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抗击法西斯,可蒋介石却不顾大局,将枪口对内,杀戮英勇抗日的新四军。
谁人听了不心寒,哪个见了不愤慨?国际国内自然一片抗议声,这还需要什么宣传,还需要什么“蛊惑”?
对于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作为明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美国总统罗斯福,怎能不表现出“对华政策,几乎动摇”?
令人惊叹的是,到了民怨沸腾,友邦都已“动摇”的当口,蒋介石还能“自欺欺人,以“泰然处之”來掩饰内心的极度恐慌!
【2月22日】
(一)
美倭战争如得以暂避,而不使第三国际之阴谋得逞,此虽于中国目前之战局不利;然为世界永久和平着想,则美倭之战决不能在倭俄之先也。
“余始终不愿美国加入此次战争,盖期彼作确保世界和平之柱石,而为恢复和平之重心,此则又全视敌之能否迅速变更其侵略政策而定耳!
提到暂避“美倭战争”也是美、日两国的愿望。
从1940年底,美国和日本之间就进行了秘密的外交谈判。谈判过程中日本政府极力要达到美国承认日本在整个远东的主宰地位。日本的漫无边际的要求,直接威胁了美国的利益,使谈判最终失败。
日本帝国主义,在远东方面,自己比起盘踞在这里的欧美敌人有更大的力量和有利的条件。另外,东南亚丰富的自然资源,盛产的大米、橡胶、石油、柚木、锡等重要物资,都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因此,美、日之战必不可免。
蒋介石是担心如果美、日发生战争,苏联会坐收渔人之利。这是他一贯所不希望的,但也沒办法,只好“视敌之能否迅速变更其侵略政策而定耳!”(二)
英海军宣布封锁新加坡海港,美国亦宣布警戒太平洋上各战略要区,尤其于关岛设防,美国国会全场一致通过。--此为三年余所殷切期望者,而今得实现;乃我国同胞10年來牺牲忍耐所获之最大代价,亦为余苦虑所计划而得之成果也。
今我中华民族已开辟胜利之坦途,而敌人东亚新秩序之迷梦亦从此粉碎矣!此我抗战第一步之成功也。
对于日本帝国主义肆无忌惮的南进动向,美国、英国、荷兰以及印度、新西兰、澳洲都为之警戒起來。
1月1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召集国务卿和陆、海军部长举行会议,商讨日德两国空袭美国时的应战对策。
1月19日,英美两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包括印度、新西兰、菲律宾和澳洲等国家在内的远东地区安全问題。
2月22日,美、英、荷、澳四国在新加坡举行远东防卫协同作战计划会议,面对日本可能进攻新加坡、荷印(印度尼西亚)而商定了“ABCD包围圈”(A美国、B英国、C中国、D荷兰)计划。
美国国会通过了在太平洋马利亚纳群岛中最大的关岛设海空军事基地,警戒太平洋各战区;英国海军也宣布封锁新加坡海港。
这些都是蒋介石三年來“所殷切期望者,而今得以实现”。
令蒋介石遗憾的是,他一直指望列强各国给中国在国际反法西斯阵营里一个重要地位,可到眼下发现,英、美、苏乃至荷兰,都还沒把他当作真正的盟友,在新加坡商定“ABCD包围圈”计划,竟沒有邀请他参加。但不管怎么说,英美等国行动起來了,“而敌人东亚新秩序之迷梦亦从此粉碎矣!”这是蒋介石非常高兴的事。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