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宛儿与萧冽一起用了早膳,送萧冽出了落叶居,看着院门口那叶子已然发黄的银杏树,微微一叹。
“娘娘,这里风大,还是回去吧。”青荷一面扶着宛儿,一面劝道。
宛儿却又是往前走了几步,踏着那六棱石子铺的小径,沉吟片刻,转头吩咐青荷:“你去流云榭那边看看。”
昨日打发棋雪跟墨竹去拾掇流云榭,原本只是为了盯着杨氏,防范杨家,然却想不到过了这一晚,竟然还没有消息。
“是。”青荷会意,忙是曲身一礼,自往流云榭方向去了。
这里宛儿又待了会子,方才回了院里。
过了不过半个时辰,就见棋雪一人回来。
“小姐。”棋雪上前行礼道。
点点头,宛儿示意她起身。
见屋里再无旁人,棋雪回道:“奴婢昨儿叫墨竹先去了流云榭,然后方才拿了茶叶去了荣庆堂,王妃那边院里的人好似少了许多,就是连张嬷嬷也不见了身影,几个大丫头也不似往日,奴婢觉着……”
说到这里,棋雪不由望向宛儿,见宛儿示意她说下去,方才说道:“奴婢觉得, 王妃那边好似一片死气沉沉地光景,只是奴婢并未见到王妃,只是王妃身边的大丫头去传了话,只叫留下茶叶就是了,奴婢无法,只得回到流云榭。”
皱了皱眉,宛儿也有些疑惑。
杨家现今如此大的动静,而现今武昭侯府危机四伏,这正是杨氏翻身的大好时机,怎地一点反应都没有?
“你们在流云榭这一晚都未曾有所发现?”宛儿问道。
棋雪有些自责地摇了摇头:“奴婢跟墨竹换着睡。一晚上都盯得极细,却没见有什么动静。”
难道杨氏真的不想翻身了么?
宛儿只觉得百思不得其解。
纵使是杨氏不想争,那么杨家呢?杨家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
毕竟若是真按照杨家跟王家的算计,都是逼迫父亲反抗,那么杨家又岂会在这个时候对荣王府放手?毕竟拿住了荣王府,就等于拿住了自己。到时候杨王两家怕是都想拉拢父亲。若是杨氏手里捏着荣王府,只怕父亲才会对相对弱势的杨家另眼相看。
然而现今这样好的机会,杨氏竟然无动于衷。
宛儿却是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其中的关键。
思及至此,宛儿却又是想起刚刚棋雪回禀的另一事。
“你说荣庆堂少了许多人?”宛儿再次确认。
“奴婢是瞧着院里的人少了些。”棋雪回道。她也不能确定荣庆堂那边是否打发了许多人出府,因此也就只说她看到的人少。
闻此,宛儿不由想起当初自己刚进府之时。那日去给杨氏见礼,杨氏可是摆足了王妃的架子,那荣庆堂里里外外全是服侍的丫鬟嬷嬷。
宛儿之前因为养病。为了避免为人所疑心,也是极少理会王府里的事,自然也是不知晓杨氏那边的近况,只是现今将养了一个月。也总算能够不让人疑心了。
“你去看看梁嫣在做什么,把她给我找来。”
想了想,宛儿还是觉得直接把梁嫣找来问问是最快知晓情况的。
她相信昨日萧冽不会不知道自己往流云榭派人的事,但却也知晓萧冽不会为这些事多心。而且现今外面朝中之事已然让萧冽伤神,自己也理当为她注意着这王府后院。遂也顾不得避嫌了。
微微一怔,棋雪好似没有想到,这般小心翼翼地小姐竟然也会如此明目张大的行事。
虽是诧异,然棋雪却也是极快的应道:“是,奴婢这就去。”
说罢,就退了出去。
宛儿看着那还杂轻晃的帘子,眼中也是带着几分安然。
进荣王府这大半年,自己不就是求的今日么?
有萧冽的信任,做什么事都不必瞻前顾后,不再小心翼翼的去算计,而是正大光明的掌控全局,能够用见得光的手段保护自己,保护自己身边的人,甚至……
脸上宛儿脸上微微一红。
甚至能够与萧冽一起应对危局。
***
梁嫣心下疑惑为何此时宛尊妃会急急叫了自己去落叶居,却也不敢大意,忙跟着棋雪出了门,往落叶居快步走去。
她是知晓的,昨日王爷分明知晓宛尊妃派人去流云榭,却是连提都未曾提及。
以梁嫣对萧冽的了解,她自是知晓,王爷这怕是已经很是放心的将荣王府内院交予宛尊妃了。
想到这一层,梁嫣自然是不敢大意。
虽说自己乃是之前良嫔身边的人,后来又跟着王爷出了宫,一直乃是王爷的心腹,但是自己怎么说却也是荣王府内院的人,之前王爷跟王妃心有嫌隙,自己作为王爷的心腹,自然是只管应对王爷交代之事就可,然现今宛尊妃跟王爷那般……
梁嫣心里一叹。
没想到进府不到一年,宛尊妃就能得到王爷如此信任。
思及至此,梁嫣脚下的步子又快了几分。
赶到落叶居,梁嫣忙上前给宛儿见礼:“娘娘安好,不知唤奴婢来有何吩咐?”
宛儿端着茶碗,轻轻抿了一口茶,笑道:“姑姑且先请坐。”
话音刚落,就见青荷搬来了一个锦杌。
谢了坐,梁嫣一脸恭敬地坐下,笑道:“娘娘今日可觉得身子大好些了?王爷昨日还吩咐奴婢找一株百年的人参,说是交予娘娘入药,奴婢刚巧要去库房找,好早些给娘娘您送来呢。”
宛儿微微一笑,这梁嫣果真是个心思通透的。
这短短一句话,竟然既奉承了自己得萧冽的看重,又表现了她对自己的忠心殷切之意。
此时,却见雪梅端了一个茶碗进来,捧与梁嫣。
“这是新的雪顶含翠,水是揽云山的泉水,你且尝尝。”宛儿笑道。
梁嫣忙立起身来,接过茶碗,方才复又坐下,轻轻啜了一口,笑道:“也就是娘娘这里有这等好茶。”
虽是知晓宛儿并非那种一两句好话就能糊弄的人,然梁嫣在宫中的那么些年,却也是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多说好话,绝对不会有坏处,纵使再心思难测的人,说说好话,也不会招人反感。
微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