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篱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王于兴师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夏东篱见父亲受到责罚,心里有些不安和愧疚。在老爹书房外转悠了好几圈,终于下定决心去道歉。

    夏丞相知道儿子来意以后,呵呵笑道:“你这傻小子!终究是嫩了点儿。你爹在官场上纵横这么多年,还看不懂皇上的心思?皇上本就有心出兵,但又不想因意外而担了昏君的罪名,你爹这时候冲上去做替罪羊,皇上心里巴不得呢~表面上训斥,可是,这军马粮草等事宜,还不是你爹的职责所在?过几天,自然会撤销罚令,请我回去的~~”

    面对自家老爹的老奸巨猾,夏东篱伸出拇指道了声“佩服”。

    这哪是恃宠而骄?分明是有恃无恐!

    果不其然,没几天,皇上下了圣旨,赐下许多东西,并命令夏丞相早早回中书令就职。女儿们见娘家安然无恙,便都放心的回夫家去了。

    自此,夏丞相忙的昏天暗地。

    皇上决定让靖远将军率领三万士兵前去燕洲,增援西北边境。又和重臣商量了其他人选,眼看着一切都准备差不多了,偏秋长卿此时插进一杠子。

    秋长卿上书,恳求皇上同意把自己编排进增援的军队里。言辞恳切,甚至卑微的称,愿作靖远将军的牵马夫。

    皇上看完后,很是动容。招来秋大司马征求他的意见,毕竟是重臣之子,总要照顾一下。秋大司马思考一下,为其谋了一名参将的职位。

    秋长卿参军之事,不胫而走。惊呆了一众公子哥,平日里对秋长卿横眉冷对的公子们彻底放下那点小龃龉,纷纷点头称赞他是个硬汉子!有几分骨气!

    夏东篱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呆了呆。又想起当日在秋府门前跟他怄气,扬言绝交的情景,竟然觉得自己忒不懂事儿。本来羞耻心就不强烈的夏东篱再次觉得面子这类东西可有可无,于是,厚着脸皮写了封信,交给了秋长卿。

    声称愿意与之破镜重圆。

    信件落在了前去秋府兴师问罪的九皇子手里,九皇子同样是不知脸皮为何物的主儿,未经他人允许,擅自拆了信,这么一看,脸都绿了。气哄哄的把整封信撕个粉碎,转而接着气势汹汹的向秋长卿问罪去了。所以,这封信并未交到秋长卿手里。

    靖远将军率师北上的时候,夏东篱和其他公子们一道来送行。寒冬腊月,北风猎猎,冻的人两颊发麻。士兵们裹着厚厚的兵服中,一动不动的站在队列中。秋长卿穿着一件银白色的战袍,同色的头盔遮住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似秋水般深不见底的眸子,公子们嘻嘻哈哈的上前同他告别,夏东篱裹着一件厚重华贵的火狐皮作成的大氅里,站在旁边呵呵傻笑,不怎么说话。

    其他公子都说的差不多了,都齐齐的看着夏东篱,想听听他说什么。夏东篱揉了揉鼻子,解下自己身上的火狐袍子,递给秋长卿,嘟囔道:“西北天气冷,你穿这么薄,可别冻病了。”

    怕秋长卿拒绝,连忙说:“将军若是病倒了,可是会耽误军情的!你拿着!你拿着!”

    秋长卿深深看了他一眼,一言不发的接过衣服,转身递给自己近身服侍的小兵,命其好生收着。

    此时,皇上驾到,开始了正式的送军仪式……

    部队渐行渐远。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悲壮肃穆的歌声越来越远,夏东篱在寒风中瑟缩着身子,目送越行越远的军队,直到那颗银色星光渐渐消失在地平线。

    此去,或许就是一场生死离别啊……

    春峰恨恨的骂道:“贼老子的!若是让老子知道那群王八蛋伤了秋小子,老子一定、一定……”

    “呸呸呸!刚出征,你就在这儿乌鸦嘴!想找抽是吧?”齐漠瞪着脑残的马春峰。

    沉静理性的梅奕开口说道:“若想前方战线安好,还需要朝廷的运筹帷幄啊。你若是真的不想长卿受伤,就好好在朝廷上帮些忙,也算是帮他了。”

    说完,转身就走。其他公子在原地,低头思考。

    梅奕说的有理,公子们又不傻,自然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个个开始努力学习,争取在明年春闱时,露个脸儿,谋个一官半职的,也好为国家效力,为秋长卿解忧。

    原来那些不顺眼,在国家存亡、个人生死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本来就没有深仇大恨,此刻他一人远赴边疆,为自己筑起一道坚不可破的壁垒,又有什么狗屁私怨是不可以释怀的呢?

    冬去春来,太阴历癸巳年二月初九,春闱考试正式开始。夏东篱拿出当年高考那种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狠劲儿,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直直杀入前三甲,得了最末的探花。

    黄灿灿的金榜上,夏东篱这三个字就这么四仰八叉的躺在那儿,耀武扬威般刺痛了众多举子的双眼!一时间“黑幕”、“内定”、“不公”等等词汇漫天齐飞,连榜上的前两位的名字——孟南山、梅奕——在其面前,也黯然失色。

    夏东篱,夏丞相那荒唐不着调的儿子竟然考上了探花?那个被裸身扔在大街上的白斩鸡,摇身一变,竟成了夏探花?也别怪广大人民群众怀疑,实在是这事儿太令人难以置信,严重的挑衅了公众的智商。

    前三甲乃是当今圣上亲手御批的,没人敢公然叫板皇上,只得拿夏东篱出气。

    他人既然有心找茬,于是把夏东篱以前所做的那些荒唐事都掀出来了,其中最最丢人的“裸身街头”事件更是被传的沸沸扬扬,顺便带出许多花边新闻、暧昧绯闻等等。最后,传言被传的面目全非,什么夏东篱身有隐疾、夏东篱性喜男色、夏东篱有花柳梅毒、夏东篱靠‘潜规则’上位……什么乱七八糟的,样样都有。

    众位才子们义愤填膺,皇上表示压力很大。

    皇上在点夏东篱为探花时,也心存疑虑。只是夏东篱这篇《谏圣上十思疏》写的忒好,比起头名状元孟南山的《国策论》还要强上几分,但鉴于字数不够、字体不工整等因素,最后便钦点为探花。夏东篱写的实在精彩绝伦,并且精彩绝伦到有抄袭的嫌疑。当然,也只是嫌疑而已,总不能真的进行侦查。若查出真的有作奸犯科的存在,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而此刻此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