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灵验的时候,也不会有人前来揭短。中国有句老话叫“心诚则灵”,所以责任并不是哪一个人的。再说那些前来求签问卦者多是失意之人,已经就在四灾八难之中不能自拔,哪里还有心思去追究别人灵不灵,还不如心平气和地积点阴德,早日消灾弥难为上策。
潘遇求的日子如果能这样的一直过下去,那倒也是他前世修来的福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女儿两岁多一点的时候,突然被一个人贩子用一包炒花生给骗走了,一去就音讯杳然。小翠失踪后,大翠更是悲从中来。想到当年一场大水,冲走了凤阳的老家,一家人家破人亡。自己好不容易飘落到吴城,险些饿死街头。如今刚刚有个结果,却遭此飞来横祸。在悲伤之中,大翠又不幸身染伤寒,卧床不起。潘遇求虽然也是悲悲切切,但还要求医问药,服侍于床前。有道是酒不能解真愁,药只能治假病。几个月之后,大翠就撇下潘遇求一个,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昔日的三口之家,如今又只剩下潘遇求孤零零的一个人。面对这凌乱不堪的破家,潘遇求没有过分的悲哀。他本来就孤独惯了,就把这两年的热闹看成是白捡来的,或者是做了一场好梦。他这样一想,反而觉得好像是得了个天大的便宜,心中也就释然了许多。
料理了大翠的后事之后,潘遇求又是早出晚归,拎着那把锡酒壶,在十字街头重操旧业。不过,这时坐在十字街头的潘遇求,除了看相测字圆梦卜卦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女儿小翠。他总希望在某一天,自己能在人群中看到自己的女儿。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他每一天都在失望中回到家里。从此,潘遇求出就彻底地死了这份心思,再也不为女儿小翠的生死操心了。他把以前的一切真的都当作一场春梦了,内心又归于沉静。
但是,就在潘遇求心如古井、万念俱灰之时,他的女儿小翠却偏偏出现在他的面前——
那是一个阳春三月的天气,也是在吴城这样的江南水乡,在这样的季节里一个难得的好天气。潘遇求早晨刚一出门,院子里那棵百年老樟树上的喜鹊窝里,就飞出一只喜鹊,吱吱喳喳地在他的头上一路叫过去。一粒白色的喜鹊屎就不偏不倚,刚好落在他的鼻梁上。这粒白色的喜鹊屎让潘遇求打了个愣。他伸手一把摸了下来,在衣襟上揩了揩,自言自语地说:“我难道还有什么喜事么?要有也是白喜事啊!”
他一边说,一边依然往院外走去。
来到十字街头,他又在那老地方支起他那块招牌,开始等人前来开张做生意。就在这时,远远的人群中,一顶花轿挤了过来。花轿到了跟前,许多人都认得,这是四美楼接送“姑娘”的暖轿。四美楼是吴城最有名的青楼,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不要说在吴城街上没有人不知道四美楼的,就是到过吴城的人,也都记得四美楼。不过,四美楼的这种轿子,一般都是在晚上出动,送姑娘到某某阔人家里去唱堂会,或者是到哪位要员的府第官邸去陪夜,用的都是这种轿子。像这样青天白日的在大街上招摇过市的,还是不多见的。所以一见这顶轿子来了,街上的行人都在议论纷纷,驻足观看。
议论归议论,这顶轿子还是我行我素地缓缓而来。当来到潘遇求的卦摊前,竟然停下来了。跟在轿子旁边的两个花枝招展的小女孩就走上前去,掀开软软的绣花轿帘,打开了轿门。轿门开处,走下一位姑娘来。
这时,街上的人更觉得奇了,都涨潮一样的围了上来。许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难道这位姑娘是来找潘遇求圆梦卜卦的么。当然,大多数人还是眼馋,想看一看这位天仙一样的姑娘。吴城的人都知道,四美楼的姑娘个个都长得像天仙一样,但能有缘一睹芳容的到底没有几个。如今送到眼前来了,哪有不想捡个便宜的。要知道,要是想去四美楼,没有三十两银子怕是进不了门的。
从轿里走出来的这位姑娘长得的确不同凡响。一袭绣花的绸面薄棉袍,墨绿的底托着粉红的花,就像长在她那窄窄的腰身上。该肥的地方肥,该瘦的地方瘦,一点都没有走样。手上是手镯,耳上是耳环,头上是一头的珠光宝气,摇摇欲坠,叮当作响。还有棉袍底下的那双脚,小得就像五月端午节的两个糯米粽子。整个人儿就像从画上走下来,看得周围的人都啧啧称奇,眼睛都放出了绿光。
突然,只见那位姑娘在旁边两位小女孩的搀扶下,径直向潘遇求走去。还没有走到他跟前,就是双脚一跪,一个“爹”字还没有出口,就放声大哭起来。
刚才轿子一停下时,潘遇求就给弄糊涂了。现在让眼前的这个女子一号一哭,反倒让他心中明白了。他只觉得鼻子一酸,两行老泪就无声地淌了下来。潘遇求没有上前来扶起自己的女儿,只是跌坐在卦摊旁的铺地方砖上,老泪纵横地看着这张已经变得陌生的脸。在这张陌生而又娇嫩妩媚的脸上,潘遇求已经看不出当年那个小翠的半点影子。但是他还是相信,这就是小翠,这就是自己那个失踪了十六七年的女儿小翠。
这时,围观的人们不再那么轻薄,也不再那么张狂了。凡是知道潘遇求的故事的人都在感叹嘘唏,上了年纪的还在抹着眼泪。
女儿虽然是回来了,但是这时的小翠已不是当年的小翠,而是“翠花姑娘”了——如今,她已经是四美楼的一块金字招牌,是老鸨的一棵摇钱树了。至于她离家后十六七年的经历,在这里实在是一言难尽。只知道她是前不久被四美楼的老板花了一大笔钱,从扬州买来的。自从买来了翠花姑娘以后,四美楼的生意更是做得像模像样。到了后来,那条街上的其他几家同行,最后都不得不关门大吉,一家家都倒在“翠花姑娘”这块金字招牌的石榴裙下了。
后来,让街坊邻居们疑惑不解的是,潘遇求有了这么一位女儿之后,但他并没有在家享清福,过一过清闲的日子,依然是早出晚归,在十字街头摆摊度日,除了刮风下雨,未见他消停过一天。当年的吴城虽然不是秦淮河,也不是小苏杭,但民风使然,同样是笑贫不笑娼。作为一个女孩子家,能混到翠花姑娘这样红极一时、艳压群芳的份上,也是她前世的造化。在众人眼里也并不是什么辱没先人的过错。
但是,潘遇求自有潘遇求的说法。在见到女儿之后,他做了两件事:一是抱了一捆香纸爆竹跑到城外的乱坟岗上,在亡妻大翠的墓前大哭了一场;二是买来了一块九尺长的白竹布,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