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鄱湖红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刘大河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8、刘大河

    果然不出三先生和三师母之所料——他们的小儿子刘大河被抢上黑虎山之后,胡子挑没有杀他。

    那年端午节把刘大河抢上山之后,胡子挑没有把刘大河留在黑虎山,而是把他送到安徽凤阳自己的老家去了。他要把刘大河养成一匹狼,铸成一把刀,让他去咬他的亲生父亲,让他去杀他的骨肉兄弟姐妹,让他去把长春客栈闹个天翻地覆。

    胡子挑觉得只有这样,他的仇才报得痛快,才有一种舒服的感觉。他是鄱阳湖上的王中之王,就是报仇他也要报得不同凡响,与众不同,要报出一种空前绝后的水平来!

    第二天一大早,趁那些喽啰们还没有起床,胡子挑就派老三把这个哭哭啼啼的小少爷背下山去了。他不是叫老三把刘大河扔到鄱阳湖里去,而是要老三把他背到了几百里之外的安徽凤阳老家去。尽管当时反对的不仅有老二,就连老三也不理解,更不要说手下的那伙难兄难弟。都说他这样做,简直是荒唐透顶,是在给自己开一个大玩笑。但是,胡子挑只是一笑置之,不予以理会。他对老三说:

    “老三,叫你背走你就背走。我是黑虎山的老大,难道我做的事还要你们啰嗦不成。为什么要这么做吗?道理很简单,我就是要这个刘大河做我的儿子,将来继承我的事业,独霸一方,明白吗?”

    听大哥这么一说,老三也就不好再多言了。只有背起刘大河,日夜兼程,径向凤阳走去。

    胡子挑祖上几代人虽然在吴城讨生活,但在凤阳老家仍然有许多亲属亲戚。孟家是一个大家族,枝枝蔓蔓的非常繁盛。所以,老三到了老家后,并不是举目无亲。到凤阳的当天晚上,老三就把刘大河安置在一位堂叔家中。他对这位堂叔说,这是他大哥的儿子。因为大嫂刚亡故,大哥出门在外,不好照料,便送到老家来托付亲人照看。

    老三还对这位堂叔说,这小孩是丫环八字小姐命。别看他是穷人家的孩子,但他从小就长得很娇贵,请堂叔堂婶一定要好好照料。大哥就这么一条根,花多少钱他都舍得。只要把他照看好了,大哥一定有重谢。

    老三的确是个很会办事的人。他一边说,一边马上拿出一袋子钱来交给堂叔,白花花的光洋叮叮当当地响。

    堂叔堂婶一见,自然是眉笑眼开。不过,他们嘴上还是连连推辞,说是孟家的后代,是你大哥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孙子,一家人就不要金钱相见。

    老三还说,一定要请堂婶帮他请一个好奶妈,把这小子喂得胖胖的。大哥说过几个月他要来看看。如果是没有喂好养好,哪怕是自家人也很尴尬。

    堂叔说,这自然照办,叫他回去告诉大哥,请他尽管放心好了。

    老三把一切办得停停当当,在老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赶回黑虎山去了。他当然没有说大哥是在鄱阳湖上发大财,只是说大哥在汉口做生意。这位堂叔半信半疑,也没有多问。

    老三走后,这位堂叔夫妇对刘大河果然关怀备至,百依百顺。让他过得快快活活。堂叔还真的给刘大河请了一位刚死了儿子的胖奶妈,餐餐都把这位小少爷胀得小肚皮圆鼓鼓的。

    刚来时,刘大河还有些怯生。但是老话说得好,“有奶便是娘”——不出三天,刘大河就习惯了这位堂叔的笑声。加上这位堂叔也是一位矮个子,胖墩墩的很有点像张蛮子。他一天到晚也没什么事,等刘大河一吃饱了,就让他骑在自己的脖了上,在村里村外东游西荡。两岁的孩子的鉴别能力自然有限,所以刘大河还以为是张蛮子驮着自己在吴城街上逛。不过,刘大河心里对吴城街上的那种记忆,还时时刻刻感到困惑。他有时也会觉得这里的房子不一样,没有那么多的门,也没有那么多人,门前的街道也没有那么大……

    尽管如此,刘大河还是慢慢地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对吴城的记忆渐渐地淡忘了。他在一年年地长大,长得又白又胖,比一般同龄人要高出一个头。随着年龄的增大,刘大河又慢慢地发现自己好像不是这家里的人。这家里其他的小孩子都穿得破破烂烂的,也不是天天吃大鱼大肉。只有自己穿得又干净又体面,天天都吃大鱼大肉,还有糖果点心吃。同时,刘大河还发现自己没有爹也没有娘。那位堂叔不是自己的爹,那位奶自己的女人也不是自己的娘。

    五岁的时候,那位奶妈走了,又换了一位年轻一点的奶妈。刘大河以为这个女人是他的娘。可是这个女人白天喂了自己两餐奶,晚上就回家去睡。他更觉得这个女人也不是自己的娘。于是他开始有点恨这个女人,恨她为什么晚上不陪自己睡觉,恨她为什么不是自己的娘呢?这时,他嘴巴里已经长满了齐崭崭的两排牙齿。在吃奶的时候,刘大河就故意不去吸,而是咬,把这个女人咬得呲牙裂嘴。咬了几次,这个女人的奶头烂了,刘大河就再也不肯吃她的奶。后来这个女人再也没有来过。

    第二个奶妈走了之后,刘大河就开始一天到晚吵着要娘。他一吵,这位堂叔就来哄,越哄他越闹,接着这堂叔的女人也来哄,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来只。刘大河发现,原来这些人都怕自己闹,只要自己一闹,这些人就吓得不知所措,慌慌张张的很是好玩。于是从那时开始刘大河就经常闹,经常发脾气。他觉得有这么多人哄,有这么多人围着自己转很好玩。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堂叔那三岁的小孙子打坏了一只碗,结果被狠狠地揍了一顿,还不准他吃饭。那个小孙子便在哭。但是,他饿着肚子哭了半天都没有人哄,最后还是又挨了一顿打才不敢哭了。于是刘大河觉得那个小孩很可怜,那个堂叔很可恶。他要帮你那小孩报复一下那个堂叔。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刘大河就故意把一只碗摔到了地下。可是那个堂叔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没有打他。又换了一只碗,给他盛了一碗饭,还笑呵呵地送到自己的手里,摸着他的头,叫他好好地吃。刘大河觉得很奇怪。这是怎样回事呢?吃了两口之后,刘大河突发奇想,他不但把手中的碗扔了,还把桌上的菜碗都用筷子全部拨到桌子底下去了。他要看看这个堂叔到底打不打自己。

    然而,令他更加不解的是,这位堂叔不但没有打他,反而把他抱在怀里,一边哄一边拍着他背,问他哪里不舒服。刘大河一见,就是不做声。看来,这位堂叔很着急,又在问他哪里不服舒。问着问着,刘大河突然笑了起来,他说:“你为什么不打我啊?”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