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颠覆晚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四章 铜驼暮雨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天一早,义军大营中人人欢呼雀跃,因为他们接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那就是朱温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东都洛阳。他们一大早就埋锅造饭,拔营集合前往洛阳城。

    他们已经收到黄王的命令,入城后要严格遵守军纪,不得妄自杀戮一人,不得妄自掳掠,总之一句话,要爱护城中百姓,违令者斩。

    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洛阳前进,虽然正值隆冬,可义军的心情都格外的激动,心中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他们辛辛苦苦打了好几年的仗,一直都是处于被动状态,被迫颠沛流离,转战大半个中国,现在竟然能够占领大唐王朝的东都洛阳城,他们的心情能不激动吗?

    他们都知道,洛阳之繁华,就连长安都无法比拟,是以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有的甚至还唱起了家乡的小调儿。

    朱温由于有伤在身,破例的没有骑马,而是坐了一辆宽敞的马车,黄颖借口要照顾朱温的伤势,当然也一块儿上了马车,在四周将士们的簇拥下缓缓前进。

    黄颖听到将士们的歌声,好奇的打开马车的车窗,看到将士们欢天喜地的样子,心中也不禁感慨万千。她回头看了看正闭目养神的朱温,心中一阵骄傲,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如果没有他,洛阳城还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打的下来。

    两个时辰后,黄巢的大军抵达洛阳城外,刘允章已经带领着东都洛阳的文武百官在定鼎门外相迎,大大小小的官员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

    在刘允章的带领下,大小官员纷纷下跪,山呼“恭迎黄王大驾”,众人大都面无表情,毕竟他们都在唐朝为官多年,这时虽然迫于形势献城投降,却不能表现的过于高兴。如果表现的过于高兴或者兴奋的话,有可能得到黄巢的赏识,却更容易得到同僚们的唾弃,是以他们只能面无表情的跪下迎接黄巢,至于他们心里怎么想,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黄巢哈哈一笑,翻身下马,亲自双手扶起刘允章,并对众官员道:“大家都起来吧,你们虽然都是唐廷旧臣,可只要不是贪赃枉法的酷吏,依旧还是做你们的官,洛阳城的百姓还需要你们治理。可如果是贪赃枉法之辈,可就不要怪我黄某人心狠手辣了,你们身为父母官,百姓却是你们的衣食父母,如若不能善待百姓,百姓当然也不会善待你们!你们大都是度过圣贤书的人,这些道理大家心里都应该明白吧?”

    众人躬身齐声道:“明白。”

    黄巢很满意众人的反应,笑了笑道:“大家先各安其职,有什么事情我黄某人自会通知你们。”接着他搀着刘允章的手道:“刘大人顺应民心,实乃天下之福,百姓之福,请受黄巢一拜!”说着就要给刘允章下拜。

    刘允章急忙双手拦住,恐慌道:“老朽待罪之身,岂能受得起黄王的大礼?万万使不得。”

    黄巢知道刘允章确实不敢受他的大礼,也就不再坚持,就这么拉着刘允章的手,上了一乘八个人抬着的敞篷轿子(那是候叫肩舆,这里为了好理解,就用了后世比较通用的称呼),和刘允章一起做在轿子上,以示对刘允章的重视。

    刘允章死活不敢坐,黄巢一把把他拉了上来,道:“刘大人就不要推辞了,你我同乘一舆,也好让百姓们可以安心如常。”

    刘允章这才心中忑忑的上了轿,与黄巢并肩而坐,在大军簇拥之下缓缓入城,城中百姓分列天街(定鼎门大街)两旁,见到黄巢进城,纷纷下跪,并口中高呼“黄王!”声音此起彼伏,久久不绝……

    黄巢看着满城欢呼的百姓,英俊儒雅的脸上荡起了淡淡的笑容,他漂泊江湖这么多年,现在终于即将实现自己的梦想了。还有下一步,长安,只要再攻下长安城,就代表着大唐王朝三百年基业即将画上一个句号,天下百姓也就不用再受那么多苛捐杂税、抽丁差役之苦,那时候是不是就真的能够实现平均天下的梦想呢?

    他不知道,未来的一切都只是未知,他也只能尽力而为罢了。

    朱温看着车窗外百姓的欢呼,街两旁林立的店铺依旧开门营业,足见他们对义军的信任。朱温不由的感到有些欣慰。义军也都严守纪律,队列整齐,对城中百姓秋毫无犯,朱温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总算能给刘允章一个满意的交代了。

    刘允章在城中大摆宴席,款待黄巢,以及以尚让、孟楷为首的众将领。朱温由于有伤在身,就没有前去赴宴。刘允章派丁会给朱温安排了一座别致的小院儿,就在洛水北岸的铜驼陌,旁边紧邻着“丰都市”(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市场)。隋唐时期著名的“洛阳八大奇景”中的“铜驼暮雨”就在此处。

    这里之所以叫铜驼陌,是因为他东西两边各有一只铸造精美的铜驼,相传这两尊铜驼铸造与西晋“八王之乱”以前,甚至更早一些。经历了数代战火的洗礼,它依旧昂首引颈的屹立在那里。似乎在默默的审视着世事沧桑,起落沉浮;更见证着岁月流逝,历史变迁。

    可惜的是在宋代以后,金人南侵,洛阳城几乎成为废墟,这两只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的铜驼也不知所踪,成为后世永久的遗憾。

    铜驼陌南临洛水,西傍瀍河,桃李夹巷,垂柳成行,红砖碧瓦,相映成趣,景色绝佳。

    只是此时正值隆冬,黄颖和朱温两人坐在楼头,凭窗望着窗外的洛水,洛水已经结上了薄薄的冰,洛水岸边成排的柳树、桃树都光秃秃的。时而有几只乌鸦受到惊吓,从树丛中“扑棱棱”飞起,一片萧瑟的景象。

    如果到了阳春时节,片片桃花,翩翩蝶影,燕鸣莺啼,绿柳成行,碧浪翻飞,景色绝佳。每当日暮时分,家家炊烟袅袅升起,犹如蒙蒙烟雨,纷纷扬扬,是以被誉为“铜驼暮雨”,也是古洛阳城的八大奇景之一。

    可这些景象在这个时节是看不到的,事实上朱温也没有看到过,只是在一些资料文献上看过关于“铜驼暮雨”的记载。唐宋时期也有不少文人墨客曾经在此留下了他们优美的佳作,最让朱温难以忘怀的是北宋秦观的一首《望海潮》词: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