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鄱湖红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筷子巷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一位识货之人。”

    潘遇求的话一出口,已全无了刚才的那种拘谨之态。只见他正在放开胆子,信口雌黄,大谈起茶道酒经来。他先谈到江西匡庐的云雾茶,景德镇浮梁的婺源茶,后又谈到杭州的碧螺春,福建的乌龙茶;再谈到粗茶、细茶、清明茶、谷雨茶,直到后劲实足的夏茶。潘遇求的这一番茶博士的江湖行话,真让三先生听得云里雾里。三先生此时在想,看来他真的把我看成是老板了,哪里知道我这个小小的烟行朝奉,哪有缘份喝到那么多的茶。焙酒品茗,那都是老板的事,就连我家老板都还不到这一步哩。

    不过,想归想,三先生心中还是不免又对这位清瘦羸弱的潘半仙,多了一份神秘,更多了一从敬重。别看这破壁残墙,满目萧然,看来他祖上也的确是阔过一回。他也的确是有些根基。这时,三先生终于想到了此行的目的。等潘遇求停下来当口,他便恭恭敬敬地说:

    “谨遵先生吩咐,晚生前来登门求救,恳请先生直言赐教,指点迷津。我并不奢求荣华富贵,只愿保一生平字。”

    潘遇求听到这里,知道好事已近。但他却不急着开口,只是信口接些家常话,问他是哪里人,做些什么生意。一边问,一边把三先生打量了足足有半个时辰,看得格外仔细认真。看过之后,他又移过灯来,前前后后地看了一遍,然后还请三先生站起来,在他面前走了两步。三先生今晚是有求而来,当然是言听计从,由他摆布。潘遇求做完这一切之后,又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微闭双目,在心中不由得暗暗称奇。他想,眼前的这位小朝奉,此时虽是寒士打扮,充其量也不过是个中人打相。但他却生得天庭饱满,地角方圆,眉宽三指,鼻直口方,眼如中秋朗月,眉似雨后青山;而且,他坐立有定,举止合度,言谈不俗,如果将来不能发达,我岂不是白读了那么多“麻衣”、“柳庄”。人称我“潘半仙”是假,但那些相书可是真的啊!

    潘遇求自信自己没有看走眼,心想,女儿小翠要是嫁了这么一个人,也算终身有靠了。主意已定,他便开口对三先生笑着说:“客人不必过虑,我上午那几句话,不过是个戏言,休得放在心里,我不那么说,想你是不会来的。我请你来,只是有几句话要问你,不知肯不肯实言相告!”

    三先生一听,很是奇怪,连忙说:“既然来了,自然听从老先生的吩咐。但不知先生有何指教?”

    潘半仙说:“男儿处世,功名富贵是最要紧的。我看客人虽功名无缘,但富贵有份。不过,你发达尚迟,目前尚未成气候。但是,我倒有一番话,不知客人听也不听?”

    三先生忙问:“听又如何?不听又如何?”

    “听,我就说听的话,不听,就请客人喝完茶后自便,免得听我烦絮。”

    “先生你尽管放心讲好了,我既然来了,自然是想听从你的开导的。”

    “好!”潘遇求说,“你既然要听,就莫嫌我啰嗦,你就边喝茶边听我说。”

    潘遇求正了正身子,沽了一口茶,又接着说:“自古以来,天有阴阳,人分男女。男女有别,内外有分。都是男主外,女主内,阴阳相生,男女相助,故女人有内助之说。一个男人的成功发迹,往往都有一位贤内助鼎力相助。燥则降火,瘟则加温,相辅相成,相克相生。一个男人,如果没有一位贤内助辅佐,就如朝无良将,国无良臣。君臣佐使,朝政如此,家政亦然。否则,将一事难成。何以见得,我有一人为证。此人不是别人,就是与我们鄱阳湖吴城有关的一位前朝古人。此人虽未成其帝业,南面称孤,但他的故事却在九百里鄱湖,妇孺皆知。我想客人如此聪明之从,想必也略知一二吧。”

    三先生听他这知一说,不觉坠入五彩云中,只得手捧茶碗,睁着眼睛听他说下去。

    潘遇求看了三先生片刻,又接着往下说:“客人虽不知我说的是谁,但只要我一点破,你就如梦初觉,恍然明白。此人不是别人,就是元末明初,天下纷争之时,与明太祖洪武大皇帝朱元璋争夺大明江山,大战鄱湖十八年的陈友谅将军。

    “他们虽然没有真的大战十八年,但在此鄱阳湖上刀兵相见,这可是事实。据说当时朱元璋虽然文有刘伯温,武有徐达、常遇春,但并不是陈友谅的对手。陈友谅当年可以说是雄兵百万,猛将千员,征舸战帆无数,十倍于朱元璋的兵力。所以,就在这九百里鄱阳湖上,与朱元璋摆开了战场。纵横决荡,驰骋湖疆,要与朱元璋决一雄雌,争个鱼死网破。当时朱元璋是屡战屡败,而陈友谅则是百战百胜。那么,为什么最后夺得天下,皇袍加身的不是陈友谅,而是朱元璋呢?这就是我要和你谈的主旨之所在。你不要急,且听我慢慢地说给你听,这个故事就关系到一位女人。

    “当时,每当陈友谅得胜班师回营之后,总要受到他那位才貌兼备、温柔娴淑的贤内助隆重的迎接和盛情的款待。烛影灯辉,轻歌曼舞,这时的陈友谅,可真是英雄美女,其乐无穷。但是,这样的一而再,再而三,次数多了,陈友谅也不免有些奇怪。虽是三军统帅,一介武夫,且是常胜将军,但对自己的夫人,自然有他的细心之处。

    “有一次,陈友谅又凯旋回营。在酒酣耳热之中,陈将军不禁怀拥娇妻,指着桌上的美酒佳肴说,夫人,你为什么总能料得我能凯旋而归,特地为本帅设宴庆贺呢?

    “温柔的陈夫人自然是赧然一笑,耳畔轻言:‘将军,您每次出征,为妾我都要站在这吴城城头翘着遥望。只要见到你阵中战帆高悬,旌麾猎风;听到你船上鼓乐齐鸣,凯歌高奏,我就知道夫君您又胜了朱元璋那跳墙的小和尚。于是,为妾自然要洗手着羹,聊备薄菲,为您庆功洗尘了。’

    “陈友谅一听,当时真是心甜如蜜,好不欢畅。于是,便命兵丁,连日在岸边高处搭起一座望夫台。从此,这座繁华的古城,又多了一处景致。虽然几经战乱,风吹雨打,至今还胜迹犹在,叫人指点到如今。

    “自从有了望夫台之后,陈友谅更是连连得胜,阵阵告捷。一为江山,二为美人,你说能不胜么?眼看就要夺得天下了,哪知乐极生悲。那一天,陈友谅与朱元璋又是一场恶战,只杀得三江变色,四水悲鸣,最后又将朱元璋的军队杀得拖枪而回,全军上下一片雀跃。本来应该是打得胜鼓,奏凯旋章。可是陈将军却心血来潮,为了在夫人面前也来一个出奇制胜,便令全军偃旗息鼓,半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