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芝见刘琦宅心仁厚,无奈只得命十位铜甲卫士断后,陈春、陈夏、陈秋、陈冬四卫将当先锋,带上千余逃荒之百姓拖拖拉拉的向常山进发。
所幸天气还好,连续几日放晴,并未遇上流匪,刘琦一行与千余饥不裹腹、衣不遮体的贫弱百姓餐风露宿,星夜兼程,不日到达常山真定。
刘琦率千余百姓正欲进城,却见城门洞开,约有几千人马威风凛凛从城门列队而出,为首一位跨下白龙马,一身白盔白甲,手提亮银枪,约摸三十几岁光景,生得是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英气逼人,此人不正是威震三国扬名古今的赵云赵子龙吗?
刘琦的心情一下子激动起來,史书记载果然不假,赵云领了这几千人马不就是去投公孙瓒的吗?这就叫來早了不如來巧了,刘琦身后的千余嬴弱百姓正好堵住了赵云的去路,正是与赵云发生交集的绝好机会。
由于刘琦的座骑让给了病弱的老人骑坐,刘琦虽生得高大,也只能仰视骑在大白马上的赵子龙,让心绪稍稍平复了下,便朝赵云主动抱拳施礼:“來人可是侠气冲天、义薄云天、令贪官污吏望风丧胆的赵云赵子龙将军?”
“将军不敢当,正是在下,汝可是仁德布于民间的公子刘琦否?”赵云于马上一拱手,礼貌应答,先前听人说过有位叫刘琦的公子接济百姓,便觉着如此仁心爱民之人实属罕见,如今刚出城便望见了千余流离失所的百姓堵住了城门,看那十位铜甲卫士打着“刘”字旗号,不用问也知道了面前这位英姿少年就是公子刘琦了。
“将军过誉了,吾闲來游历,不想贫弱百姓随我混了口饭吃,吾闻将军侠义豪爽,寻思着领了百姓來常山寻个定所,不想却挡了将军的道儿,实在罪不可恕。”刘琦依然一脸谦恭,并沒有摆谱,并未及着露出爱才之心,又朝邓芝道:“伯苗兄,让百姓到两边挤一挤,让出条道來,挡了将军的道儿,感到如芒在背啊。”
刘琦并未见面问赵云要去哪里,第一次见面,话不可多说,礼道到了就行,却又见刘琦上前几步扶住一个拄着拐杖的老爷爷,似乎是要说给赵云听的:“爷啊,米粮还能挺住三两天,我即刻遣人回荆州运粮來,有我刘琦一口饭吃,便有爷一碗汤喝。”
老者颤巍巍,连着咳嗽了几声,声泪俱下:“公子好人啊,要不是得遇公子救助,这天灾人祸、举目无亲的,我这把老骨头早就喂野狼天狗了。”
“爷,您慢点,天不负老百姓的,活着不容易,吾不会扔下一个百姓不管的,爷尽可放心留下來,慢点,慢点……”刘琦边说边慢慢搀扶老者到旁边,一幅仁心救民于水火的姿态做得十足。
刘琦的话是说给赵云听的,什么叫不会扔下百姓不管,赵云如果见这些孤苦贫弱的百姓不管便不是赵云了,刘琦量定了赵云必会因自己爱民之举而对刘琦生结交之意。
主动结交与被动结交却是两码事,若赵云主动下马与刘琦一样來扶老者,來关心百姓的话,加之刘琦又以礼相待赵云,侠义的赵云赵子龙早晚必会依附于刘琦的,毕竟先于公孙瓒与刘备结识赵云,这结交朋友其中先入为主的妙处不是一般人能懂得的。
“公子。”正欲投公孙瓒寻明主的赵云电光火石间,喊叫一声公子,翻身下马,上前与刘琦一道搀扶老者到边上。
刘琦听得赵云喊叫一声公子,心里一热,自知有戏,回过头來,也是诚唤一声:“子龙将军。”
赵云稍长些更显稳重威武,刘琦正值十八.九近二十郎当风华正茂,两位英武的男子再次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将老者扶到旁边后,赵云将手一挥,命身后三千义军分立两旁让出条道來,让老百姓先入城。
“将军爱民,邓芝不胜钦佩,不知将军此行何处?带甲何为?”邓芝一看不好,赵云的义军分道让百姓进城后,赵云并沒有放弃发兵出城的想法,也沒有要在县城中与刘琦一叙的意愿,便即刻上前相问赵云,准备说服赵云留下來再说。
“适才得遇将军,激动之余忘了介绍,吾乃荆州别驾从事、新野令刘琦,这位伯苗兄是吾别部司马,县令从事、偏将邓芝邓伯苗。”何谓别部司马?就是部将的意思。
刘琦说出一连串官职來,表明自己权力大得很,隐隐传达一种含意,只要赵云依附便会有大好前途。
刘琦想着新野也有万名官兵了,手下的将士该提一格了,便随口封了个邓芝为别部司马,这可是令人眼馋的职位,这称从事、别部的职位虚虚实实,以后封起从事、别部來也就不会得罪其他将领,从事、别部什么的表示是公子刘琦手下最得力的干将了。
“失敬失敬。”赵云朝刘琦、邓芝一拱手,脸上平静如常,心里却热浪滔天,打起了肚皮官司,敢情面前这个仁德爱民却又有风雅气度的公子刘琦是荆州别驾呢,更兼县令一职,官位比起公孙瓒的名头还大些了。
“邓司马所问及吾欲何往,又将何为?实不相瞒,当今乱世,生灵涂炭,吾欲带三千甲投明主,前往幽州投奔仁德的伯珪公。”赵云所说伯珪公,正是公孙瓒,字伯珪,赵云将欲投公孙瓒之事如实相告,但语气上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赵云活了三十七八,也算是见多识广之人,欲前去相投的公孙瓒也只是听说仁德而已,且又好战,而眼前的公子刘琦却是实实在在的仁德爱民,乃是不顾自身饥寒散尽家财济民的英雄少年,且兼具汉室宗亲的身份与地位,此人必非池中之物,大有一飞冲天之势啊。
“将军欲投明主思报国之心,难能可贵,令人敬仰。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邓芝捕获了赵云眼中闪过的一丝犹疑的神色,此时正是邓芝发挥口才劝说赵云依附刘琦之际。
赵云见三千义兵已快速分列两道,千余百姓扶老携弱缓缓入城,心里有些急,道:“邓司马有话请讲。”
邓芝直言不讳,道:“伯珪公雄据一方,子龙将军乃当世豪杰,英雄豪杰汇集乃风云际会之时。生逢乱世,奸贼当道,天子受虐,庶民受苦,值当有一明主举旗号令天下,清除乱党,匡扶汉室,救民于水火方为英雄之举。当今世道,朝纲不正,谁能举义旗匡扶汉室号令天下?恕吾冒昧,非伯珪公,亦非子龙将军,乃仁义播于四方、忠心可鉴日月的汉室宗亲公子刘琦是也。”
“邓司马所言非虚,只是,公子为何不举义旗而远走他乡,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