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蒋介石日记揭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1926年(十)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月12日】

    总理逝世周年纪念,上午九时,往中央党部行礼,致哀敬,并发表感言。

    追念总理不已,检遗札裱手卷,并请谭延?作跋。

    午后四时,季山嘉就谈,极陈北伐之不利,力辟其谬妄。

    苏联总顾问并未被辞职,蒋介石与他之间的矛盾依然很激化。问題的焦点还是“北伐”。

    附跋:

    〔先总理孙先生手札二十三通,皆与吾介石同志者。第一、二两通,乃十二年先生居上海时书,第三至二十二,凡二十通,前六通十三年广州大本营书;后十六通,则督师韶州时书;第二十三通亦十一年书,我军方下福州也。先生伟大之人格,高远之识解,谋虑周详,断制果毅,胥可于此二十三书中窥见之。至其期望介石之深,与待之之厚,谆谆如家人父子,尤令人三复感激,不能自已。介石谨装成卷,朝夕讽诵,当无异于耳提面命,其自立以副先生之所言也必矣。延?从先生日浅,而此书中事,则皆耳熟能详。展卷敬观,追维畴昔,侍坐款语,如在目前,不禁涕泗之横集矣。荀息有言,使死者复生,生者不愧,虽甚驽下,请事斯语,以从介石之后,其可乎。15年4月,延?谨记。〕

    【3月14日】

    上午,在中央军校补行总理逝世周年纪念。

    下午,送沈应时出殡。

    曰:“顷聆季新言,有讽余离粤意。其受谗已深,无法自解,可奈何?”

    14日,对于蒋介石辞职一事既未认可,又不慰留的汪精卫,竟暗示蒋介石离开广东。

    蒋介石在《苏俄在中国》中牵强附会,推卸责任道:

    “此时,我方知道如我不离粤,不测的事件就要发生,但我辞职而未获准,如果自动离粤,又陷入弃职潜逃的罪名。……”

    【3月17日】

    晚,对官佐学生讲总理遗训。

    近來所受苦痛,至不能说,不忍说,且非梦想所能及者,是何异佛入地狱耶。

    17日晚上,蒋介石在军校对官佐学生演讲,其中说道:“要知我们革命,既以国家和人类为前提,便沒有感情可言,也沒有余地可留了,这样才能成希望革命成功。所以若有哪一个同志、官长或党代表,要做破坏革命和违反革命的事,不论下级对上级、上级对下级,都要严厉监督”从蒋的这些话中,可以看出他对两天之后所发生的中山舰事件采取的严厉措施是早有准备的。他是在造舆论!

    另外,广州发生的制造谣言,与其说右派想以此來促使蒋反汪**,还不如说是蒋介石正好利用了右派所制造的反蒋空气(即所谓“倒蒋运动”)达到了他向共产党开刀的目的。蒋介石不但沒受到右派制造谣言的左右,他还嫌右派制造的谣言不够劲,他自己又制造出有人两次要暗杀他的骇人听闻的谣言。一起暗杀是:有一只可疑的汽艇靠上了蒋介石往返黄埔与广州市乘坐的专船,汽艇上的人问蒋校长在船上否?幸好蒋那次沒乘坐自己的专舰。第二起就发生在三月份的“中山舰事件”前不久,情形是:蒋介石在黄埔军校的办公室里,來了一位形迹可疑的不速之客,在办公室的楼下问蒋校长在办公室否?等蒋介石得到通报,要接见來人时,该人却又不辞而别了。

    发生以上这样两起事情,是很可能的,但是蒋介石举不出这两起事件中有行刺的迹象,所以说是蒋介石自己在配合右派分子制造谣言,为自己发动反汪**事件找借口,推脱罪责。事变发生后,右派分子额手称庆,过了若干年之后,西山会议派分子邹鲁还津津乐道,说这是他们利用了蒋介石的多疑性格,设下了圈套,挑拨了汪蒋的关系,为搞垮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

    附蒋介石对官佐学生讲演节录

    我想和大家讲的话很多,可惜沒有闲暇,不能随时尽量供献,今天把我的人生观要点特别提出來,和大家讲一讲。总理平生教训我们的话,现在回想起來,觉得句句话都很重要,尤其是对于我们革命党员,更觉得十分重要。总理说革命党人做事是极端的,不是站在中间的;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可知做事不在极端,就在中间,不能积极,就是消极,便不配做革命党员了。所以富于革命性的人,不管他做什么事,必定是极端的,积极的。要做一个革命党员,除了必须这二个极端和积极的条件以外,还有一个附带的要件,就是思想要纯正简单。比方做一件事,应当怎样做,便怎样做去,只要寻到革命的道理上做去,就好了,切不要过于疑虑。总理说要纯正简单,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思想一复杂,便不能做事,即使做下去,亦不能彻底,这是可断言的。大家既然入了本校,立志革命,就要遵守总理遗训,做事就要极端、积极和简单。……要知我们革命,既以国家和人类为前提,便沒有感情可言,也就沒有余地可留了,这样才能希望革命成功。所以若有哪一个同志官长或党代表,要做破坏革命和违反革命的事,不论下级对上级,上级对下级,都要严厉监督。但一面以纪律规范他人,同时亦要以纪律规范自己。……本校长唯有以总理之精神为精神,以总理之意志为意志,望各同志亦以此意志为意志,则精神沒有不团结,意志沒有不统一,革命亦沒有不成功的。

    【3月18日】

    下午四时,在中央学校开会,力主北伐。

    共产党作乱。傍晚,海军代理局长李之龙,矫令中山舰驶泊黄埔。

    蒋介石权位欲极为强烈,含而不露,善玩弄手段。先是辞职,后又给汪精卫、季山嘉以颜色,接着借“反蒋”传单大作文章,自编自导有人要加害于他,于是乎,一场“好戏”开场了,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或称“三二○事件”。这恐怕便是试图展翅高飞的初次实践罢!

    关于这一事件,论者颇多,但却早成定论,并非“千古谜案”。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他的一个亲信――海军学校副校长、孙文主义学会成员欧阳格,以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名义,打电话给海军局代理局长兼中山舰长李之龙(中**员),令他将中山舰调黄埔港候用。(中山舰,即1923年孙中山广州蒙难时所驻守的那艘“永丰舰”,孙中山逝世后,为纪念他,而改名为“中山舰”。)于是,该舰从广州开來,停泊在军校前面,卸下炮衣,锅炉生火,枕戈待旦,听候使用。

    与此同时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