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村出名,是借了老庄家的光,是这家祖孙三辈人闹腾个一六十三遭,最后搁命换来的。当地的那些屯迷糊,一般连县官的面儿都没见过,贵姓大名都不知道。可是这爷儿几个,都和县官有交情,都干过挺露脸的大事。就是那些一辈子没出过几回屯子,连自个名都不会写的老头儿老太太,提起这爷几个,都能讲得象本书似的。
话还得从老庄家爷爷辈的庄能人说起。
“大跃进”的时候,报纸广播天天都是好消息,说这儿那儿一亩地打了几千几万斤粮食。可是种地的庄稼人自个难受自个知道,牲口都不吃的东西也得拿来填肚子。关里人先饿得受不了,听说关外日子好过,过年的肥猪都喂苞米,就拖儿带女往关外跑。庄能人就是那个时候来到了这块黑土地上。
古书上说那些大人物,总是先介绍他是什么地方人。可惜庄稼人不懂这个规矩,直到今天也不知道庄能人这位英雄豪杰来自何方。那昝不象现在,都有个户口本身份证什么的,往出一亮就明白是咋回事,只能听口音知道是关里人,原来住在哪儿也只能听他自个介绍。其实来自何方在当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落户必须得当地人同意收留。收不收留主要看两样:一是能干活的劳力多不多,二是带没带着大姑娘。乐意收留劳力多的是因为地多人少缺干活的,乐意收留带大姑娘的就有很大说道。
那时候这撇子男人多女人少,虽说新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男人有钱有势也不能多占用,可是还分不过来。不少男的三十来岁还打跑腿子,有的熬不住,急着跟女人睡觉,就去给人“拉帮套”。现在年轻人大概不明白这个事儿,老辈人给你讲起来可有意思啦——两口子生了一大帮孩子养不过来,跟前找不着媳妇的小伙就托人和他们说:愿意帮着养活孩子,干活挣钱归他们花,只要那女的和自己睡觉就行。他们答应了,就成了一家人,一个女的陪两个男的,再生小孩有一个跟“拉帮套”的姓一个姓,等到这小孩长大成人了,“拉帮套”的再自立门户。按当时的流行话叫做“借个模子脱块坯”,那意思和现在的投资入股差不多,只不过是投得多分得少。跟女的睡觉时也得假装么背着人,总没有正经两口子那么仗义。就是女的真心喜欢“拉帮套”的,在表面上也得把原来的男人摆在头前儿,好吃好穿得先让那个男人,有啥重活让“拉帮套”的多干。虽说有时女的特意哄“拉帮套”的,可是那男人总象受气的,在屯里大事小情上也直不起腰。原来的男人虽说当了王八,面子上总比“拉帮套”的好看,外面都管他叫“掌柜的”。凡是“拉帮套”的,不是缺心眼儿,就是没能耐,精明强干的小伙子觉得这样太窝囊,一辈子活得不光彩,宁肯挺几年,也不愿意走那条道儿。可是家前庙后就那么几个黄花女,一家女百家求,很难排上号,还不能生拉硬拽整到自个家;小丫头要等着一天天长大,着急也没用。这么一来,外来的大姑娘真的“物以稀为贵”,成了多少钱都买不着的抢手货。当时一个屯也就是几十户人家,论起来不是家族就是亲戚,谁家有个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还没说上媳妇,大伙都替他犯愁。那些逃荒过来的,本来不招人德意,可要是这家带个大姑娘,愿意在这个屯子找婆家,那就有把握了,保证有人争着帮这家落户。
庄能人一家从关里过来的时候,一共有五口人:庄能人两口子领个十来岁的小子,再加上他妈和他妹子。出关以后越走越冷,他妈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抛家舍业走远道儿,又累又饿又上火,就病倒了。偏赶上那地方都是荒草野甸,十里八里看不着人家儿,三个体格好的连背带抬,好不容易把他妈整到一个屯子,天就眼擦黑了。他妈躺在一家柴禾垛边哼哼,一家人干着急,别说找大夫,连片止痛药都没地方淘澄去。眼看上气不接下气了,闺女看着心里难受,就扯着嗓子嚎起来。
屯里人听有人报庙似的那么哭,都跑出来看热闹。有个老勾头,走到跟前打听咋回事,这一家人说话叽哩哇啦的,费了挺大劲也听不明白,倒是瞅准了那个梳着辫子的准是个大姑娘,不由得心里一亮。再打量这家人的行李——两个柳条筐,一根扁担,挑了几套破被褥,还有几个盆碗,都黑乎乎的挂着大钱厚的尘土,一看就知道好几天没使唤了。
老勾头心眼儿挺好使,看他们这样怪可怜的,就接到他家过夜。苞米馇粥大咸菜,吃得这家人象过年似的。还特意给老太太做了两碗面疙瘩汤,老太太吃完也缓醒过来了。老勾头两口子一边盘问这家人来历,一边看那大姑娘,觉得虽然面黄肌瘦,可细端量眼睛鼻子长得都挺是地方。自个儿子快三十了,连个保媒的都没有,如今有了天上掉下来的好事,自然不能错过机会。老两口背地合计后,又问儿子,儿子一听就乐得闭不上嘴了。从那以后,对这家外来人格外亲热。
庄能人觉得不认不识的,在人家呆好几天,麻麻烦烦的,也没啥补报,看老妈见好了,就张罗要走。老勾头早套出话来,知道他们没处投奔,就架弄他们在这儿安家。庄能人早有这个心思,巴不得有人挑明,可是又有点儿不底实,怕人生地不熟的受欺负。老勾头跟他打保票,说这小窝棚屯姓勾的占一半,剩下那些外姓人不是姑舅两姨,就是儿女亲家,他说句话铁定好使。庄能人这几天也看出来老勾头人缘好,客气几句就应承下来。全家老少总算有了落脚的地方,不象逃荒那阵子腿肚子贴灶王爷了,都夸老勾头心肠好。其实这老家伙也是无利不起早,过几天隔壁的老吉婆子就来提亲,老庄太太和姑娘都没啥说儿,这事就算定下来了。庄能人觉得这地方挺好,管咋的高梁米苞米馇子还能供上嘴,往后可以凭力气吃饭,不象关里家,整天饿得三根肠子闲了两根半,多少日子见不着一个米粒。
老勾头特意杀猪请场客,屯里人觉得老勾头的儿子能白捡这么个媳妇,是件大好事,吃饱喝足,都同意庄家落户。秋收以后,庄家也和当地人一样,分得份口粮,庄大姑娘也和老勾头的儿子成了亲。从老勾头那块论,庄家和全屯人都能盘上亲戚,再加上老勾头在屯里面子大,当地人对他们还真不欺生。谁家大事小情庄能人两口子都去帮忙,他家缺东少西别人也给个方便,一来二去都处得挺浑和,不再拿他们当外拨秧儿。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