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总有一个女孩会纯真爱上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美丽校园青春 3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章  美丽校园青春  3

    3

    返回我们的村庄后,李文恺老师问我村里还有什么文化古迹。我摇摇头。

    冯美君插嘴说:“怎么没有?你们村不是出过两榜进士吗?”

    李文恺老师问:“有什么进士的古迹吗?”

    “有。”我回答说。

    我带着李文恺老师他们来到村子中间,这里有一座飞檐高挑的门楼,上面高悬一块匾,用阳文镌刻着很大的“进士”的繁体字,再看左下面,赫然刻着:“道光十六年御敕”。

    我从小就在这“进士”匾下玩,也从没有去体味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我只知道这匾几年前被红卫兵弄下来过,去年就有人把它又弄上去了。现在李老师毕恭毕敬的虔诚态度,不仅是我,还有冯美君陆平平朱亚文都疑惑不解。

    李文恺老师问我:“你从未听老人说过有关这皇匾的轶事?”

    我这才回忆起来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给我讲过的关于这皇匾的轶事。这皇匾是村里的祖先去京城考科举考回来的,皇帝差人送皇匾来的时候,连抚台衙门都来过官员相送,那知府知县衙门就更不用说了。自从有了这皇匾,村前官道上不论是南去贺州柳州赴任的官员,还是北去省城京城述职的官员,在离村庄半里就下马下轿,牵马离骄而行。他们还要拜过皇匾才离去。

    “老师,怎么一块皇匾会有这么大的神奇力量?”冯美君不解地问。”

    李文恺老师说:“以前皇权的力量是很大的。‘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见皇匾如同见皇帝。不敬皇帝的官员是要被革职拿办的。”

    “那么,进士到底是什么官呢?”我,冯美君,陆平平,朱亚文几乎不约而同的问。

    李文恺老师说:“你们还记得《范进中举》吗?那进士比举人要难考多了!”接着,李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情况。

    明朝清朝的科举考试,一共分为三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第一级叫做“院试”。院试之前还有县试和府试,这两级考试考合格的叫“童生”,童生再参加全省举行的考试考合格的就叫进学,也就是“秀才”。

    第二级叫做“乡试”,这是由各省举行的三年一次的考试,一般在秋天进行,所以也叫“秋闱”。乡试由国家派的主考官主持进行考试,一般要考三场,每场要考三天,一共要考九天。从考试开始就把参加考试的考生锁在一个三四尺见方的小屋子里,九天后考完再放出来。考中了的叫“举人”,第一名就叫“解元”。一个省能考上的就一百来人。这是正式的科举考试,考上举人就可以做官,拿国家的俸禄。

    第三级叫会试和殿试,是在京城举行的全国性的考试,一般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举行,因此也叫“春闱”。考试合格的叫“贡士””,考中第一名的叫“会元”。贡士还要参加复试,按成绩分出一二三等,皇帝再按等级授以官职。

    殿试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参加者是那些特别优秀的考生,考上的都叫“进士,”分为三等:第一等赐进士及第,也叫一甲进士,取前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第二等赐进士出身,又叫二甲进士,取若干名;第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就叫三甲进士,也只取若干名。

    听完李老师的介绍,我们不禁也对这块皇匾肃然起敬,毕竟,要进入全国性的考试且考到前十名,那无异于上青天了。

    朱亚文对我看了一眼,挑战似地说:“你们的祖先曾经那么优秀,你可不能让我们失 望噢。”

    陆平平激动的看着我说:“青出于蓝而青于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

    冯美君看着我,脸红了红,说:“努力!我们大家都要努力!”

    “对,”李老师也说:“你们几个都是我们学校很优秀的学生。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你们都要在科学的崎岖小路上不停止地登攀,大而言之,是为国家;小而言之,是为你们自己个人的前途。只有你们每个人都有了前途,国家才能兴旺啊!”

    看完了两处“进士”遗迹,李老师提议几个人一同到我家看看,吃顿便饭,陆平平朱亚文首先赞同,冯美君想到我家看看,但又有点情急慌乱。但她的双脚还是跟着大家走上了去往我家的路。

    当时的农村,我们村子还算整齐的:两横两竖一丈宽的村路都铺着青石板,这是清朝时期就已经铺就了的。走在上面鞋不沾泥土。她们跟着我走进了我们住的两进两重天井的深宅大院。

    陆平平的父亲当时是公社书记 ,他们家住的也是这样的深宅大院,,她不仅不奇,反倒是习惯得很。朱亚文很是调皮,还在第 一重天井中的青石板上跳了又跳。

    因为虽然是两重天井,却各不相同。第一重天井讲究的是“凸”,即它四周是一道一尺宽一尺深的沟。沟的两边用整齐的青石条砌着。天井宽一丈五尺,进深一丈,全用整齐平整的青石板铺着,与从大门进去的通道,两边的厢房,第一重正房保持平齐。

    第一重正房与第二重天井正房之间有一道木板壁隔着,从左边的中门进去,便是第二个天井,也是宽一丈    五尺深一丈。这重天井讲究的是“凹”。四面用两层高宽各一尺的青石条围着,里面是打磨整齐的青砖铺地。第二重正房是用桐油石灰砂铺的地,橙黄透亮,光洁平整美观大方。

    对于阳宅六事,阴阳配合的事我不甚了了,但这祖宅对整个族系的影响以及对后来两榜进士的产生,确实是不言而喻的。

    冯美君家里比较狭窄,见到这样的大房子脸上很是兴奋,脸红扑扑的,像个大苹果。

    我的母亲见来了稀客,格外高兴。她拿出珍藏的红枣板栗红瓜籽招待我的三位大美人同学和李文凯老师,还装了一大瓢花生出来几个人边聊边剥,剥了炒着。母亲又吩咐我去将一只美丽的大卢花鸡杀了。陆平平和朱亚文来帮我杀鸡,冯美君就到厨房去协助我的母亲做饭炒菜。

    陆平平看了进入伙房的冯美君一眼,对我意味深长的一笑。朱亚文等着我杀鸡,她要用那卢花鸡美丽漂亮的羽毛做鸡毛犍。在班里学校里,她都是踢鸡毛犍的身子灵活得像燕子一样的第一好手。

    朱亚文一边用美丽的大眼睛看着我,一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