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轻孰重,父亲分不清吗?儿子以为,万万不可因小失大啊!”
夏东篱急红了双眼,胸口不停起伏,犹自倔强的接着说:“父亲,我从没有对您说过,我有多敬爱您!我怕我不说出来,您永远都不会知道。我每次去大街上,看着京城的繁华景象,我就由衷的生出几分骄傲。我的父亲,作为华国最高的官员,他努力工作,给了这片土地一片歌舞升平。”
“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我的父亲功不可没。40年的仕途生涯,辅佐了两代君王,开创了一个太平天下。他把他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他挚爱的祖国,我是那么的崇拜他,因了他的护佑,我才得以拥有一个恣意华茂的青春。可是,您现在却告诉我,您要靠‘侥幸’来庇护您付出一生心血所建设的国度,你要靠‘侥幸’来庇佑自己疼爱多年的儿子!您还是那个为国为民的好丞相吗?您还是那个疼我宠我的好父亲吗?”
掷地有声。
夏丞相从未想过自己的儿子能说出这番真知灼见。那些关于理想、责任、亲情、正义、生命、血汗的回忆渐渐被勾起,蕴藏在心间的青春热血再次被点燃。
看着红着眼眶,却强忍眼泪的儿子,夏丞相很欣慰,从心底溢出来的欣慰,他的小儿子,唯一的儿子,那个一直被自己骂做不成器的儿子,终于长大了,终于长成一个男人,懂得责任与理想,可以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了。
夏丞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便整理衣衫,昂首挺胸的进宫觐见皇上去了。
皇宫中。
夏丞相态度从来没有这么强硬过,一辈子打马虎眼,奉行中庸之道的夏丞相,大义凌然,甚至可以说是视死如归的请求皇上发兵增援西北边境。那架势,简直有向皇上施压的嫌疑。
皇上坐在龙椅上,一直沉默不语。命总管太监十万火急的将几位重臣请过来。
夏丞相气势沉稳,不卑不亢、不骄不躁的据理以争,几十年的书本终于没有白读,在皇上面前一番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发兵之事辩论的非做不可,且刻不容缓。
皇上的脸色不好。
底下的重臣们也暗暗称奇,纳闷这夏丞相不知发的什么疯,言辞举止跟往日竟如此大相径庭。
最后,夏丞相用身家性命担保,若是此举有误,便以死谢罪。
重臣大惊,皆跪下来求情,即便是平时里有些不对付的秋大司马也心甘情愿的与夏丞相占在统一战线上。皇上知道大局已定,又有了替罪羊,终是答允增援边境,命兵部、吏部、户部全权负责此事,万不可有丝毫差池。
众人领命而去。
皇上斥责夏丞相恃才而骄,罚俸三月,勒令其在家面壁思过一个月,再观后效。
夏丞相却没有因受罚而沮丧,反而比较开心。夏丞相终身为国为民,很是辛劳,这花费在家人身上的时间便少了些,如今,藉此机会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倒也不错。
夏丞相有七个女儿,嫁给的多是官宦子弟。如今,女婿们知道岳父大人遭到斥责,便自然而然的觉得岳父大人心情不好,便将自家媳妇送回娘家,去陪陪家人。
于是,夏东篱的二姐、四姐、五姐、六姐皆回了娘家,不仅女儿回了娘家,连带着外孙、外孙女也来了,将一众姨娘喜的只见牙齿不见眼。
夏丞相自然也很欢喜。只是,他在欢喜的同时,也暗暗开始思考:是不是该给夏东篱娶个媳妇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