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
敌国军部对俄德于日前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之宣言称:对处理中国事变之方针,决无丝毫变更,且以此为基调,一意在“东亚新秩序”建设之途迈进云云。观此,可知敌国军阀在未受重大打击与损失以前,决不变更其对华之侵略政策也。
其于欧洲方面风云紧急,苏联急于结束蒙“满”边境发生的“诺门坎事件”。因此,于8月20日,苏军发起大举反攻,在其强大机械化部队打击下,日军第23师团几乎全部被歼,苏军大获全胜。
然而苏军在9月15日的莫斯科停战协定上,对日本采取让步政策。这主要由于苏联的意图是一方面以“共存”抑制亚洲纷争,而另一方面腾出手來加强对欧洲的戒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欲以中立暂时避开战争的威胁,而使国内和平建设得以继续进行。对德国而言,以避免在大战初期与苏联冲突。
于是,在1939年8月23日,苏德两国政府缔结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皮萨河、纳雷夫河、西布格河与桑河为界,划定了苏德分界线。
苏德缔结条约,日本大为惊慌。本來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德日防共协定》,意在以苏联为假设敌,共同防共。不想,正当苏日两国“张鼓峰”“诺门坎”激烈纷争之际,希特勒竟与斯大林拉起手來。对此,日本当局陷入慌乱状态,正在商讨的“缔结三国协定”也告吹。平诏内阁表示:“欧洲的天地里,产生了复杂奇怪的新形势。”
8月28日,平诏内阁宣布总辞职。
可是,日本军部依然坚持:“对处理中国事变之方针,决无丝毫变更,且以此为基调,一意在‘东亚新秩序’建设之途迈进”,表明了日本军国主义一意孤行的狂妄野心。
【8月31日】
敌内阁改组,新继任者为阿部,其阁员亦全部更换,此又倭内政外交失败之事实也。
去年俄倭在张鼓峰冲突,坂垣任陆相,当能制止前方部队之行动,以后恐不能矣!
8月23日,苏联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诺门坎事件中投入的日军又全军溃灭,这些对日本天皇打击很大。平诏内阁因此宣布总辞职而下台。
8月30日,日本以陆军大将阿部信行上台组阁。陆相,也由?俊六替代了坂垣征四郎。
从1月4日近卫总辞职,不出几个月,日本内阁竟像走马灯似的换來换去,足以见他们的日子的确不好过。
蒋介石认为,日本军部的陆相坂垣征四郎“尚能制止前方部队之行动,以后恐不能”。这说明日军陆相一代不如一代。
【9月2日】
德国竟于1日向波兰进攻,从此战端既起,人类劫运不可设想,然犹望其能停战调和也。
欧战期间,倭必行动,不北攻俄,必南攻英。
我国对欧战政策之唯一主旨,端在参加民主阵线,以为他日讲和时,必使中倭战争处于欧战问題连带解决之地也。
1939年9月1日,清晨4时45分,德国法西斯军队侵入波兰。
德国侵入波兰是蓄谋已久的。早在1939年春,希特勒集团就已做出蕴藻浜侵占波兰的决定。
1939年4月11日,德国领导机构批准了对波作战计划,代号“白色计划”。“白色计划”规定要以短期时间一举击败波兰。
1939年8月31日夜,德国各地电台一齐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广播,说什么波兰人突然袭击了德国的格莱维茨市,占领了电台,并广播了对德作战的号召。德国法西斯分子在秘密警察头子希姆莱导演下,演出了挑拨性的丑剧,意在欺骗世界舆论,掩饰其罪恶阴谋。
德国法西斯深信英法是不会给其盟国以有效援助的,首先从进攻较弱的对手开始了他的侵略战争。
而当时波兰资产阶级统治集团认为,德国的侵略矛头是对准苏联,而波兰也是反苏的,因此拒绝了苏联关于缔结同盟的建议,并且沒有加强西部边防。而一心指望英法的援助。
1939年8月底,德波关系急剧恶化。可是,英法希望和希特勒达成协议,因此迫使波兰缓期实行总动员。结果,面对强大敌人,波兰却毫无准备。德国对波兰边境全线投入了58个师,其中包括6个坦克师、8个摩托化师和2个航空队,共计坦克2500辆,飞机2000架。而波兰军队只有37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2个摩托化旅和近400架飞机。
蒋介石预料“欧战期间,倭必行动”非北即南,势必促进日寇与德、意结盟。
蒋介石表示要“参加民主阵线”,是他的长远打算:“他日讲和时,必使中倭战争处于欧战问題连带解决之地也”。
9月3日上午11时,英国政府对德宣战。
同一天晚间,法国对德宣战。
同一天,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对德宣战。
9月6日,南非联邦对德宣战。
9月10日,加拿大对德宣战。
至此,以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为导火线,爆发了历时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发生的。它是以希特勒德国为首的法西斯侵略国家准备和发动的。英法两国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所实行的纵容和勾结侵略者的反苏政策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10月10日】
际此双十国庆,适值湘赣告捷,宜乎欢欣鼓舞之情无逾于此者。然而余内心之痛苦,实非笔墨所能言喻。15年以來,部下与学生之死伤积累,日增不知凡几?缅怀革命先烈之创造民国,与总理嘱托之重,以及抗战前途之艰巨,若不努力尽职,将何以对总理以及为革命而死之先烈在天之灵乎?
“湘赣告捷”,指的是“赣湘会战”或第一次“长沙会战”或“湘北大战”取得胜利之事。
1939年9月,为配合德意法西斯在欧洲战场的攻势,日本政府任命西尾寿造大将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坂垣征四郎中将为总参谋长,对湖南长沙发起进攻,妄图一鼓作气结束中日战争。
9月14日,日军调集6个师团,10万兵力,在海、空军协同下,从赣北、鄂南、湘北三路会攻长沙,以湘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