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甘于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三)第(2/3)页
能力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能干是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肯干则是做好工作的必备态度。一个职位,一般情况下都有很多人能够胜任,这些人都具有干好这份工作的基本能力,然而,最终谁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就要看谁具有踏实肯干、苦于钻研的工作态度了。
日本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松下幸之助说:“我小时候,在学徒的七年当中,在领导的教导之下,不得不勤勉从事学艺,也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勤勉的习性,所以在他人视为辛苦困难的工作,我自己却不觉得辛苦,甚至有人认为‘太辛苦了’的工作,在我看來,只不过是认真工作而已,所以我与他的看法自然就有差异了。我青年时代,始终一贯地被教导要勤勉努力,此乃人生之一大原则。事实上,在这个社会里,有勤勉努力习性的人,不太被人称赞,也不会被认为很有价值。因此,我认为大家应该无所顾忌地提升对具有这种良好习性者的评价,这样才算真正对勤勉习性的价值有所认识。”
很多人的成功都是靠肯干干出來的。如果能干是工作的资格证,那么肯干就是工作的通行证。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麦当劳总公司看好台湾市场。正式进军台湾之前,他们需要在当地培训一批高级干部,于是进行公开招考甄选。由于标准颇高,许多应聘者都未能通过。
经过多轮筛选,一位名叫韩定国的原某公司经理脱颖而出。最后一轮面试前,麦当劳总裁和韩定国夫妇谈了三次,并且问了他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題:“如果我们要你先去洗厕所,你会愿意吗?”韩定国还未及开口,一旁的韩太太便随意答道:“我们家的厕所一向都是由他洗的。”总裁大喜,免去了最后的面试,当场拍板录用了韩定国。
后來,韩定国才知道,麦当劳训练职员的第一堂课就是从洗厕所开始的,因为服务业的基本理论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只有先从卑微的工作开始做起,才有可能了解“以家为尊”的道理。韩定国后來之所以能成为知名企业家,就是因为他一开始就愿意干别人不愿干的事情。
世界上沒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任何声称轻轻松松就能成功的宣传都是一种欺骗。“成功”之“功”字可拆分为“工力”,即有“做工出力”的含义。一个人如果不能干一件事情,是让人遗憾的;一个人如果具有干好事情的能力却不肯努力,那就是让人鄙视的。
除了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外,还必须学会分享。
一个乐于分享的人,是一个极具感染力的人,能在他周围形成一个分享的气氛,让身边的朋友也成为一个爱与人分享的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分享者的快乐。把美好的东西与人分享的同时,也获得了别人的美好宝贵的东西,一举多得。
“只有主动向别人伸出手,才能抓住别人的手。如果把自己的手攥得紧紧的,当别人向我们伸出手时,我们还以为他们是想要东西而躲藏起來,那我们需要的支持又能从哪里來呢?”在和我的好朋友聊天时,谈到了分享这一话題,朋友说到的那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分享就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多,越滚越大。财富因分享而增值,生活因分享而精彩,友谊因分享而深厚,家人因分享而幸福。分享是一种无形的吸引力,东西因为分享而变得越來越多,最重要的是因为你的分享而使更多人愿意与你在一起,让你在分享这一举手之劳的事情中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为你的成功助一臂之力。
林仲宇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毕业五年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优秀的品质,现在已经是一位很受欢迎的职业培训师。短短的五年就已经取得这样的成就,确实令人惊叹不已。谈及自己成功的经验时,林仲宇无不感慨:好人缘是我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而喜欢分享这一性格帮助我获得好人缘,从分享中我不仅体会到快乐和满足,重要的是我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欢迎和支持,在我的影响下,别人也很乐意与我分享他们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的确,作为他的好朋友,从他的分享中我学到不少东西,包括业内的信息,做书的艺术和技巧等。在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里,通过自己的关系,他经常给周围的一些朋友以及母校的学弟学妹们介绍工作。平时,要是有新人到他公司去上班,他都非常热心,带他们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了解企业文化,还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他们。他经常组织一些培训,每次在讲课之前,都特别精心地准备一个讲义,在讲的过程中都毫无保留地把他的经验与教训乃至可复制的技巧都传授给学员。他每次都会说:我希望能让大家产生“共鸣”,也希望与大家“共享”。平时在公司,如果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他都会迅速给各位职员发过去,与他们一同分享。每个职员都对他赞赏有加,遇到这样的上司,都觉得是他们的荣幸,于是工作起來也就更加卖力了!
周围有些人常常敝帚自珍,吝于与人分享经验,深恐别人知道自己的方法后会超越自己,这些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了。这是一种陈旧的思维,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我时常鼓励我们公司的员工善于分享,有什么好的东西可以发在QQ群里,也可以传到群共享里。在每周一的例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同事间交流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观点。分享,使周围的关系更加融洽。
肯努力、肯付出、肯分享,这是一个甘于担当的人所应具备的品质。
§§§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
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我们不可能拥有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某种东西也不可能被我们一直拥有。失意时,坦然面对,面对得与失,一笑而过。只有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懂得选择和放弃,才能有所得。
我们常说要“拿得起,放得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拿得起容易,放下就很难了。人生不如意十常**,生命的小舟在茫茫的大海中航行,不可能一直都一帆风顺,有时候还会遇到暴风暴雨,大浪礁石。面临困境时,是钻牛角尖,还是选择放下?这体现了人生的一种气度与胸襟。
在传统观念里,“多”就是好,因此很少有人乐意放下已经得到的东西,即使那种东西对自己不适用,也不会主动放弃。但是,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如果一个人总是背着太多东西,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会觉得很累。在前进的道路上被太多东西拖累,沉重的翅膀便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