在战场上也遇到很大困难,特别在同日军交战中,美军伤亡很大,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美国渴望苏联在战胜德国后,尽快挥师出兵中国东北。

    雅尔塔会议根据当时形势,所确定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属于解决欧洲问題的讨论,系德黑兰会议之续;一是属于战后和平机构的部分,系欧巴敦橡树林会议之续。”《雅尔塔会议及其结果》,见国民政府国防部战史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关于德国问題,主要讨论了三点:“如何击败”,“占领及管理”,“赔偿”《雅尔塔会议及其结果》,见国民政府国防部战史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关于联合国会议,“三国同意于本年(1945)4月25日在旧金山举行联合国会议,根据顿巴敦会议商讨国际机构之宪章。中国及法国政府将被邀与美、英、苏三国政府会商并共同召集这一会议。一俟与中法商议竣事,投票程序问題即将公布。”《雅尔塔会议及其结果》,见国民政府国防部战史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在远东问題上,美国与苏联之间进行了一场讨价还价的谈判。罗斯福总统的顾问舍伍德曾讲:“必须说,在雅尔塔考虑有关远东的所有问題时,罗斯福最关心的根本问題就是美国对日作战计划。”(美)舍伍德著《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二次大战时期白宫实录》下册,第526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关于远东以及俄国参加对日本作战问題的决定性讨论(全部载入记录),都是罗斯福和斯大林之间进行的,丘吉尔沒有在场,虽然他也在最后的书面协议上签了字。”((美)舍伍德著《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二次大战时期白宫实录》下册,第525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斯大林在会上同意:“在德国投降和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应和同盟国一起对日进行作战。”⑦(美)舍伍德著《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二次大战时期白宫实录》下册,第527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但是要求:

    一、维持外蒙古的现状;

    二、由日本于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之俄国昔日权益应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该岛附近之一切岛屿应交还苏联,(乙)大连须国际化,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应予恢复,(丙)苏联与中国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

    三、千岛群岛应交与苏联。

    斯大林在提出如上这些条件后,“告诉罗斯福,如果他的条件不能满足,便很难向俄国人民解释为什么他们必须去同日本作战”。“如果能满足必要的政治条件,那便不难由他向最高苏维埃和人民做出蕴藻浜解释,他们与远东战争攸关的利害正是什么。”⑦罗斯福早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以前,就已经准备同意苏联在远东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权利要求的合法性”。在雅尔塔会议上,他为了能尽快得到苏联对日作战的保证,同意了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