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总有一个女孩会纯真爱上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离别母校 1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章  离别母校1

    我与冯美君沉浸在相互爱慕的喜悦和甜蜜中,日子过得飞快,眨眼就进入了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

    开学第十天,我收到了我的美女班长陆平平的第一封来信。在信上,她告诉我,她已经进入了县民族第一中学读书。她说,到一个新的学校一切都感到陌生,但她一定会努力。她非常怀念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她会把我们的友谊珍藏在心底。她嘱咐我一定多看看她的相片,见她的相片如见她本人。我也给她回了一封信,说我们是三载同窗,情同手足,一定不会忘记她的嘱托。

    秋高气爽,金风萧瑟,一场秋雨一场凉。渐渐时令又过了中秋,由于一直还没有关于可以恢复参加高考的信息,男女高中生们被老师鼓起来的学习干劲仿佛是鼓鼓的皮球扎到了铁钉上一下便泄了气,取而代之的是男女同学之间友谊和恋爱的滋长,就像发了酵的酒一样越来越浓。中午,放晚学后,学校后面的黄土岭上,小松树林里,一对一对的男女同学坐在一起,蹲在一起。由于没有升学的希望和压力,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学生升学无望,以致天黑了很久,还有学生一对一对的才从校外回来。甚至有的回来头发凌乱,衣衫不整,从有的女生一脸血红,一看就能判断出他(她)们刚才干过什么。

    不久学校毕业班中就有好几对男女学生双双离开学校,回去过上了夫妻生活。

    冯美君从来不到山上去,她每天都在教室看书学习,演算资料。

    朱亚文也不去。她在秋凉之际就给我织好了一件银灰色的毛线背心。趁我不在之时包好放到我的课桌箱子里。那花纹特美,像一只孔雀开屏。因我看见过她织,所以一看花纹我就能认出来。她更多的时间也是在看书学习。她非常喜欢反转身子坐着面对面的跟我一块读书和讨论。因为从三年前我进学校到这个班后她就这样,很多同学都习以为常了。但我看见冯美君每次路过我们的教室看到时,脸上总要有一丝不快。

    我们听从冯美君爸爸的建议,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把个人感情放在第二位。利用有限的时间,争分夺秒 ,就是为了多学点知识。

    冯美君班里有一位叫珢英子的女生,有几天见了我就像喝醉了一样。有一天见了我,把一个信封交给我,说:

    “这是冯美君写给你的。你写好回信仍然把它交给我。”

    说完她就飞跑而去。

    冯美君还用得着写信给我?显然这珢英子根本不了解我跟冯美君的情况。

    拆开来,里面有一张字迹跟冯美君的字很相近的信,这样写到:

    赵春华同学:

    在学校的同学之中,我一直是最仰慕你的。一句话,我爱你。如果你也爱我,也在你

    的心目中有我,把我当作你的最最喜欢最最爱恋的心中一刻也不能忘怀的心上人, 请给我

    回信。

    我也想约你小树林相会,不知君可有意乎?

    我对你的爱已到了刻骨铭心,只要你爱我,我随时可以把我的爱奉献给你!

    你的同学    冯美君

    即日

    冯美君!冯美君!怎么可能?我把这封几分真几分假的信作了研究:字迹虽然相象但语气不对。虽然有爱的表达但情境不对。刚好冯美君从教室门口经过,我招招手,她进来了。我把信给她;

    “是你写的吗?”

    她把信展开,看后摇摇头:“不是。”

    “怎么字迹那么相像?”

    冯美君说:“有些女孩子骗男孩子写信,她们拿去偷偷地流传。你可要小心了。”

    我笑一笑,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冯美君离开后,我立即写信。信是这样写的——

    同学:

    你好!你的爱让我受宠若惊。况且我也无福消受。我只觉得我们现在还是学生还不

    宜多谈情感之事。

    谢谢你能给我爱!

    你的同学:赵春华

    即日

    再次看见珢英子,我便将写好的信给了她。没承想,马上便又收到了她一封措辞辛辣

    的信:

    特派记者先生,我的大特派记者先生钧鉴:

    你想得到我的爱吗?我只想问你配不配。女性公民来月经,而畜禽类只配说发情。别

    乱发情吧,我的爱的归宿在长沙**街**巷。你配吗?

    下面没有落款。我苦笑了一声,心里说:真是庸人无事自寻烦恼。放晚学,我把信拿给冯美君看。她看了,说:

    “你太老实了。连她都敢欺负你。她那个人这段日子天天都神经兮兮的,好像每个人都欠了她的债。你又没惹她,她也太不像话了。懒得理她!”

    说罢,她把信橫撕竖撕撕得粉粹,往大风里一扬,立时便无影无踪。

    然而,直到毕业离开学校有四个月,那个珢英子跟我处处避之若洪水猛兽,实在是狭道相逢,也是脸若寒霜,再也没有跟我说过一句话。

    美女班长陆平平第四封信寄到的时候,已是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当时学校为了全体师生过冬,抽调了我和一批学生到大瑶山上烧炭。开始十来天是晴天,我们每天早早起床,从瑶山人守野猪的棚子里下来,开窑的开窑,砍树的砍树。人站在高高的瑶山之上,人也仿佛站到了蓝天之上。极目远眺,潇水河就像大块大块的蓝玻璃铺卧在长长的河道里,难以计数的大小山峦蜿蜒连绵,无穷无尽,一直铺排到遥遥远远的跟西方那一排高高隆起的挺入苍穹的大山连在一起。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寥廓江天万里霜。”

    那时候,能从我的心里涌出的,便只有伟人豪放的诗句。

    我从来没有站过这么高,也从来没有看过这么远。加之初霜过后,天清高远,山色明净,使我顿觉视界无穷的开阔,胸怀无穷的阔大。

    高山有好水。山泉水清甜透亮,一泥,一石,皆在水中清晰可见。一天劳作下来,傍晚吃过饭,洗个澡换过衣,将衣物用石头压在水中,次日早上已漂得干干净净,只要把它们晾开就可以了。

    第一批三个窑刚封了火。第二天一早起来,发现已经下雪了。穿好衣服爬下厂棚,极目四眺,只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