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总是苦短的,这一夜张佑和计姬尽情欢乐到很晚方才安歇,以至第二天,张佑起床也比平时晚了很多。这其中的缘由,不说也罢。
不过,张佑和计姬虽然终于克服了困难,突破了障碍,成功地圆了房,但是这儿子也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这一年接下来的时间里,虽然张佑经常在计姬身上折腾,但是计姬死活就是怀不上孕。虽然张佑对此事不太在意,但是计姬自己却是非常在意。于是计姬又到处去求医问药,但是仍然无济于事。
翻过年来,历史进程便到了越王无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334年)。这一年,在中原发生了一件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徐州相王活动。
说起徐州相王,还得从三家分晋说起。以魏,赵,韩三家分晋,晋国灭亡为标志,华夏历史从春秋走入战国。刚刚自立的魏国,在魏文侯的领导下,任用李悝,率先变法,掀起战国早期的第一波变法,使得魏国在中原诸国当中,最先成为一个强盛的大国。
强大起来的魏国,四处出击,称霸主导中原政治格局近百年的时间。期间还曾一度试图灭亡赵国,韩国,重新统一三晋。由于对强大中原国家的恐惧,魏国的企图,不但遭到赵韩两国的抵抗,也遭到秦,楚,齐等国的极力阻扰和破坏,终魏文侯一世,也未能取得最终未能成功。
魏国魏文侯去世后,魏武侯继位。人治社会,出于一朝天子一朝臣,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魏武侯排挤大批原先魏文侯信任的能臣干将。这时李悝已死,其他一些大臣纷纷被罢免,最为著名的大将吴起,也被迫流亡楚国。魏国开始露出颓丧势的端倪,但这时仍然保持着无比锋芒的气势。
吴起流亡楚国后,却受到楚悼王的信任,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主持变法,史称为吴起变法。楚国因此一改春秋郢都被吴国孙武攻破而形成的颓势,开始重新兴盛强大起来。不过,楚国的吴起变法,仅仅进行了两年多的时间,最大的支持者楚悼王便去世。利益受到损害的楚国大贵族便联合起来,在楚国灵堂上,便射杀了吴起。甚至楚悼王的尸体都因此中了几箭。后来虽然继位的楚肃王把那些参与射杀吴起的贵族全部诛杀,共计杀了七十余家,但是新法却也被废除了,楚国也始终未能成为最为强盛的国度。
这个时期,三晋中的赵国,有时是迫不得已地跟随魏国,欺压各方。魏国在赵国的南边,魏国的强大当然就阻止了赵国向中原发展。魏国越过赵国攻占了中山国,赵国也想得到中山国土地,双方便不断地产生矛盾。
魏文侯借道攻中山时,赵国就有着自己的打算。《战国策?赵策一》载,魏文侯借道于赵攻中山国,赵国君不愿意。赵利劝赵君借道说:“过矣。魏攻中山而不能取,则魏必罢(疲),罢(疲)则赵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矣。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魏国攻下中山后,果然不能直接治理,只得派子击驻守,使赵苍唐为中山相,名属魏,实为一独立国。赵国在赵敬侯时(公元前386-前375 年在位),曾对中山发起进攻,先战于房子(今河北临城北〕,后又战于中人(今河北唐县西)。当魏武侯死时,赵国又想拥立惠王兄弟公中绶,以图削弱魏国。可见赵国是极力反对魏国的霸业的。
这时,齐国也对魏国的霸权不满,因此就出现齐、赵联合对付魏国的局面。赵成侯十八年(公元前357 年),赵国派赵孟往齐国与齐联络,次年赵成侯与齐威王在平陆相会。魏国对齐、赵的接近首先是打算给赵以武力打击。魏惠王十七年(公元前354 年),魏以大军围攻赵国邯郸,十八年攻下邯郸。在魏围邯郸时,赵向齐国求救。齐国想坐收渔人之利,迟迟不出兵。当魏攻下邯郸后,齐国才出兵相救。魏虽攻下邯郸,因长期的战争,兵民已疲困,因此齐军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北)大败魏军。这就是围魏救赵典故的来源。
此后,齐魏两国仍然纠纷不断,敌对严重。魏惠王二十八,魏、赵联合攻韩国,韩国就向齐国求救。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攻魏救韩。魏惠王以太子申为将,庞涓为军师相救,两军在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相遇。庞涓轻敌中孙膑计而大败。庞涓战死,太子申被俘,魏十万大军被歼灭。这就是马陵之战,这次战争对魏国是一次十分沉重的打击,魏国的国力从此走下坡路。
马陵之战后,齐、秦、赵乘机从东、西、北三方向魏发动围攻。《史记?魏世家》索隐引《竹书纪年》载:“二十九年五月,齐田朌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九月,秦卫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郸伐我北鄙。王攻卫鞅,我师败绩。”二十九年指魏惠王二十九年。邯郸指赵国。魏军与秦商鞅的战争,是魏将公子卬轻信商鞅被骗,致使被俘。
在魏惠王的后元十二年(公元前323 年)楚国也北上伐魏。楚将昭阳在襄陵打败魏军,夺去魏国的八个邑。对这一系列的失败,魏惠王以为是他在位的奇耻大辱,后来孟子游学到魏国,魏惠王对他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魏国受到一系列严重打击,国力大损。相反,齐国齐威王的领导下,任用邹忌为相,实施改革,国力强盛,取代了魏国的政治地位。齐威王败魏于马陵后,也令诸侯,朝天子,作霸主。
《战国策?赵策三》载:“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齐国虽然国力强大,却不能使诸侯听从它的指挥去朝周天子。这一方面反映齐国的霸业已不及魏国的声势;同时也是时代变迁,“周贫且微”,世人皆知周天子已无利用价值。
魏国迭遭惨败,元气丧尽,面对齐秦东西夹攻,不得不对中原各国转取友好政策。山(崤山)东诸国惧怕强秦东来,接受了魏国的善意,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惠王并改此年为后元年。史称为“徐州相王。”
魏、齐徐州相王是中原诸侯国中第一次称王及互相承认为王。在此以前只有不尊从周朝礼制的楚、吴、越这些国家才自称为王。它们的自称为王,却不被中原诸侯承认。像吴王夫差在黄池会诸侯,与晋国争霸主,晋国提出吴不得以称王为条件,夫差也只得去掉王号而以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