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
中共以不出席参政会为要挟手段,余以严正处之,并宣布其中真相,使国内外人士皆明了是非曲直之所在,乃能转危为安。
中国共产党在“皖南事变”发生后,仍力求以斗争求团结,两党合作,共同抗日。共产党对国民党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与汪精卫为首的降日派有所不同,蒋仍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抗日派。蒋在抗战期间始终采取两面政策,一面主张团结抗战,一面又摧残进步势力。基于此种情况,共产党对蒋介石为首的顽固势力,所采取的斗争不是为了打倒他,而是以斗争求团结,争取顽固势力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里,而且时间越久越好,维护合作,避免破裂,以利于最终打垮日本帝国主义。
出于斗争需要,1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皖南事变的指示》,要求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对于国民党亲日派同谋歼灭皖南新四军的行动,提出严重的抗议”,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同时,“在政治上,军事上应充分提高警惕性和作战的充分准备”。1月29日《新中华报》刊出了“新四军将领声讨亲日派通电”;2月1日《解放周刊》发表社论“抗议无法无天之罪行”。
2月15日,毛泽东等致电国民参政会,代表中共中央对国民政府制造的“皖南事变”提出抗议。
同时,中国共产党7名参政员发出通电,拒绝出席3月1日开始在重庆所举行的第二届国民参政会第二次会议,以示抗议。
3月4日,蒋介石在对国民党参政员训话中说:
“中共7名参政员此次不出席会议,为其自暴自弃,自绝于参政会,自绝于中国国民,而于本党毫无损失。本党于国内政治、军事皆已立于主动地位,目前中央仍采取过去宽大态度,促其改过自新。”
这真是极尽蒙蔽视听之能事,故作姿态而已。
其实,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孤立境地。
3月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尽管仍大谈其“军令”“政令”必须“统一”,但最后还是不得不表示:“以后决无剿共的军事,这是本人可负责声明而向贵会保证的。《皖南事变资料选》第430页。”此外,虽然共产党参政员拒绝出席这次会议,但其他党派参政员仍选举董必武为参政会常驻会员。蒋介石并约周恩來谈话,表示许多具体问題可以提前解决。至此,第二次“**高潮”被击退了。
【3月9日】
松冈之目的,在加强轴心国之勾结,并期与苏联缔结互不侵犯协定。我应对德外交积极运用。
日本在实施强行南进计划之际,为确保北方与苏联的关系能够平安无事,1940年7月,日本政府就已向苏联政府提出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
1941年1月,日本驻苏大使建川美次再一次向苏联政府提出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但由于日、德、意三国签订了旨在共同反苏的“柏林协定”,苏联认为日本不可信任,因此拖延下來。
但是,日本仍不死心,就在它促成泰、越调停的同时,加紧促进对苏谈判。
3月12日,日本政府派遣外相松冈洋右前往苏、德、意三国访问。
蒋介石日记中所说“我应对德外交积极运用”,意在暴露法西斯集团内部的分歧,让德国出面反对日苏签约。
【3月15日】
美国国会通过军火租借法案,罗斯福总统正式声明积极援华,此为抗战中一大事也。
1940年底,英国政府在战争中从美国购货用去30多亿美元,国库黄金储备几乎完全耗尽,濒于财政危机的边缘。
1940年12月30日,英国向美国又请求150亿美元的贷款。美国政府中有些人认为,应该让英国人“典尽卖光”,然后再给它贷款。罗斯福担心如果拒绝,英国政府可能向德国投降,因此他说:“长期以來我们挤了英国这头财政奶牛的奶,这头奶牛曾经有过充足的奶水,但是现在几乎快被挤光了。”
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0票对31票,众议院以260票对165票分别通过了“借贷或出租武器法案”(也叫“美国国防法案”、“军火租借法案”)。国会决定美国负责支援那些反侵略国家的防务。受援国家也有义务援助美国,而在军事行动结束后,应归还剩余的“借贷或出租”的武器和物资。
罗斯福总统正式声明:“中国应当获得我们的援助。”
【3月29日】
俄倭订立协定,正在进行中,对于暴日终当有害无益也。
3月23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抵达莫斯科,与斯大林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莫洛托夫举行会谈。为正式交涉做好准备工作。
松冈洋右向苏联方面表示:
“日本人虽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相信共产主义,但从个人家庭传统看來,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是精神上的共产主义者。”
松冈妄图以此取悦于斯大林,但斯大林并未予以理睬,只是作了礼节性的接待。
松冈洋右声称日本政府准备同苏联缔结中立条约,并建议尽快进行。
接着,松冈洋右前往德国访问。
【3月31日】
(一)
倭、泰、法越协定成立,东亚祸乱又增一层,唯于我国此时之利害,尚不甚大也。
泰、法越停战交涉,是从1月29日开始的。
1月31日,在日本军舰上签订了停战协定。
在此期间的1月30日,日本大本营与日本内阁举行联席会议,决定了一个“对于法属东印度及泰国的施政要纲”。
其内容是:“借调停之机,加以威压,得视情况在法印行使武力,以确立日本对法印及泰国指导的地位。”由此可见日寇以调停为名,硬拉泰越进入其“大东亚共荣圈”之险恶用心。
就这样,越南与泰国被拖上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战车。接着,于3月11日,在日本东京,日、泰、法越三方经交涉签订了协约。至此,“东亚祸乱又增一层”。(二)
美总统罗斯福15日晚广播明言:“必援华获得最后胜利而后已”,此有助于我抗战军事者当在其次;而对敌国精神之打击则更大。从此敌寇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