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了事故的严重性。惊吓和气血攻心使他昏过去了。输了几个小时的液,胸口堵着的那团气终于散去。醒来的第一句话向站在他床面前的老婆和儿子:“这个时候出了交通事故,我对不起你们。”
“爸,说这些干什么?重要的是你要保重身体,不要想那件事了。责任还没有认定?”儿子劝解地说。
“开了这么多年的车,责任大小我是知道的。如果我有了什么,你要把你母亲照顾好,只要你和你母亲平安我就放心了。”
父子俩的对话把老婆听得莫明其妙,她有些困惑地问道:“你们两个在说什么?老头子,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柳祥文有些内疚地:“跑最后一趟的时候,在红光街出了大事故,把人碾死了。”
“啊!”老婆惊叫了一声:“听说你突然得病,我就有些纳闷;你是给吓着的。老头子你恿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如果是你的全部责任要去坐牢,我陪你去。不至于真的要去坐牢吧?”
柳祥文听了儿子和老婆的话,心里得到了很大的安慰。他非常认真地:“按照新的道路法规定,就是要去坐牢。这是我一时疏忽造成的,罪有应得。”
他的话把儿子和老婆的心说得酸溜溜的,眼圈也红了。
第二天上午10时左右,两个交警来到观察室,向他作了询问记录,临走时向他:“本次事故死了两个人,属于重大交通事故;根据现场和你的叙述,你要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最后,以我们的裁决书为准;你要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
柳祥文没有吱声,默默地点了点头。
林志山听说柳祥文出了重大交通事故,感到震惊和意外。开了三十多年的车,没有发生过千元以上的交通事故;却在他快要退休的时候发生了两死一伤的重大交通事故,真是令人遗憾。根据孙国林介绍的事故现场来看,至少是个主责。如果是主要责任,当事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承担法律责任就意味着坐牢。快满60岁的人去坐牢,令他不敢想象。他感到一阵阵酸心,又一阵阵惋惜。很想为柳祥文分担一些责任,现在办不到了。要是在以前,他可以通过各种关系,以单位的名义把他保出来;只承担经济责任不承担刑事责任。现在的形势发生了变化,道路法已经发挥了它的作用,必须依法办事;他只能表示惋惜和同情。他亲自到柳祥文家看他,和他进行亲切交谈,使柳祥文得到了心灵上地安慰。该事故地发生,促使林志山下决心购买两台测速摄像机。
在224号车事故案例分析会上,孙国林作了案例分析:“从事故现场来看,224号车的车速太快,以致突然发现意外情况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的。公安部门对汽车进行了检测,汽车当时的速度达到八十多码,大家想一想,像我们这样的车型,跑八十码是啥概念?车速太快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林志山就这次事故作了总结性发言:“安全工作会开了不久,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交通事故,我的心里相当难受。事故发生在即将退休的师傅身上,是不应该的!开了三十多年没有发生过上千元的交通事故,却在他要退休的前几天,发生了两死一伤的重大交通事故,两个活生生的生命在他手上结束;他本人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他受到法律制裁不会失去生命,而那两个人却永远地失去了生命。同志们,对这些大事故我们就没有办法制止吗?各个分公司根据上次会议的精神,把每条线路的运行时间、运行速度的数据都拿出来了,我综合了一下大家的意见;公司所有的运行车辆,最快时速不得超过四十五码,个别路段,包括乡区线路,必须控制在30—35码之间。公司已经买回两部测速器,由技安科成立一个测速小组不分时间、地点地进检查,人手不够可以到分公司借用。查出来的超速车辆仍然由分公司处理,公司对分公司进行指标考核。安全工作做得好的要重奖,体现在安全奖和年终奖上。”
会一结束,杨学辉找到了孙国林:“孙科长,你们好久开始检查?”
孙国林防备地:“我们好久检查与你有啥关系,你又要耍什么花招了?”
“看你说得这么难听。安全检查先到我们那里检查。你就带着测速机到我们那里检查,检查完了我请你喝酒。”
两台机器花了十四万多元,应该发挥它的作用,把事故率降下来。一到年关事故频率上升,不加大检查力度是不行的。杨学辉有这么高的积极性,何不满足他的要求?孙国林想到这里就向杨学辉:“先到我办公室坐坐,我把事情办完了就跟你走。”
13点半左右,孙国林开着技安科的面包车来到17路北端,在三棵树公共汽车站不远处停下。该路段离北坝只有4公里路程,从城里回来的车辆在这段路上有可能超速;面包车里除了杨学辉还有技安科的小孔;到这里检查是杨学辉提出来的。这段路是17路公共汽车最好跑的路面,有三、四公里长,路直,路宽、视线又好、路面相当平整,很多驾驶员在这段路上开车速度都比较快。这段又宽又好的路面,事故发生率高。两个月前,17路227号车在这段路面与一辆小车相撞,双方的车辆损失达到两万多元,227号车负主责,承担了一万四千多元的修车费。杨学辉把点选在这里,就是准备拿17路开刀,把车速控制下来。等了大约三分多钟,一辆公共汽车开过来了;孙国林举起了测速器,等该车进入150米距离的时候,孙国林勾动了扳机;只听见哧哧地声音从打印机上发出,一张两寸宽的白纸上打印出具体内容:03124,时速:六十二码,时间:2006年1月12日13时54分28秒。看到打印出来的准确记录,杨学辉心里阵阵欢喜;先进的科技就是好,测出来的数据非常准确。他向孙国林:“这个东西真先进,老远看见他的车速过快,估计不低于55码;没想到它还超过了60码,这个车速快不快?”
小孔:“这段路面这么好,我开到这段路上,说不定比他们的车速还快。路面好了都想跑快些,是驾驶员的通病。”
“小孔,又在发表自由言论了。在你看来,出事驾驶员的心情可以理解,我们还控制车速干什么?我们拉的是人不是货物。”孙国林很不满地说。
“孙科长,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在阐述每个快车师傅的心里状态;我们公共汽车拉的都是乘客,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安全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含糊。”小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