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家命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的成就,继续下去,前途不可限量。改行就意味着中断,对于一个科学家,这是一件残酷的事。况且,铀同位素分离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要从头摸索……”

    王承书:“既然是从头开始,总得有人去,我去吧。”

    这让钱三强十分感动。沒多久。王承书就办好手续,來到了近代物理所。两年过去,王承书在这个领域,已经是权威了。可是现在,钱三强不得不再次找到她。王承书穿一身优雅的旗袍,來到了钱三强在原子能所的办公室。虽然有些为难,但钱三强还是得说:“承书同志,现在国家需要你再次转行,你看行吗?”

    王承书静静地听着,然后问:“需要我去搞什么?”

    钱三强说:“核扩散理论。像两年前你改行时一样,这在我国也是一个空白。”

    王承书平静地说:“我愿意。”

    钱三强:“这次不在北京了,要到外地去,很远的地方。”

    王承书说:“沒关系。”

    钱三强说:“因为这个工作的关系,也许以后要隐姓埋名一辈子。”

    王承书又说:“沒关系。”

    钱三强想把困难说透,于是又说:“这一次要和文裕先生分开,可能要很久……”

    王承书默默地点点头,仍然道:“沒关系。”

    钱三强放心了:“兰州铀浓缩厂。苏联专家走了,我们沒人搞过这个专业,你去,把那里的核扩散理论搞起來。”

    王承书说:“好的。”

    钱三强说:“这件事情要绝对保密,暂时不能告诉文裕先生。”

    王承书站起來:“我明白。

    王承书一个人去了兰州。她在日记中写道:祖国正处在百废待兴的时候,我不能等别人來创造条件。我要加入到创造条件、铺平道路的行列。后來她又说:“年近半百,开始搞一项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再一想,当时谁干都不容易,何况我在回国之前就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服从祖国的需要,不惜从零开始。”

    多年以后,王承书的儿子对采访者说,虽然我妈沒说她去兰州干什么去了,我爸是搞高能物理的,他应该能猜到我妈干啥去了,我们那时候小,印象中我妈喜欢穿旗袍,很年轻,很漂亮。中间也偶尔从兰州回來,匆匆忙忙的,十七年之后,当妈妈从兰州正式调回北京,对我们说不走了,我们这才回过神來,妈妈怎么已经是个老人了。

    1960年夏天的一天,42岁的南京大学教授程开甲几经周折,來到北京北郊的花园路核武器研究院报到,和所有來这儿的一样,來之前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來干什么。李觉热情接待了他,然后告诉他:“程教授,调你來,是想请你参加原子弹的研制。”

    程开甲一下子愣了,许久才道:“我可是一点心理准备沒有。”

    李觉说:“这是国家最高机密。包括你所在的南京大学领导,都不知道。是钱三强同志推荐的你,最后批准的,是总书记***。”

    程开甲是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在爱丁堡大学物理系,他成为马克思?波恩教授的研究生。波恩是欧洲最有声望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与爱因斯坦齐名的科学家。奥本海默、卢森堡、福克斯、费米、海伦菲斯脱,以及中国的彭桓武,都是他的学生。并且后來都从事原子弹的研究。1948年程开甲获爱丁堡大学物理学和哲学博士学位,成为英国皇家化学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在英国,他工作、生活得都很好,可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49年春天,他从英国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在长江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挑衅,而遭到重创。英国朝野为此掀起轩然大波。自从鸦片战争后,一百多年來,在中国,沒人敢动英国人一根指头。程开甲看到这条消息,觉得中国有希望了!过去总是西方人欺负中国人,现在中国敢于还手了,中国人也有扬眉吐气的这一天了!走!回家,回祖国去!程开甲放弃了在英国的一切优厚待遇,1950年初辗转回到祖国,先在浙江大学任教,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來到南京大学物理系。

    和朱光亚一样,程开甲也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负责原子弹高压状态方程方面的研究。

    原子弹涉及多种学科,需要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搞原子弹设计,需要一个懂力学的大家。钱学森当时还兼着科学院力学所的所长,钱三强首先想到了钱学森。当钱学森明白钱三强的意图后,表示道:“我去吧。”

    钱三强知道火箭导弹这一摊绝对离不开钱学森,不可能让他过去,就说:“还是另找个人吧。”

    钱学森认真想了想,说:“我看郭永怀完全可以胜任。他学术上造诣很深,作风正派,工作扎实。”

    郭永怀回国后,在力学系担任副所长,由于钱学森主要靠在导弹研究院,所以,所里的工作主要由郭永怀主持,短短几年时间,他就为中国的空气动力学事业,做了奠基,他和钱学森是中国空气动力学最重要的奠基人。

    钱三强向组织汇报后,亲自登门來找郭永怀。当钱三强说出,希望他去为原子弹研制做事情时,在美国从不参加机密工作的他立即明白,他这是要接触机密了这意味着将要默默无闻地献身,也许一辈子都不能说出自己干了什么,但是,他别无选择!

    郭永怀问:“什么时候过去?”

    钱三强说:“越快越好!”

    从此,郭永怀从科学院消失了。他担任了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主管核武器的力学部分和武器化工作,成为独挡一面的领军人物。

    钱三强又把目光盯向了他在原子能所的两位副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