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倒是不含糊,留了胤禩下来一道用膳,时而还会布个菜,寒暄着多吃些,亲厚得不得了。
胤禩嘴角挂笑,只好忍着,一顿饭吃下去不少,却始终都是食不知味。
待回到府上,胤禩立时提笔急书,随后交予高明送了出去。
胤禩长出口气,倚在榻上,心头依旧不安,“高明!”
“回主子话,高总管方才出去了。”门口守着的丫鬟回了一声。
胤禩曲起食指抵在太阳穴处。怎的忘了呢,高明方才明明送信去了。
“十四阿哥呢?”
“十四阿哥正在后花园练剑。”
“练剑?”这都什么时辰了,还能看得清?
“是的,看着像是心情不好,奴婢方才端了晚膳过去,十四阿哥也不曾动过。”
“行了,爷亲自去瞧瞧。”胤禩皱了皱眉头,起身往后花园去了。
园内漆黑,只听得“刷刷刷”的御剑声响。
胤禩方一走近便让一声“站住”喝住了脚步。
“爷不饿,退下!”
“怎么?你倒是铁打的,晚膳也不用了?”
十四停下手里的动作,却依旧背对着胤禩,闷声道:“八哥,你为何要俯首太子?”
“你…你怎么会知晓?”胤禩讶异。
“今日在毓庆宫,我都听到了。”十四回转过身,眼内有些湿润,“为了我,是为了我,对么?”
“原来,今日在门外偷听之人,竟是你?”
十四重重点点头,胤禩不由地担忧起来。
当时太子爷到底瞧没瞧见偷听之人还是一说,若然如此,那么十四岂非更加危险?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复起…
胤禩上前,借着月光,看见了十四满面的汗,“瞧你,一脑门子的汗,仔细着别着凉了。”
“对不起,八哥,是弟弟太没用了,弟弟连累了你。”
“…傻孩子,哪里是你的错呢...”说到底不过是生于帝王家的无可奈何罢了。
十四轻轻将脑袋抵在胤禩肩头,没再说话。
月色惨淡,叶影婆娑,偶尔夜风袭来,树声咧咧。
胤禩握紧了手掌,复又松了开来,缓缓抬起,拂了拂十四的后背,“在皇宫之内,有太多无奈之举,那并不是谁的错,生存之道而已。”
“…嗯,弟弟懂了。”
过了一时,胤禩方道:“好了,现下可以回去用膳了吧?”
“八哥再陪弟弟一时罢。”十四话落,手臂已然绕过胤禩的腰间紧紧搂住,感觉到掌下的身体有些许僵直,却并没有将自己推开,十四不禁欣喜交加。
……
“这是宫内侍卫的通行腰牌,”胤禩将手中的物体抛于身后的何玉,“你且易了容,暗中保护十四阿哥,另外,若是太子那里有大动静且立时禀报于我。”
“是。”何玉接过腰牌,飞身而出。
胤禩步至窗帷,望着顶头的圆月舒展了眉头。
万事也不过步步为营罢了,两世为人,难道还能学不会么?
话说胤禩这里是步步为营,不敢多行,恐怕引了人注目,而胤祉那里倒似唯恐天下不乱,在朝堂上竟然胆敢在皇帝老儿面前给太子爷摆了一道狠的。
“皇阿玛,前几日儿臣领命前往江南,这本便是施贿受贿官员的名单。”胤祉捧着账本,略转头望了眼胤礽,而后垂首而立。
“呈上来罢。”
梁九功上前接过账本时,胤祉又连同自己的奏章一并递了上去。
康熙掀开账本,眉头便紧紧锁住了,越往后头翻,眉头便越发隆起,最后待看过胤祉的奏章后便一把将账本扔了出去。
底下的朝臣立时跪了一地,此时并连太子也瑟瑟跪了下来,心头如有擂鼓,余光中蓦然瞥见一脸得色的胤祉,胤礽更是握紧了拳头,咬牙切齿。
正当众人惶惶不安时,康熙却忽然宣布退朝,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在他人看来匪夷所思,更有胤祉、胤褆愤恨不已,胤禩却了然于心。
胤祉一向与太子爷算得上亲厚,老爷子估计也是这么以为的,此次江南之事方会派了胤祉下去查探,却没想到胤祉竟会倒戈。其实这一点让胤禩也是纳闷之极的。
胤禩估摸着老爷子自始至终都清楚明白太子在江南的所作所为,不过,至于到底是怎么个荒唐法定是不曾追究到底的,此番看了胤祉呈上来的名单以及贿赂数额不禁怒上心头,可是又不好当堂发作,否则此种营私之事必定令太子彻底失信于众人,储位动摇却还不是康熙现下想见的。
“呵,三弟好手段,只可惜…”胤礽悠然起身,扫了扫袍子下摆的灰,望着殿外嘴角勾笑。
胤祉愤愤,“你以为皇阿玛现在不追究便永远不追究了么?也不想想自己犯下的勾当?”说罢便一甩袖子,扬长而去。
胤礽顿时换了脸色。
胤祉说得自然不错,皇阿玛何等的精明,他现下不追究自是有他的理由,若是真要追究起来,他太子爷自然什么好都讨不去的。
果然,之后的日子里,胤礽的行动颇受阻挠,连出个宫都要亲自与康熙报备过后才行。去了哪里,与谁交谈自然也需一一上报,这可让平日放纵惯了的胤礽苦不堪言。
“啪”一声,茶案被重重一拍,颤了颤便归于沉寂。
胤礽恨恨坐了下来,仍是不解气,顺手将桌案上的茶盏扫到了地上,一旁的宫娥立时上前拾捡,不料却被怒意正盛的胤礽一脚踢中心窝,宫娥顿时倒在了地上痛呼出声。
“来人呐,拉出去杖毙!”
“喳。”
“太子殿下饶命,太子殿下饶命。”宫女求饶着被强行拉出门外。
胤禩见此,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想是听着屋外宫女的惨叫声,胤礽心情稍稍好了一些,“四弟、八弟,近日二哥行动受阻,恐怕万事须重新计议,不知两位弟弟意下如何?”
胤禛肃立一旁,面无表情,“全由二哥决定。”
胤禩自然也听出了太子的言下之意,即行动亟需提前,至于计策自然都要从新探讨。
胤禩当然求之不得,反正不论太子的计划如何精密,到头来也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只要是在康熙的眼皮子底下,自己便有信心躲过老爷子的猜忌。
“二哥,此事甚为重要,还请三思。”
“三思?”胤礽轻笑一声,“难不成是要等到出不得毓庆宫了方能动手?”
胤禩静默不语,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