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三国我做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1章 高山流云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赵云铿锵一声我愿意,喜得刘琦心花灿烂,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从此赵云便追随刘琦忠心不二。

    刘琦动情地拉着赵云的手,款款深情:“苍天有眼,今遇子龙,乃三生有幸。吾在新野有一百特种亲兵,号麒麟军,勇猛异常,可抵万兵,非子龙不可御,暂由子龙将军屈尊别部司马,掌管麒麟军,可否?”

    赵云一惊,公子刘琦这可是交心呢,麒麟军是第一次听说,但从刘琦的口中可听得出來,那是刘琦最看重的亲兵卫队,就这么交给赵云管了,这是何等的信任啊?

    “承蒙公子抬爱,云当不负重托。”赵云也不娇情,抱拳领命。

    邓芝面露笑容:“恭喜公子喜获爱将,还是先进城再叙吧。”

    赵云忙道:“慢怠公子了,请进城中一叙。”

    刘琦问道:“进城不急,子龙,能否于城中找些废旧的房舍安顿下这些孤苦的百姓?”

    赵云道:“正好兵营有些简陋房舍,就让百姓先安顿下吧。”

    刘琦感激道:“我代这千余百姓感谢子龙相助,就有劳子龙领百姓先进城,吾再想办法从新野催些粮草來。”

    赵云慨然道:“远水救不了近渴,吾从三千军中抠些口粮,安顿百姓有田地种了,便与公子前往新野。”

    确切地获知赵云欲同刘琦回新野,刘琦大喜,道:“也好,先安顿百姓,稍后几日返新野。”

    “公子请。”赵云退后一步,让刘琦先迈步进城。

    赵云命军中部将先行一步回舍弃的兵营收拾些房舍出來,便与刘琦徒步进得城中。

    安顿好百姓后,在真定县城,刘琦与赵云、邓芝等卫将连续三日三夜把酒欢歌,高谈阔论,畅叙新交旧谊,感情与日俱增。

    在真定县城三日,黄舞蝶则在陈春、陈夏两卫将陪护下采购了些布匹,少了许多睡眠,趁着离开常山前又缝制了数百件衣衫,无偿赠给当地穷困的老百姓,老百姓感恩于黄舞蝶的菩萨心肠,都道黄夫人是母仪天下的活菩萨。

    三日后,赵云在刘琦的建议下,只留下到得新野的十几日军粮,除了兵器与弓箭,剩余的粮草及军用物资悉数留给了当地百姓。

    赵云率三千义军随刘琦奔赴新野,一时间真定县城万民空巷,百姓们含着热泪不忍仁义的公子刘琦与侠义的赵云离去。

    一路从邺县到常山,一直由刘琦亲手扶行的拄着拐棍的老爷爷送到城门口,一手拄着拐棍,一手拉着刘琦的手,老泪纵横:“当今天下,唯有公子仁德呐。”

    刘琦双手握住老者的手,谦虚道:“老爷啊,世上仁德之人甚多,非琦一人,子龙将军也是啊。”

    老者颤抖着声音:“将军侠义,公子仁德,老夫亲历,真不舍公子离开,公子有朝一日乘龙腾达,还望公子、将军不要忘了真定这些穷苦的百姓。”

    赵云神色庄重,含泪道:“老爷爷,追随公子,就是为了更多的百姓不再受穷受苦,我一定还会來常山的。”

    老者咳嗽了几声,竟然做起大來,象对自家孩子般嘱咐起赵云道:“那好,那好,常山乃将军老家,叶落还归根呢,将军神勇,可不要负了公子啊。”

    “老爷爷,吾从公子,衣锦还乡之日,定当第一个來常山拜访老爷。”赵云对老者的话肃然起敬,又补充了一句,道:“不知老爷爷尊姓大名?待云回乡之际也好寻访。”

    老者愣了下,似乎从沒想到自己还会有姓名,望着天上几朵流云,想着公子刘琦的仁,念着赵云的义,认真回道:“流云。”

    “留云?流云?还是刘云?”见老者抬头望了下天上的流云随口说着流云二字,赵云一下糊涂了,这老者的名字太有歧义了,似乎三个名字都说得过去啊。

    老者道:“流云,谐音公子刘琦的刘,借将军赵云的云,老夫身似流云,孤苦漂泊,今遇公子仁爱,又遇将军厚待,常山流云,从此有了着落,百姓万福啊。”

    “哈哈,记住了,好一个常山流云,流云大伯,子龙记住了。”赵云禁不住老者的诚心夸赞,不由一阵爽朗大笑。

    刘琦沉吟一会,道:“常山流云,可喻为高山流云,人生大境界,大伯明哲,令琦心胸豁然开朗。暂委曲大伯些许时日,吾当常派人來常山助与大伯钱粮,待天下太平,必同与子龙将军衣锦还乡。”

    “多谢公子关爱,老夫相信能等到子龙将军衣锦还乡那一天。”老者脸上泛起了血色,精神焕发起來。

    “那好,流云大伯,就此别过。”刘琦朝老者一拱手,对于赵云衣锦还乡之事,貌似历史上沒有记载赵云自打先投奔公孙瓒后追随刘备南征北战以來回过常山。

    如果赵云历史的命运是直到公元230年享年76岁病故于成都都未回过常山的话,流云老者所期待的赵云衣锦还乡之事,恐怕便成为赵云一生的遗憾了。

    不过,随着赵云依附了特种兵穿越的公子刘琦,或许赵云的命运就在这一刻获得了改变,未來历史的变化是不是能使赵云追随刘琦金戈铁马、驰骋天下而战功赫赫,直至善始善终衣锦还乡,还须拭目以待。

    “大伯保重。”赵云也是拱手抱拳,对于今后定居常山自称流云的老者能不能等到自己衣锦还乡之日,就看天意了。

    “保重。”流云老者哽咽着声音挥泪告别,身后跟随刘琦來常山安顿的千余百姓与老者流云一样呜呜咽咽,为与公子的离别而伤神。

    辞别真定县城送行的百姓,刘琦与赵云骑上高头大马并行,邓芝陈春、陈夏等四位卫将及十位铜甲卫士骑马随从,领了赵云麾下的三千义军浩浩荡荡出常山向新野进发。

    行了几日即将出冀州时,突然一场大雨连下三日,断了去途,将刘琦三千人马阻于邺县,待雨停启程时,却闻邺县三里外人喊马嘶,黑压压一片似乌云压顶直冲邺县而來。

    邓芝急忙府身地下,贴耳倾听,继而紧锁眉头,愁云顿起,立起身说道:“公子,马蹄急,约摸三千快马;脚步紧,估有一万步卒,步步惊雷,声声带杀,恐怕是匪贼來袭。”

    赵云心中奇道:“邓司马好耳力,这个也能听出來?!”

    不过,赵云可不是怕死之辈,从邓芝话中听出对方万余人马,虽对方人数多出三千好几倍,但赵云却敢一战,抖擞精神向刘琦一抱拳: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