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蒋介石日记揭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1926年(十五)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午十时,在中央党校纪念周报告党务军事,并勉学总理人格。

    纪念周毕,天大雨,即回黄埔。

    附蒋介石在中央党部纪念周报告节录

    这一个星期经过的党务和军事的情形,现在简单的向大家报告一下。上个星期,政治委员会已经议决,请求中央执行委员会在5月15日,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來解决本党的纷纠〔纠纷〕,并决定一切进行的计划。这是我们党里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请大家注意。现在本党的纠纷太多了,如果今后还不能在根本上想出一个解决的方法,结果我们的党是不是能稳固,党基尚且不能稳固,还能希望主义的发展和实现么?我们中国国民党,是以总理所创的三民主义的根据的,要大家都信仰三民主义,精神才能团结起來。现在本党有许多党员,无论在什么地方,甚至于在党部开会,连三民主义提也不敢提起,简直视三民主义为不足道的东西,这还成什么党员。所以下个月要开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來想一个根本解决的方法,把一切弊病都纠正过來,使本党得以发展,革命可以成功。……本來国民军决定上星期退出北京的,后來因为奉军的内部发生冲突,李景林和张作霖意见分歧,同时河南吴佩孚方面,内部也发生斗争,前几天寇英杰和靳云鹗差不多在河南打起來,所以国民军就可以运用他的政治手腕,仍在北京维持他的局面。看这一个消息,我们就可以知道,在现今的时代,所谓成功与失败,都是沒有一定的。明明看见要失败了,得一个机会,又可成功;明明看见要成功了,做坏一点事情,又可失败。所以我们革命军人就应该具有政治眼光,明白四周的情形;我们做事不怕失败,只要我们的精神坚决,失败了还是可以成功的。我们试看冯玉祥退职了,他的主张好像已经失败,忽然奉军内部又发生冲突,冯玉祥毕竟沒有失败。在吴佩孚方面,也是同样,他正以为冯玉祥退职之后,自己就可成功,不料他自己内部又发生冲突。所以成败是沒有固定的,一刻间就可以转移的。比方我们打仗,越是打败之后,越要坚忍维持,只要精神仍旧团结,还是可以打胜敌人的。……最后我还有一句话,我不仅希望大家做一个本党的党员,本军的军官,还希望大家都能够继续总理的精神,个个人都可做我们的总理。我们要晓得,总理是一个人,我们也是一个人,总理做得到的,难道我们就做不到?所以请大家不要自暴自弃,各个都要立志做我们的总理,继续我们总理的精神去奋斗,将來革命才可成功,总理的主义才可以实现。

    【4月14日】

    晨,又巡中央军校。

    上午,张、谭、孙、伍诸委员先后來谈,朝枢以英国允借款为所利用,急于解决省港罢工,(孙亦赞同),吾据理反对,始各无异辞。

    下午,与张人杰商议财政,主仍留宋部长。

    蒋介石忠告学校同学书,述北伐之主张与共产党员退出军队之善后,及其个人之感想。

    国民政府解俄员依文诺夫思基及阿力近等十余人聘约,遣归国。

    附蒋介石忠告军校同学书

    中正由汕回省,至今已三阅月矣。处境之拂逆,精神之痛苦,其间之悲惨情状,实有不忍言,且不能言也。当回省之初,党事纠纷,学会风潮正盛之时,中正目击心伤,?焉忧之,一方虑右派之捣乱,以分裂吾内部之团结,一方虑处置之不平,造成本党根基之错误,至对于军纪风纪,日渐废弛,尤使吾心焦灼难安。然犹深信吾同学将士必能以总理之心为心,且知其必能详明总理之意旨,当不至以区区意见之相左,而自相倾轧也。窃自去年组织政府以來,凡党务政治均推汪主席主持一切,中正但有唯命是从而已,即军政财政,亦以中央集权为首倡,故自请解除军长、总指挥之职权,还诸政府。凡东江民政财政各人员,概由中央派遣,决不敢妄荐一人,干涉丝毫。军区分配,部队驻防,任由中央之指定,惠州为我无数将士牺牲而得者,中正且提议划归第六军区,以免除末流割据之恶弊,至今军饷总由财部支配,而所部军无宿粮,士尽敝铠,日闻呼苦之声,亦唯以严法绳之,无稍姑息宽纵,当为世人所共见也。唯北伐未成,为总理毕生之遗憾,且以此重托于中正者,故回省以來,竭力提倡。中正以为无论何事,皆可捐弃成见,唯此北伐问題,非贯彻主张,则昔日同志之牺牲,皆成为无意义之举动,故不惮正色力争,期达目的。无如力不从心,所有北伐计划竟至根本打消,事至于此,中正认为军事与政治已失自动之能力,乃不得不出于辞职之一途,然中正不忍自诉冤屈,以寒同学与将士之心,仍以团结内部、服从党义自勉,且以勉我将士,故尝一再告诫,以期吾同学将士,化除意见,共策进行,勉为模范军人,以期完成革命之责任而已。且自本校创办以來,于今二载,当创办之始,学生与教职员不过五百余人,然而上下同心,精神一贯,无或间言,唯共产与非共产之分,已有一部分同学之成见存于其间矣。当时总理以容纳共产分子为革命原素之一种,而中正亦以为本党若非容纳共产分子,〈不成其为国民党〉,且革命战线倘不能联合共产分子,实为国民革命之缺点。故自开校以來,唯恐同学歧视共产分子,或因怀疑而起决裂,是以时时以总理之意为意,对于共产分子扶持提携,不遗余力,务使本校革命之基础,免除此共产与非共产之分,但期其精神之团结,完成国民革命之责任,以慰我总理之心。此中正两年以來对于团结内部之苦心,至今未之或变者也。故同学间有以中正为偏袒共产或抑制同学为言者,皆一概置之,但求无愧于神明而已。各期同学凡能知中正之苦衷者,亦无不为之体察谅鉴,故其对于中正之言论行动,无论何时未有起丝毫怀疑之心,而且听从之唯恐其不至。此固中正两年來对于本校同学亲爱之情,萦绕胸臆,朝夕所不容忘者也。亦唯有此精神之团结,乃能一出而平东江,回师而灭杨、刘,再出而破惠州,尽歼叛逆之余孽,此无他,盖同学精诚之所至,故能无坚不摧,无攻不克耳。总理尝为中正告曰:“团结不患其小,唯患其不能纯一。今本校同志虽只五百人,如能亲爱精诚,历久不变,则精神未有不团结而强固者,革命基础全在于此,望勿有始鲜终,务期告厥成功。”甚矣本校之责任如此其重,而总理属望于本校之心,又若斯之殷也。吾同学宜如何淬励奋勉,团结精神,始终如一,以巩固此革命之基础,不负吾总理之期望;又宜如何实行主义,消除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