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勇于担当: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第(6/7)页
领突击队,不到20分钟就突进泰安西关,连续夺取敌人19个碉堡,迅速攻占敌人核心据点——岱庙,并打退敌人20多次反扑,俘虏600多名敌人,全连仅轻伤1人。
郭继胜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只要肯用脑子,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要不怕牺牲,就没有完不成的战斗任务。在工作中,要敢打硬仗、善打硬仗。只要鼓足勇气,就能把压力变成动力,坚定克难攻坚的决心。有勇气,是一种胆识,也是一种魄力;有底气,是一种百战不殆、所向披靡的风范。
作为一名职员,要想增强自身的底气,在工作中就不能敷衍。自己分内的事情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不要以为自己不做,自然会有其他人来做,不要以为问题会在敷衍中消失,也不要以为自己的敷衍不会被别人发现,不会对企业造成什么影响。接到任务时,要用心做事。一个人若是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竭尽全力,那他必将为自己赢得越来越多的机遇。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不敷衍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担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很多时候,优秀的职员都是在面对问题和机遇的矛盾中成长起来的。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一位管理学家曾指出:“为什么机会来临时我们无法确认,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问题的样子。”而遇到问题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接到重大任务时,第一反应就是“我完成不了这个任务”。在问题面前,只有培养超前的洞察力,有远见卓识、思想开阔,才能在战略上早有预见,才能在问题中发现机遇。
有时问题会成为企业发展、职员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而有时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就抓住了一次改变自己和超越竞争对手的机遇。问题越多,机遇就越多;问题越大,机遇就越大。只要不害怕面对问题,就不会害怕生活,不会害怕工作,职业发展的机会就会更多地青睐你。
带着勇气前行,以底气作为保证,才能真正做到担当,抓住机遇,采取相应的对策,克难攻坚。
§§§能推功,敢揽过,善纠错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失误,这时,不能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而是要勇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承担责任,承认错误;取得成绩时,不能贪功自居,而是要把成绩与功劳推给他人,这才是一种负责任的担当,也是高尚人格的表现。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人在做汇报的时候,将功劳和业绩都归于上级的英明领导,把自己置于一个执行者的角色。把功劳推给上司,并不意味着你就没有功劳了,大家对此心知肚明。一个合格的上司,他也不会真抢你的功劳。如此看来,“推功揽过”实在有百利而无一害。相反,有的人在工作上有成绩时,争相揽功;出现失误时,却相互推诿扯皮,唯恐自己有任何瓜葛,常常以“集体负责”、“交个学费”等为借口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一个优秀的人,从来不会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也不会在工作中找任何借口。遇到问题,能够善于处理,而不是寻找各种借口相互推卸责任。他们总是能出色地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替上级解决问题,并且积极配合同事的工作。能推功,敢揽过,面对错误善于纠正,勇于承担责任。
在这个世界上,凡是成功的牛人,大都懂得与别人分享美名。在他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懂得与人一起分享利益,所以,朋友帮助了他。当他成功以后,又懂得推功揽过,认为都是大家的功劳,失误自己承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更多的人聚集在他身边,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国时,官渡之战刚结束,刘备率数万人进攻许昌,结果被曹操出奇兵打得大败。刘备领败军逃至汉江沿岸,处境十分狼狈。刘备主动揽过,他对身边的将士说:“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之地,诚恐有误诸君。君何等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诸降闻听,怨气顿然消释,并转化为同仇敌忾之激情。
袁绍势力一度强大,威震中原,手下将才济济。但他刚愎自用,推过揽功,最后手下人才各奔东西。田丰之死,就是典型一例。田丰本是袁绍手下异常卓越的谋士。曾对官渡之战的形势做过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当曹操与刘备在徐州打得难解难分之际,田丰就向袁绍提出乘其后方空虚出兵突袭曹营的主张。这本是一绝好战机,但袁绍没有采纳。待曹操打败刘备回师官渡时,袁绍却要同曹操决战。田丰认为战机已失,并指出此时开战危险所在,应以持久战为上策。袁绍不听田丰所言,反而认为田丰是在众人面前败坏自己的名声,竟然把田丰囚禁下狱。后来,果如田丰所料,袁兵惨遭大败。返兵途中,恼羞成怒的袁绍派人拿着他的剑,提前到冀州狱中杀死田丰。
聪明人推功揽过,反之,贪功推过者,恐怕只能算笨人。刘备推功揽过,责己之咎,因而三分天下得其一。袁绍刚愎自用,推过揽功,以至于众叛亲离,终于为曹操所灭。
在现实生活中,“推过揽功”的现象时有所见。一些人整天想着争荣誉、抢位子、推责任、文过饰非、互不服气,造成班子不团结、搞内耗。个别领导干部评先评优、立功受奖归己所有;出现问题,责任往他人身上推、往下级推,四处寻找能为他“背黑锅”的人。
古语说:功归人而过归己,尽堪救患扶灾。《菜根谭》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推功揽过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工作方法,一种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一种勇于担当的负责精神,一种处事做人的至善境界。一个善于推功揽过的人,必定是厚德载物、雅量容人、能屈能伸、大智若愚之人。
1947年,***同志到晋察冀边区组织中央工委,负责党中央的日常工作。当时一项重要任务是进行土地改革和整党。但在河北阜平等地试点时,工作却搞过了火,侵犯了一些中农利益,违反了政策。
发现这一情况后,有关同志向***作了报告。
***明确指出:第一要紧急刹车,第二不要责备下面干部,由他承担责任。他一再强调,工作出了毛病,大家很紧张,不能光是指责。他还亲自帮助晋察冀中央局的同志总结了经验教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