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精于担当:做成需要专业化(三)第(1/2)页
从海尔的问題我们可以看出,制度必须來自问題,哪里有问題,哪里就要有制度。执行制度、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必须“动真格”。制度如果不能落实,将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职员认为制度沒用,会进而藐视制度,视制度为一张废纸,那时企业将无法可依。一个企业一定要使职员养成制度意识,人人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使之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实现发展的目标。因为只有制度得到了执行,工作的落实才能有保障。
了解了制度不能得到落实的原因,就要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落实。
作为一名精于担当的职员,不仅要对领导明确安排的事情充分理解、不折不扣地执行,就算是领导沒有明确说出的事情,也需要遵守必要的流程与规章,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要想执行不走样,接到任务之后,首先要想一想:领导让我做这件事的意图是什么?这件事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流程?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执行结果可能与领导意图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深刻化是建立在对标准化、制度化深刻理解之上的,作为企业运行流水线上的一环,你必须先老老实实地遵循,在了解了整个运作流程后,才有可能在日后独立承担任务。沒有这个过程的锻炼,你就会在工作中缺乏全局观念和意识,导致瞎忙,浪费时间与精力。
§§§多面手,全频道,救援队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发生变化,技术的实用性、应用性、时代性、可持续性和文化多元性等已经渐渐地被企业关注。在这种趋势之下,那些只掌握单一专业的人,发展空间将越來越小。如果你想做一个精于担当的人,想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就要让自己成为“多面手,全频道,救援队”的复合型人才。
曾经有一个职业类媒体采访我,问我一个问題:“在一个企业里脱颖而出有什么诀窍?”
我回答:“成功沒有偶然因素,每个人出位的办法不尽相同。我当年采取的是高效+全面。”
高效就是我手快,领导有什么急活,找我办,别人要花一天,我可能花3小时就处理好了,而且做得不比别人差。
全面就是我各种技术都掌握一些。尽管我有我的特长项目,但是我爱学习、爱钻研,各种办公软件、各种文案处理、各种通讯设备都使用得很熟练。有时,一些重活、难活,在别人那里是目瞪口呆、云里雾里,到了我这里则驾轻就熟。
正是这两点,我当年比别人成长得快,领导也欣赏我,把我作为一个人才给予很多培养的机会,让我一次次提升,一天天成长。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企业需要有技术、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具有一项专业技能,并在另外领域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是市场上最缺乏而企业又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各行业、各地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企业更加偏爱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还要具备相关技能。比如随着IT技术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之中,通晓金融、IT两大领域的金融业人才就是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将在未來几年内十分抢手。
人才的创造活动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因而其知识结构也是多样的。比如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研究过许多问題,包括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组织理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营学、决策理论等。人才在进行每一项具体的创造活动时,都需要有一个小的知识结构,这些小的知识结构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个人总的知识结构。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类正处在全球经济即将发生根本变革的时代,工业经济将经历脱胎换骨的改造和升华,知识经济引起人们越來越多的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在这种趋势之下,那些只掌握单一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发展空间将越來越小。如果你到一家单位后还想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就要使自己成为不仅懂技术,还懂语言、懂文化、懂标准、懂规范的复合型人才。
我平时在给企业做培训时,喜欢将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与其相对的知识结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I”型
这种职员只有专业技能,但知识面很窄,深度够但广度不够。就如同在原始社会,男人掌握狩猎或女人掌握织布就可生存,但到了现代社会已经过时。
二、“一”型
这种职员能力很全面,是一个杂家,博采众家之长,但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创新。也就是说,宽度很广,专业能力却不强。这就是接受大学教育的必要性。
三、“T”型
这种职员不但有一门专业技能,还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在做专业性工作时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他们的缺点是不能冒尖,沒有创新。
四、“十”型
这种职员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点上有较深入的研究,他们适应能力强,敢于出头、冒尖,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但是掌握的技能还不够多。
五、“∏”型
这种职员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专业技能,他们能同时做好多种专业性工作,在目前市场经济中有较强的适应性。
六、“木”型
未來世界倡导多元化,对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多元。“木”由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组成。一横代表综合素质,一竖代表大学专业,一撇和一捺可以代表毕业后自己进修的两种能力,比如计算机和英语。我觉得,这样的职员集中了前面几种职员的优点,是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之所以吃香,就在于“复合”二字。所谓“复合”,是指知识、技能和思维等方面的复合。要想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知识嫁接
知识嫁接不是简单的知识“拼盘”,而是将各类知识进行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依存,自觉渗透、交叉,促进交叉知识、边缘知识在头脑中生化、成长。可以跨专业、跨地域学习,接受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学习,打破人为的专业“藩篱”,让知识自由流动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