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临阵动摇,高桂滋说:当务之急,撤!
第115师副师长聂荣臻率师直和徐海东的第344旅向前线开进的途中,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刚从侯马上火车,就遇上了大雨,山洪暴发,铁路多处被冲毁,部队只好和铁路员工一起修路,到9月中旬末,他们才赶到原平。下火车后,天又下雨了,他们向北走,不少国民党溃兵却向南走,这些溃兵歪戴帽子,用步枪挑着弹药、包裹和抢來的鸡。当时在第687团供给部工作的刘炳华回忆说,这些散兵游勇碰到他们就问:“你们往哪里开呀?”
“上前线打鬼子!”
“鬼子的大炮飞机厉害呀!”
“我们八路军的步枪、手榴弹更厉害!”
“哈哈!你们他妈的吹牛皮。凭几支吹火筒、大刀片能打鬼子?”
“你们不信,就看老子去打吧!”
一天晚上,部队在一个镇子里宿营,一伙退下來的国民党兵也住那里。半夜,一个国民党兵的连长起來解手时,问八路军的哨兵:“你们八路军上哪去?”
“哪里有鬼子就上哪里去。”
“去不得,日本人厉害呀!”
“怕死鬼才这样说。”
那位连长无话可说。后來,哨兵又问他:“鬼子有多少人?”
“数不清呀!”
“你们为什么不和鬼子拼几下呢?”
“沒有好的指挥嘛。”
“那么,你带一个连又打死了多少鬼子呢?”
“我们还沒见到过日本人的样子哩。”
众多的回忆文章都讲到了类似的细节。不少八路军老战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这么说。
那时候,恐日情绪是四处弥漫的。聂荣臻顾虑到繁峙大道上撤退下來的国民党溃兵影响部队士气,决定避开他们,师直和第344旅绕道五台、龙泉关。22日,他们到达下关地区。
就在这一天,三浦敏事少将指挥第21旅团主力向平型关正面发起攻击。
23日早晨,聂荣臻接到了林彪发來的加急电报,让他带师参谋长周昆、第344旅旅长徐海东立即赶到上寨,参加上午召开的作战会议。从下关到上寨约25公里远,聂荣臻等人随便吃了点饭,骑马赶路。一队战马在山间崎岖的道路上“沓沓”前行,路过一个山口时,他们不由自主地勒马立住。这时,他们清晰地听到了平型关方向传來的隆隆炮声。
两个小时后,他们到达上寨。聂荣臻告诉林彪:“部队都带上來了。前边的情况怎么样?”
“敌人的大队人马正向平型关方向运动。这里地形不错,可以打一仗。”说完,林彪摊开地图,把平型关周围的地形和初步的作战设想讲给聂荣臻听。然后问聂的看法。
聂荣臻表示:“可以在这里打一仗,居高临下伏击敌人。是很便宜的事。”
他又说:“现在不是打不打的问題,而是要考虑怎样打得好,这是我们同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次交锋,全国人民都看着我们,这个仗必须打好,打出八路军的威风來,给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來一个振奋!”
在平型关打一个大仗的计划,就这样定下來了。
高桂滋仍在不断地向孙楚和阎锡山告急,说他的第84师和李仙洲的第21师苦战力竭,阵地随时都有被日军突破的危险,请求火速派兵增援。孙楚简直给他弄糊涂了,搞不清高桂滋所报的是真是假,他手头又确实无预备队可调,除了空口鼓励,再就是打哈哈,拖一会儿是一会儿,拖一天是一天。
24日,第115师派往大营负责联络的司令部参谋袁晓轩报告孙楚,八路军已于当日从平型关南翼潜出,埋伏在平型关东10公里的关沟公路两侧,部署对敌后的抄击,希望平型关方面各军,对辗转于关隘险区的日军前锋予以沉重打击,和八路军的敌后抄袭密切配合,争取围歼平型关前的日军。
孙楚将这一情况报告阎锡山。阎锡山说:“八路军出击当然好,但他们能起多大作用呢?值得咱好好想想。”
孙楚说:“他们人枪有限,唱主戏的还是咱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到这时候,阎锡山仍对日军的主力在哪个方向吃不准。他告诫孙楚:“八路军打仗不含糊,咱知道,既然他们來了,咱就争取让他们给创造一个好形势。但仍要兼顾雁门山的会战,慎重处理。我已命郭宗汾预备第2军进至大营,听你相机使用,必要时从正面出击,配合八路军作战。陈长捷预备第1军仍留代县,作为占领繁峙东面‘口袋底’阵地的必要准备。”
第2预备军到來后,孙楚先让他们在大营待命他耍了一个两面手法,对声嘶力竭连连求援的高桂滋说,即派郭宗汾部前往救援;对八路军则说,拟派预备军增加平型关北翼出击的力量,配合八路军抄击敌后。
自那次乘孙楚的吉普车到关沟一带看过地形后,林彪紧接着又带几个团一级的干部和参谋人员去了一次。他穿着不知从哪儿弄來的一件老百姓的破大褂,腰里扎一根布带,头上扣了顶山西人喜欢戴的毡帽,那样子活像一个当地的农民。
他们沒有骑马,一路走着,爬山、过河。也沒有带干粮。到了中午,大伙都觉出饿了,有人提出到附近弄点吃的,林彪沒同意。这一行人都是外省人,一张口容易暴露身份。最后他们从地里抠了点生山药蛋,边吃边走,吃得津津有味。
看地形回來,警卫员杨兴桂感觉很累,一躺下就睡着了。半夜醒來,他看到林彪还沒有睡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