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蒋介石日记揭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1945年(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斯大林的要求。

    雅尔塔会议,对推进反法西斯战争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会议无视中国的主权,并在会上讨论了许多有损中国主权的问題,实在是不能令人容忍。

    可惜这些内情,眼下蒋介石还无从知道,只是看到本日发表的“黑海会议第一次公报”,见有关中国问題未予刊载而极生疑窦:莫非他三国真的背我而“牺牲我乎?”他也只是怀疑,不敢肯定。

    这次会议,还以中国政府“保不住密”为借口,将中国拒之门外;会后,又不把会议情况及时通报给中国。这的确是对中国的一种蔑视。

    【2月12日】

    俄国对我交涉迁延,中共态度转劣,当受三国会议之影响也。但余毫不动心,无论其态度好坏,必得罗斯福之來报,详细其内容而后再定方针;此时不必臆测,更不必焦灼也。

    蒋介石还愚蠢地认为美国决不会和英、苏一个鼻孔出气,近年中、美关系很友好,罗斯福不会出卖我的,于是就耐心等待罗斯福对他实告一切。他还自我安慰地写道:“不必臆测,更不必焦灼”。

    但使他失望的是,罗斯福并未告诉他有关牺牲中国的密约部分。直到3月1日,罗斯福在国会报告时,还公然撒谎,说什么雅尔塔会议是讨论欧洲问題,与太平洋地区无关。关于密约之事,甚至连副总统杜鲁门都不知道。

    【2月21日】

    阅傅大使秉常來电,以美驻俄大使通知罗、斯谈话大意,俄斯之对华方针到此完全明了:其中尚有难言之内容未能明以告我者,证明顾大使之言,俄国对东北与旅大特权恢复之要求,当非虚传也。国势之危已极,不知何日有济?

    看了中国驻苏大使傅秉常的密电,方知罗斯福与斯大林私下里签署了有损中国主权的秘密协定,但只知其“大意”,“尚有难言之内容未能”知晓,仅此,即已证明在傅大使之前,中国驻英大使顾维钧所发表的密电所说“俄国对东北与旅大特权恢复之要求,当非虚传也。”

    蒋介石感到吃惊,同时焦虑不安:怎样才能解此困境呢?他忧心忡忡……

    【3月5日】

    上午,批阅魏大使道明來电,得悉罗(斯福)斯(大林)对于远东方面之谈话:

    (一)满洲铁路,斯提国际代管而主权属华。

    (二)斯欲旅顺或大连为其出口之不冻港。罗斯福嘱其不必急急于此,而对我则主张旅顺为俄长期租借,其主权属于我云。

    阅此,但有痛愤与自省而已,“雅尔塔”果已卖华乎?唯如此可以断定此次黑海会议俄同对日作战已有成议。果尔,则此次抗倭战争之理想,恐成梦幻矣!

    蒋介石一直在怀疑美、英、苏三国出卖中国的忧虑中盼望得到雅尔塔会议的真实情况。

    直到3月15日,最先获此密约(美、英、苏三国签订的《雅尔塔协定》)内容的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密电报告重庆,蒋才得知其中确切内容。同时得知罗斯福为换取苏联对日作战,私下里与斯大林签署了有损中国主权的秘密协定,即《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协议书》。蒋介石愤怒已极,但他只能“自反而已”,由于美国总统已签字,如若反对,将失去美国支持,于是只好忍气吞声。

    【4月1日】

    美军已在琉球登陆,而寇犹向我战区发动攻势,但已成强弩之末,不足为患也。

    3月17日,美军在太平洋上攻占了距日本东京只有440海里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琉球岛,2300人的日军守备队全军覆沒。

    4月1日,美军发动对日本本土登陆前的最后一场大战,即琉球本岛的登陆战,日本最大战舰――大和号(69100吨)受到美军300架飞机轰炸而葬身海底,至此,日本引以自豪的海军联合舰队,差不多已全部消灭。

    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上,作垂死的最后挣扎,由于失去了制空权,只好用地面部队硬拼。

    5月上旬在湘西芷江地区对国民党军发动了“芷江战役”。

    日军以坂西一良中将率领的第二十军为主力,出动80000大军从衡阳西的邵阳(宝庆)西进。

    在日寇败局已定,士气低落,而中国军自信必胜的情况下,与日寇在雪峰山展开了会战。经过一个月的激战,日寇所到之处,均被分割包围,受到歼灭性打击,最后丢下2万具尸体而败退。

    在这次战役中,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到敌我双方战斗力强弱的对比已发生逆转。中国军队乘胜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

    5月18日收复了福州。

    5月27日收复南宁。

    6月14日光复宜山。

    6月29日光复柳州。

    7月28日光复了桂林。

    在国民党防守的正面战场上,日寇已经开始出现大溃败的局面。

    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从士气丧失方面亦可见一斑。

    参与反攻广西战役的国民党军第十三军军长石觉谈到日军在末期素质低落的情况时说:

    我指挥的部队自参加长城战役而转战于台儿庄、武汉、广西各地,到了1944年前后,看到日军战斗力显著衰落下去。

    在战争初期,日军有‘绝不投降’、‘死不缴械’的精神,我曾见到失去机关枪的射手被他的长官砍死的情形。

    然而到了战争末期,则都是些未曾受过充分训练的军队,多数排长级的军官,好像是不懂得指挥战斗。我们讯问俘虏:为的是什么要來打这个仗?他们表示也是不能理解。

    “1945年8月上旬反攻梧州时,日军只支持了一天便败逃而去,使我们都感到惊讶。”

    的确,日寇已到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地步了。

    【4月4日】

    俄国发表彼得罗夫为其驻华新大使之任命,此为其对华突变之行动,用意何在?而且近日新疆匪势亦已渐缓,岂其对华政策已转变乎?

    事实上,苏联早在1年多以前的德黑兰会议中,就已经和美国约定对日本宣战;可是,直到现在还沒有把雅尔塔会议实际情况告诉给中国。

    4月3日,苏联突然将其驻华大使潘友新召回,发表了“彼得罗夫为其驻华新大使之任命。”其用意很明显,这是为了实践《雅尔塔密约》而采取的措施。蒋介石已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