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汉匈交兵:苟和至绝路 唯有一战
汉武帝一生最受争议的是:他为帝54年,对匈奴作战44年。究竟是什么原因,令汉武帝如此仇视匈奴民族?为什么汉武帝不沿袭乃父乃祖的和亲政策?
【和亲不和平】
从刘邦统一中国开始,西汉王朝一直施行和亲政策以换取和平,也就是选派翁主(汉代诸侯王之女)充当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以维持两大民族和睦相处。
每次派“公主”(翁主)和亲,都有大批工匠、奴婢等随行,并带去大量汉朝制造的各种器物;每年还送给匈奴一定数量的丝绵、米和食物,这些保证了匈奴原来靠发动战争才能得到的收益,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匈奴对汉朝的侵扰。
汉文帝即位之后,沿袭高祖、吕后时期对匈奴的和亲策略。但是,文帝前三年(前177)五月,匈奴右贤王进入河南地(河套以南),烧杀抢掠。汉文帝令丞相灌婴率八万五千战车和骑兵,攻打右贤王,右贤王败逃塞外。事后,匈奴单于写信给汉朝,诬称战事由汉朝挑起。汉文帝明知匈奴歪曲事实,还是以卑辞厚礼,答应了他们的和亲之请。
不久,冒顿(mo du,莫毒)单于去世,其子稽粥(ji yu,机玉)继立,号“老上单于”。
老上单于继位之后,汉文帝决定选派刘姓翁主和亲。这次和亲给汉文帝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大麻烦!
此次和亲和以往一样,要有宦官陪伴“公主”同行,选派的宦官是燕地人中行(hang,航)说(yue,悦)。
中行说执意不去。他说,你们一定要我去,我一定会成为大汉的灾星(必我行也,为汉患者)。
果然,到了匈奴,他很快投降了单于。
中行说这种人,报复心极强。作为宦官,中行说的一生已经非常不幸,但是,他还可以生活在中原,生活在大汉王朝的国土之上。一旦强迫他出使匈奴,他终生都不可能再回来。
其实,比他痛苦的还有和亲的“公主”,她们远嫁异域,远离家人,以个人之力承受着民族和睦的重担,她们所受的苦一点不比中行说小。
但这些“公主”自知必须担当民族和解的使命,个人的恩怨都不能凌驾民族利益之上。中行说则把个人的痛苦看得比民族利益更大,因此,他要报复自己的民族,报复让他背井离乡的汉朝政府。
中行说给大汉王朝制造了什么麻烦呢?
第一,破除依赖。
中行说到达匈奴后,发现匈奴人非常喜欢汉朝送来的丝绵。丝绵和匈奴人原有的皮革相比,既轻又暖。匈奴人生活在蒙古高原上,气候寒冷。他们只能以大草原提供的皮革保暖,皮革虽然保温性好,但是,和丝绵相比,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太重。丝绵的轻暖是皮革无法相比的,因此,中原的丝绵深得匈奴人喜爱。但是,丝绵非蒙古高原所能生产,匈奴人无法摆脱对丝绵的依赖。
中行说认为:匈奴人如果酷爱汉族人的产品,就会对汉族产生依赖,最终会葬送草原民族自身。中行说到处游说,宣传匈奴必须打破对汉朝物品的依赖性。
中行说对老上单于说:匈奴的人口只相当于汉朝的一个郡,但是,却比汉朝强大;原因就在于匈奴的衣服、食物和汉朝不同,不需要依赖汉朝。如果匈奴人改变自己的风俗,喜爱汉朝出产的东西;那么,汉朝只要拿出自己全部物品的十分之二,就可完全满足匈奴人的物质需求,到了那个时候,匈奴就会不由自主,完全归附汉朝。这对匈奴来说太危险了,关乎到匈奴能否独立生存。
那么,怎么破除匈奴人对汉朝丝绵的喜爱呢?
中行说说,这很简单。你把汉朝送来的丝绵做成衣裤,穿上它在大草原杂草荆棘中骑马奔驰,丝绵制的衣裤被剐烂,就证明丝绵制品没有皮衣皮裤结实耐用,不适合匈奴人。
对于汉朝的食品,中行说建议:这哪比得上匈奴的动物乳汁和乳制品好?全扔掉!
民族之间互通有无,本是双方共赢的大好事。中行说却刻意在两大民族之间制造对立,导致两大民族长期陷入战争状态。
第二,传授文字。
中行说还向匈奴传授汉文,用汉字记事,以便统计人口和牲畜数目。
中行说传授汉文字虽有传授汉文明的客观效果,但是,他的主观动机是想使匈奴更强大,聚集实力和汉族政权对抗。
第三,教唆傲慢。
当时汉匈交往,汉朝送给单于的信简(竹简)长度是一尺一寸,中行说教匈奴单于写的回信,竹简都是一尺二寸长,并且在信的开头加上“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八个字。本来,汉文帝的信简开头是: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现在,匈奴单于的信简开头倒成了: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无恙,就是无病,这是客套话。这信简里的玄机则是:论派头,我的信简比你长;论头衔,我是“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大汉王朝不在话下。中行说以此培养匈奴单于的傲慢,羞辱汉朝皇帝,制造事端,唯恐天下不乱。
第四,助纣为虐。
本来,匈奴已经是汉朝的心腹大患,但是,中行说依仗熟悉汉朝的地理和军情,极力帮助匈奴单于寻找进攻汉朝的突破口,并且屡屡得手。
汉文帝朝年轻的政治家贾谊在自己的文章中将中行说和匈奴单于并列,扬言要制服单于,鞭挞中行说(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可见当时中行说是如何的遭人唾弃。
汉文帝前十四年(前166)冬,在中行说的唆使下,匈奴单于率领十四万骑兵攻人朝那、萧关,杀死了北地都尉孙印,抢劫了很多百姓和牲畜。在彭阳(今甘肃镇原县),还将回中宫(秦汉时的离宫,在今陕西陇县)付之一炬。匈奴侦察骑兵深入腹地甚至远达雍地的甘泉宫(秦汉离宫,在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上)。
这次入侵对汉文帝震动很大,执意亲征匈奴,群臣怎么都拦不住,还是窦太后出面劝阻,才未成行。最后,汉文帝派一千辆兵车,十万骑兵,驻守在长安周围,防御匈奴侵扰。同时又派五位将军,带领大量兵车和骑兵攻打匈奴。但匈奴单于在汉朝边境待了一个多月就离开了,汉军未能斩杀敌军。
此后,匈奴每年都越过边境,烧杀抢掠,为害极大。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