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么不打,要么就打出个样子來
1937年9月12日,拂晓。从半夜开始,就下起了沥沥淅淅的秋雨。9月的原野上,已长成半人多高的玉米和高粱在并不密集的雨中静静伫立,水珠儿从叶片上轻轻滑落,在湿润的土地上渐渐凝成混浊的水洼。因这一年的雨水格外多,不远处的壶流河的水面比往年宽出了许多。
虽然已风传日本人很快就要到來的消息,但位于察南蔚县和山西广灵县结合部的暖泉镇仍然显示出一派少见的宁静。当地的百姓大都以为日本鬼子走铁路,走公路,不会到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來,就连晋绥军第73师派驻这儿的一个连的警戒部队也这么认为。所以,这天拂晓,当一阵尖利的枪声突然响起时,人们似乎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仅仅一袋烟的工夫,驻扎在暖泉镇的第73师一个连就被报销了,而且鲜有漏网者。进攻他们的是日军第5师团的主力第9旅团。
这便是强悍的第5师团进犯平型关的前哨战。
9月13日,还是拂晓。天上仍然下着雨。在暖泉镇西面10多公里远的洗马庄,第73师第424团设在村口的哨兵发现情况异常,迅速鸣枪报警。
洗马庄在广灵县城以东10公里远,因元朝时在宫廷中专司洗马的庞清曾在此居住过,故名洗马庄。
昨天,从暖泉镇逃难來的人已经向第424团团长吕超然上校报告了日军到來的消息。他的部队为此加强了警戒。枪声一响,官兵们马上进入阵地。
进攻洗马庄的日军大约有一个联队,1000多人,10余门山炮,还有6架飞机前來助阵。第一线阵地很快被突破。临近中午的时候,吕超然亲率团预备队一个连向敌逆袭,一颗流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他当即毙命。第424团随即溃退。在他们的阵地前,日军留下了100多具尸体。
9月14日,还是拂晓。雨停了,但天气阴沉沉的,沒有一丝风。大约有两个联队的日军,向第73师主力守卫的广灵城发起猛烈的攻击,上午10时左右,广灵失陷。师长刘奉滨负伤后率残部逃往平型关。
与此同时,日军第5师团第1旅团在北面的火烧岭、刘家沟一带,向高桂滋的第84师、李仙洲的第21师发起攻击,守军阵地多数被突破。
太和岭口。这一切似乎來得太快,阎锡山还未及做出反应。对于日军在察南和晋东北动手,他感到惶惑。他更倾向于认为,这大概是日本人玩的一个小把戏派小股部队,到这几个地方点几把火,佯攻一下,其目的无非是干扰他对晋北的注意力。因此,他仍全神贯注于晋北地区,考虑怎样扭转晋北一线的不利局面。
出乎他意料的是,日军攻占广灵后,又紧追第73师,直趋灵丘;又据情报部门报告,打垮第73师等部的,是板垣第5师团的主力时,阎锡山好一阵子沒说出话來。他简直懵了。
很显然,第5师团的行动等于从他的背后插了一刀,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他终于醒悟过來,日军的主攻方向不在大同雁门关,而在灵丘平型关。攻占了平型关,就等于切断了雁门关的后路。这仗还怎么打?日军主力选择的进攻路线,是他本以为最安全的地带,那里地形复杂,为用兵之大忌,是一个静态的战役走廊。当然,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最危险,就像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一样。那里同时是一个要害点,阎锡山清楚。但他认为日本人人地生疏,轻易不敢冒这个险,因此,他只部署了少量的兵力以防万一。这就形成了中国军队大同涿州防线的中间裂缝,也正是第一战区和第二战区防御部署的空当。然而,日本人偏偏钻了这个空子!如果他们对这里的地形不是了如指掌的话,是不敢冒这个险的……
阎锡山一手摸着胡须,一手插在裤后腰里,在行营的小院里踱了一会儿步。他想起來了,一年前……
一年前的夏天,阎锡山早年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时的队长、现任关东军参谋长的板垣征四郎给他写信,说要來山西拜访他,顺便观光旅游。他马上回
-->>(第1/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