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王爷的话,小的叫周美美!”小童小心翼翼的回答.
一听到美美两个字,就让王旁想起某会炫富妞。怎么一天卧房的小童,会叫这么一个女里女气的名字?难不成是苏小妹又搞怪让自己交了公粮,免得去外面交余粮去?
王旁跳下床,拉着周美美来到窗边,他这动作好像拎着只小鸡一样,周美美也一下子彻底醒了过来。推开窗户,晨曦照进房间,王旁仔细看了看,这明明就是一个男孩子?苏小妹再调皮也不至于让自己的换换口味吧。
看着周美美被吓得瞪大眼惊恐的看着自己,王旁也觉得刚才似乎自己有些鲁莽。
他放开周美美:“你多大了,什么时候到我房里来的?”
“小的今年十二岁”
童工,典型的童工,王旁用童贯等人当秘书那也过了十六岁了。看王旁不说话,周美美说道:“王爷,不是小的做错事了吧?”
“哦,没有!”
他们说话的功夫,内院的侍婢家丁听到动静,已经陆续起来了。这会儿进来的人忙着给王旁收拾卧房,有的好奇的看着站在王旁面前低头耷脑的周美美。
“你来王府多久了?怎么不去学堂读书?”王旁换好晨练时候的短衣长裤,周美美一直在旁边服侍着,虽说这些事都是第一次做,但做事手脚麻利,一点不逊色于常年服侍的家丁。
“回王爷,来了没几天,刚好昨晚你房中做的家丁突发疾病,我就替他了。而且我昨天晚上就在,只不过王爷您喝的尽兴,回来倒头就睡,所以……”
昨天晚上的确喝了不少酒,开始是觉得林浩志这人是个痛快人。到后来越聊越欢,又挺林浩志讲了很多文人士大夫狎妓的趣事,想不到自己根儿上也是一俗人。见天的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再不然就在朝堂上大义凛然,就连王旁自己都觉得生活太累太单调。偶尔听一下坊间趣事,一下子似乎回归到被久久压抑的丝本性上,难免不是畅快琳琳了一番。
“呵呵,果然这样。好吧,以后你就在我房中吧,美美……这名字太娘,以后我就叫你小周。”
这个周美美如何来历,怎么这么小的年纪就来做下人,想必也有些曲折。王旁现在明白一个道理,别人的故事是别人的,所以他也不会刨根问底这孩子是什么境遇。总之,若是聪明孩子,回头给年岁相当的孩子去做书童,起码也能让他受些文化熏陶。
小周可是受宠若惊,忙说道:“多谢王爷!”
王旁也不知道他谢自己是谢留下他做事,还是给他改名字。自此之后王旁的房中就多了个叫小周的下人。
抻抻筋骨,跑跑圈,练练剑。天色大亮,王旁的头脑也越发清晰了起来,其他事到好说,倒是陆慎言说的朝廷分发的东西不均衡,刘奇说的上缴的摊派,以及林浩志提到的一些事,似乎都能关联到一起。
吃过早饭,王旁来到王安石府,听说父亲进皇宫去了,他也不着急回去。先去问候了母亲,又去看望了下还在因为皇上赐婚的事偷偷乐的王元泽,想和元泽聊一会,但见他心思完全不在正事上,时不时痴痴发呆想着什么时候迎娶庞姑娘。
书呆子发起花痴愈发的无趣。
王安石的府邸是朝廷分派的,面积不算太小,好说参知政事也算是个预备宰相。房子有三进,前面有天井,后面有花园,环境十分雅致。这种雅致忽然让王旁有些悠闲的感觉,每天在王府都是公事要办,想不到偶尔耗时的等人,反而让自己感觉轻松了一些。
元泽终于从偶尔发呆中醒过神儿来,这半天王旁说的什么他几乎没听见“兄弟,你刚说什么阿里骨与你结拜了?”
王旁端着茶杯,眼睛看着花园中的春色,听到王元泽问自己,他笑了笑。
王安石回来的挺早,今天不是朝会,去皇宫也是送奏章去了,而且今天政事堂也不是他当值。王旁兄弟二人来到厅堂,看见王旁来了,王安石从心里往外透着高兴劲。
“旁儿今天怎么有空,要来也不提前说一声,也省的我空跑了一遭。”想起今天进皇宫的事,王安石就觉得有点晦气。
“来看看爹娘总是应该的,最近有几件事,我得向父亲请教!”
王安石眯着眼睛,欣喜加欣慰的看着王旁:“是不是侯先生走了以后,旁儿身边能交流的幕府少了?若是如此,回头我再给你推荐几个能人。”
“这事还是直接问您的好……”王旁将最近听到的几件事一一讲给王安石,王安石眯着眼睛听着,等王旁说完,他点点头:“你看,这就是我万言书中所说的弊端,其实这问题早就有,只是现在愈发的严重,看来变革之事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还请父亲详细讲讲!”
王安石这么一说,就要从陆慎言话语中不屑的发运司来说起了。
赵宋王朝的建立,杯酒释兵权,改革科举,以文治国,吸取唐汉之兵皆在外的教训,蓄兵百万于京师地方;这些措施的实行也加重了中央的财政开支,以至形成了“冗官、冗军、冗费”的局面。为此北宋不得不致力于漕运事业的发展,所谓“国家于漕事最急最重”宋定都开封,一反汉唐定都于险要之地的长安或洛阳,而选择“地出四平,诸道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险的“四冲八达之地”。主要是因为开封为多条河渠交汇之处,较长安、洛阳能顺利地解决漕粮运输。
解决漕运有两个部门:一是三司对漕运在行政上进行宏观上的领导,即确定物资的类别,要求运输的数量,督导各地的漕运机关等。另外就是地方上漕运管理机构为转运司和发运司。发运司的长官为发运使,发运司下设有排岸、下卸、拨发、催纲等司,以便对逐路纲运物资进行及时的交卸收纳与转输。三司(户部)负责下达漕运量、种类以及蠲免等。发运司依据三司下达的各项漕运要求,责令东南六路转运司办理征收任务。
好了,重点来了!
自太祖开宋以来,执行“强干弱枝”的政策,汴京及外围地区光军队就集中了近百万。为满足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就必须把长江下游物产区的物资运输到过来。往常的做法是设立发运司来主持这项工作。
但是由于上下不通气,发运司权限不大,既不了解京城仓储和对各种物资的需求量,也没有掌握各路上供物品的权力,造成了管理上的脱节。各路上供物资每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