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担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善于担当:能干事者有机会(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温馨舒适的大房子,对他而言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他甚至想象自己在盖好房子以后,在房屋前后种一些花草,弄一个苗圃。他越想越开心,也越干越有劲。不久以后,一座颇具田园情调的房子盖好了,成了公司的样板房。此后,每逢有人來这家建筑公司参观时,领导都把他们带到这座房子跟前。

    等他们三人的房子盖好后,公司开除了第一位工人,留下了另外两位,不过第二位工人的工资和各种福利要与第三位有所差距。5年以后,第一位工人彻底失业了,沒有一家公司愿意聘用他;第二位工人仍然靠自己的老本行维持一家人十分节俭的生活;第三位工人成了全市著名的建筑大师,他设计的房子既美轮美奂又实用耐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第三个工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建筑大师,就在于他出色的能力,他在工作过程中,不仅把完成任务当作一个目标,而且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你自身的价值才会不断地得到体现和提升,你的职场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职场竞争如此激烈,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中展现出你的能力,为单位创造价值,非但实现你人生价值的目标无从谈起,你还会成为下一个被淘汰的人。

    §§§去人裁,育人材,重人财

    职场中,被重用、被冷落,辞职、被炒,无论是走掉了不该走的还是留下了应该走的,都会让士气遭受重创。如何甄别而用之,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題。在企业之战即人CAI之战的今天,究竟你是人裁,人材,还是人财?

    21世纪,什么最具价值?人裁,人材,还是人财?三种境界,三次跨越。

    人生路漫漫,沒有哪一分成功一蹴而就。在成长多样化的道路中,在成才多元化的方向中,蕴含着从“人裁----人材----人财”的三部进行曲。沒有蓝图,难以筑成巍峨大厦;沒有规划,难以成就辉煌人生。所以,只有准确定位“成才坐标”,才能成就精彩人生。

    “人裁”是人材的原矿状态,具备一定程度的含金量,但也伴生不少无价值或负价值的东西,需要雕琢,开发过程需要一定投资,但回报不高,且存在一定风险。这样的人经常成为企业淘汰的首选。

    “人材”则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品德好、有才华、具备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和专业的技能,能够迅速融入工作、能够立刻上手。他们具备创新的激情和冲动,在资源组合、团队激励、内外沟通和个人营销、产品营销和组织营销方面水平高,承受能力强,有全局观和使命感,能以一当十,堪负重任。

    有一个现象会给我们带來一些启示:一辆满载苹果行驶在颠簸山路上的马车,车上的苹果经过颠簸永远都是小的在下面大的在上面。不管是苹果还是人,如果想往上升,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壮大自己的体积、提升自己的实力。只要你的体积足够大,生活的马车就会把你摇晃到上面來,沒有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可以阻止这种上升;反过來,如果你的体积太小,即使把你放在上面,生活的马车也迟早会将你摇落下去。

    成功要靠卓越的思维,而不是靠发达的四肢,这是每个成功者的座右铭。如何实现“至达”的人生目标,“自胜”是唯一途径。“至达”意为“达到最好的境地、最理想的目标”。而“自胜”则是不断战胜自己,它是一种境界、目标和追求。相信自己,你会变成有价值的人,做有价值的事。正确积极的思考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正可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财”是人才之上上品、最高层次,谓人之财富,他们既懂得经营自己,也懂得经营别人,是领导之选,是人才的成功完美状态。只有那些工作意愿高、工作能力强,在组织工作中起到核心和主导作用,即认同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人,达到个人和企业双赢,方可称为“人财”。

    万科总裁郁亮,被称为王石的接班人。他最初的经历就沒有早几年的人那么丰富。1984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国际经济学系。大学毕业后,郁亮被分配到深圳外贸集团公司。最初他的月薪是将近三百元,不过在一年之后,基于当时的大环境,外贸业务转淡,还沒有习惯贸易业务周期性的郁亮上书管理层,建议公司尽快进入零售行业。不用说,报告递交上去之后便石沉大海。担心入错行的郁亮,萌发了换工作的想法。

    1990年,万科希望涉足连锁超市业,郁亮在万科工作的朋友将他的报告转交给了王石,随后王石约郁亮面谈。

    这天,董事长王石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带着书生气的年轻人。桌子上摆着履历和一份“商业连锁模式”建议书。

    郁亮后來回忆:他发现王石这人很有意思。报告很长,他显然仔细地通读了一遍,他对报告中他认为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颇感受到重视的郁亮随后加入了万科。

    但是,接下來的故事同连锁超市无关。万科是中国最初的几家上市公司之一,而郁亮对这一领域也很有兴趣,于是他被聘入万科股份的证券事务部。

    郁亮颇为适应这份新的工作,从进入万科的第二年,也就是1991年开始,他连续三次获得了“企业优秀职员奖”,这是万科职员在企业内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随后郁亮放弃了参评,他说,这已对他不起激励作用了。

    1991年,郁亮“投资”深宝安,3.5元买进,几个月后股价涨到20元时卖出,赚了数千万元,相当于万科当年利润的四成。

    1992年郁亮成为万科的董事会秘书。

    他觉得自己可以胜任主管的时候,就跑到王石办公室询问。万科和王石同样体现了一家年轻企业和心态积极管理者的特征,他回答:“咦,你怎么还不是主管?”于是郁亮就成为了主管。类似的故事在升任副经理的时候又重新演绎了一遍。

    1993年万科正式命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同年郁亮出任深圳市万科财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其间公司增发了B股,融资5亿元。

    此外,郁亮又做了一件大事:策划善意收购上海的申华实业。虽然因为多种原因不了了之,随后郁亮逢高减持的操作,万科仍然从上升的股价中获益。

    1994年起郁亮担任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