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担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甘于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三)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胆无识乃为勇,有识无胆谓之怯。”胆识是一种气魄,不只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胆量,不是有勇无智,而是智勇双全。胆识是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经过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之后,以巨大的勇气下定决心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有胆识的人勇于将自己的认识付诸行动,不退缩、不鲁莽,带着勇气与智慧上路。

    史书上记载了很多三国的知名人物,张飞就是其中的一位。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却有勇无谋,最终被手下谋杀,但这并不是一种胆识。与张飞的风格迥然不同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在后世一直为人们所推崇。他不但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而且还胆识过人,智勇双全,拥有临危不惧、指点江山的气魄。刘备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司马徽则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然而,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还是他上演的空城计。

    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來。当时,诸葛亮身边沒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來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來。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來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來?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当城里只剩下老弱病残者时,诸葛亮上演了“空城计”,他摸清了司马懿的心智脾性,掌握了可观的具体情形,不慌不忙神闲气定,大胆地将城门打开,这般境界真令人赞叹不已。在工作中,有胆识,就是既要有“直面人生”的工作态度,又要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敢于、勇于开拓创新,走别人沒走过的路。

    一个人能做什么事情,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意识;一个人的路能走多远,能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取决于有什么样的见识;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做成多大的事,就取决于胆识。一个有担当的人,不仅需要有意识,更需要有胆识、有见识。有人曾经说过:抓事需要意识,大事需要胆识,议事需要见识,处事需要博识。从有意识到有见识,这是一种担当。

    §§§肯努力,肯付出,肯分享

    要想成功其实很简单,就看你愿不愿意在平凡的时候任劳任怨、蓄积力量,在自己飞上天空前做好助跑工作,最终实现伟大的飞跃。一个肯努力、肯付出、肯分享的人,老天爷沒有理由不让他成功。

    鲜花和掌声从來不会光顾懒惰的人,超人的成就往往是用付出比常人多数十倍的努力换來的。你要想成为成功人士,你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你要想不被企业嫌弃,从今天起,就改掉懒惰的作风,拿出拼搏的劲头來,勤奋、勤奋、再勤奋。

    这几年,很多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个“大忙人”,好像一直沒“闲”过。

    “白天图生存,晚上谋发展”是我的生活信条。

    “年轻人累不死,但会闲死”是我常说的一句玩笑话。

    这绝对不是疯狂,我的确总有一种危机感,觉得生活在一步步推着我往前走。

    有报道说,李嘉诚与他儿子在一家餐厅用餐完毕时,李嘉诚给了20元小费,他儿子给了200元小费。有人问李嘉诚:“你儿子都给了200元的小费,你才给20元,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李嘉诚回答道:“我沒有什么想法,因为我沒有一个有钱的老爸。”

    多么睿智的回答!我和李嘉诚一样,也沒有一个有钱的老爸,所以我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用功、用功再用功!

    因为我是闽南人,所以有时和朋友去KTV唱歌,他们总让我唱闽南语歌。我最喜欢唱的就是那首非常有名的《爱拼才会赢》。

    “总嘛要照起工來行,吃苦当做吃补……”这些都是流传在我们故乡老一辈人期勉晚辈的话。过去,人们读到松下幸之助把“是否辛苦到尿液褐黄”当作吃苦的标准时,都会有一种油然的敬意;如今,随着“富二代”、“官二代”、“房二代”等群体的出现,大多数人都已经不太把刻苦耐劳当作人生信条。

    其实,在职场上,一个惰性很重、不肯努力、不够勤奋的职员是不可能有前途的。职员只有克制自己的惰性,不陷入惰性的沼泽中,才能获得领导的信任,才能赢得职场上的辉煌,否则惰性就很可能让你的职场生涯遭遇“滑铁卢”。

    一个刚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最深刻的感触莫过于所从事工作的平凡、所干事情的琐碎。看着一些资历比自己老的职员整日悠闲得在那里一杯茶一张报就是一天,你是不是会心生不平呢?

    你可能觉得成功遥不可及,然而,并不是这样。要想成功其实很简单,就看你愿不愿意在平凡的时候任劳任怨、蓄积力量,在自己飞上天空前做好助跑工作,最终实现伟大的飞跃。

    能干工作、能干好工作是职场生存的基本保障。任何人做工作的前提条件都是能干,也就是说他的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