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子,束手就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五回 什么是天下第一奇毒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寻常珍珠生于海底,由母蚌以身体孕育,此物生于黄河入海口之处,河水海水轮番冲刷,色泽与众不同些。”灵珠夫人娇笑道:“不过此物真是不值多少银子,我喜爱它是因为它的名字叫灵珠。”

    男子看了又看,露出喜欢之意,灵珠夫人摘下灵珠,戴在男子的颈间,正色道:“你我之情可堪日月,必不负灵珠。”

    李家小厮仆妇过百人,此刻却鸦雀无声,正房中大夫人居中而坐,身着明黄服饰,遍插珠玉,不怒而威,看的下人们战战兢兢,谁也不敢上前奉茶,或是发出一点声音。

    大夫人拍着桌子厉声道:“灵珠不过是萧家的家妓出身,侥幸成了妾侍,正室死了之后才成为夫人,如今却不安于室,四处招摇过市,还想进我李家的门?”

    “姐姐稍安勿躁,易辰沉迷至此,可能有什么缘由,阿银,你平日跟着少爷,你来说说是什么缘由。”说话的青衫男子是李家大夫人的亲弟弟王莫言,言语中护着的正是与灵珠夫人交好的李家少爷李易辰,李在牡丹是国姓,李家正是正宗的皇亲国戚。他与李少爷的感情深厚,是以连忙安慰姐姐。

    阿银自下人中间走出,但低头而站,却未答一句。

    王莫言追问,“阿银,幸得你一直跟着易辰,照料得当,才拖延至今未病发,事已至此,我们并没有怪你未提早禀报,有话直说,不用害怕。”

    阿银轻声道:“少爷个性倔强,只怕家里越反对,他便越坚持,以小人之见,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过去,或许有情淡的一天。”

    大夫人喝道:“这样的丑事,若是传了出去,就算我们李家能担待着,汴京城中那帮老东西也会嚼舌根的,阿银,你说那女子到底有多美貌?”

    “灵珠夫人眉清目秀,优雅脱俗,举止出尘,却是个美人。”阿银道。

    “即是如此,我便去会会她。”大夫人道。

    莫言上前,“也好,姐姐亲自去一趟,可当探知虚实。”

    唐多慈的院子内,她正在喜洋洋的教多多学走路,含烟姑娘饶有兴致的在一旁看着,看着看着也看的腻歪了,于是问道:“你知不知道萧玉郎的爹爹是怎么死的?”

    唐多慈白了她一眼,“我连见过都没有见过他,听说早就死了,我如何能见?”

    含烟姑娘自知问了废话,却没有引出她想听到的话觉得挺没趣的,不过还是想炫耀一番,“我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你都能知道,看来你听说的也不是真的。”唐多慈毫不留情。

    “你别小看人,当年萧江山死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蹊跷,我爹还派人去查来着,只不过查来查去的也没查出来什么。不过有一次我在爹爹的书房看过一个卷宗就是关于萧江山死因的,上面写死于中毒,至于为什么给压下来,我就不知道了。”含烟姑娘道。

    “没写中了什么毒吗?”唐多慈问道。

    “我也是很好奇,后来还特意问了爹爹,爹爹告诉我说是死于中毒也只是猜测,因为尸体没有任何异样,偏偏是没有任何异样才让人觉得奇怪。”含烟姑娘道。

    “或许死于天下第一奇毒呢?”唐多慈微微一笑,带着调侃。

    “什么是天下第一奇毒?”含烟姑娘问道。

    唐多慈沉吟片刻,“说的太隐晦了你反而听不懂,不如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含烟姑娘瘪瘪嘴,“讲吧,反正我还挺爱听你讲故事的。”

    从前呢,有一个师傅问他的徒弟,“什么是天下第一奇毒?”

    七师弟道:“我愿走千山,渡万水,收瘴疠,品花草。菌菇蕊叶,阴阳调和,遍览医典,以求生克。研磨细琢,鼎炉蒸熏,使毒无色无臭,无迹可寻,无药可解。”

    师父摇了摇头。

    六师弟道:“我愿杀猛兽,捕蛇蝎,采矿石,淬金铁。提配方,做分析。细密纪录,研究结构。集万物之邪诡,合天地之残忍,使人见血封喉、当者立毙。”

    师父摇了摇头。

    五师妹道:“我愿红妆素裹,描眉画眼。习箜篌,按玉笛,摹工笔,绘写意。四书五经、淫词浪曲,饮食茶酒,德容言工,以至于婉转承应、品箫媚术,无一不精。令天下男子皆为我裙下之臣、入幕之宾。那时节,任凭我端给他们喝孔雀胆、鹤顶红,他们也甘之如饴。”

    师父擦了擦鼻血,摇了摇头。

    四师弟道:“我愿研究风的吹送,水的流动,人的饮食习性,牛马的走向爱好。我愿参透天地星辰的运行,探寻世间的规律,绘制出一幅图像。我只要一小撮毒药,不必见血封喉,只要能生生不息的繁衍。我将毒药下在一条合适的河中,自会被合适的荇藻吸收,自会被合适的男子吃到,自会传递给另一个女子的嘴唇,自会传递给衣服、器物、牛马与孩子,自会有带毒的蒲公英被风吹送到天涯海角,沾染上花草、楼阁、船舶、笔墨、胭脂、簪钗、甲胄、门扉,自会从手脚、口唇、眼睛、肌肤上入肠胃、进骨髓,日积月累,深不可治。”

    师父立刻停下给身上拍爽身粉的动作,摇了摇头。

    三师弟道:“我愿苦读孙吴兵法,精通三韬六略,烂熟经史子集,旁涉诗词歌赋。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唇舌鼓摇三百国,胸中甲兵十万人。那时我自荐为相,出谋划策,结党营私,欺上瞒下,取朝纲,揽大权。那时,管你忠臣良将,都敌不过我信口开河。任你尽忠报国,抵不住我十二道金牌。为所欲为,毒施人鬼。”

    师父摇了摇头。

    二师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朝诸位师弟和师父环视一圈,一字一句的说:“尔等卑鄙无耻、毒辣残忍的鼠辈!”

    然后摔门而出。

    后来,他们听说,二师弟走得很远,去投了义军。他娶了义军头目一个嫁不出去的丑女儿,成了义军的名将。他爱兵如子,衣食与士兵待遇相同,肯为士兵吸吮伤口的脓液。他清廉无私,有赏辄分,家无余财。他遇敌则冲锋在前,撤退则单骑断后,知人善任,贤达开明,有过则改,兼听则明。他甚至还是位良医,亲手救过无数将领的性命。他微笑着,“我以前学毒,好歹也有点用处么。”

    岳父死后,二师弟成了义军的领袖。他率领大军以少击多,以一场背水大战奠定了中原大局;他命忠诚的部下袭取东南,楼船如林,一鼓而定。他又亲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