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梦红楼之环于九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93 章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巧姐儿顺利的被刘姥姥赎了出来,给带去了乡下。

    代儒在几日之后正式成为了贾家的族长,他成为族长之后做得第一件事,便是要将贾兰逐出贾家。最后还是被贾环给拦了下来,在一切没有明朗化之前,不可以将他逐出宗族。在周朝,对一个有根有源的人来说,一旦被逐出家族,除非他有非凡的机遇,得以另立为主,否则,未来的前途就完全被毁掉了。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没敢有大动作的重要原因。一个被家族驱逐的人,到了外头也不会有人任用。所以,贾环不赞成代儒贸贸然地做出这种裁决。如果事情不想他们想得那样,有什么隐情在里头,那贾兰以后还有什么前途可言。贾兰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他不敢说绝对的了解他,可是这件事,他心中却是有些底的,估计是他母亲的问题,十有**是贾兰为了护着母亲的名声,牺牲了自己。贾兰出家门求学之前,曾跟他发过毒誓,不会背叛贾家。如果真是他母亲在里头搞得鬼,也不能为了铲除他母亲那个老鼠,打伤贾兰这个玉瓶子。

    贾代儒做出这个决定,本来就是因为上回巧姐儿的事气还未消,如今贾环一劝,他自然也就变得无可无不可,撂在一边不管了,全心全意扑在族人的教育问题上。如今宁荣两府倒了以后,贾氏一族虽说不是焕然一新,但族人们总算是有了些敬畏之心。再加上代儒又成为了族长,威信上去了,管起事来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了。没了靠山,这些人反倒变得踏实了许多。

    再说贾环,贾府败亡之后,他突然觉得变得空闲了,不仅仅是时间多了,更多的是心也变得空闲了。有些事即使不问代儒,他也很清楚。贾家刚刚获罪,现在的他顶着贾氏族人的身份,连去参加科举都变得十分艰难。风头浪尖地,这次的科举是不要想再考下去了。时间一多,一空闲下来,人就容易胡思乱想。想着曾经在荣府里渡过的日子,或开心的,或难过的,现在想起来,都能让人安心。他就如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一般,每日闲了,就忍不住回忆往事。甚至那段日子里,让他烦躁到极点的抄经书,如今想起来都能让人心静。

    有时候想得深了,就忍不住会记起贾府最后的日子,那些让他心疼的记忆,这个时候,他就会不自不觉地抄起经书。未必多喜欢,只是这样找点事情做,能够让人心平气和,而且,就当是给他的家人祈福了。

    贾环每日躲在家里抄经书,连代儒都要看不下去了。这日四月初八,佛诞之日,代儒让人把他抄得的经书装了一箩筐,让人给他背了,将贾环踢出了家门,让他去参加佛诞,向佛祖传达一下他的诚心。

    贾环知道他是好意,也就摇着脑袋去了。代儒明显是安排好了的,一路上他都不用开口,周鱼自动自发的便把他往灵光寺带。

    这灵光寺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初名龙潭寺。金代曾扩建过,改名为西禅寺。到了太祖十年的时候,寺庙重修,原来的舍利塔在那时候竟然倾倒了,露出底下的塔基,寺院清理塔基的过程中,从瓦砾中发现一石函,内有沉香木匣,匣上有文:「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廿三日记、善慧书」主持重建工程的圣安和尚当众打开木匣,果然看到一颗佛牙,众僧大喜,遂将佛牙舍利供奉于灵光寺禅堂,成镇寺之宝。由此,灵光寺愈加声名远扬,佛家信徒纷至沓来,更兼历届主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佛法超风,遂成为了京城第一大寺。

    周鱼几个在前头领着,兴致勃勃地去了,路上还不停地说着庙里的菩萨有多么灵验,素斋有多么好吃,好似他自己去过一样。贾环微笑地听着,也没回事儿。等到他们真正站在灵光寺外,周鱼众人顿时傻眼,庙里庙外人山人海的,要怎么进去啊?贾环见了,噗哧一声笑了出来。众人顿时觉得失了面子,立马把周鱼推了出去,要他进去看看里头还能不能定斋饭。

    贾环听了,笑得肚子都痛了,拉着咬着牙要闯进人群的周鱼道:“别去了,傻小子,咱们家也曾经富贵过,这里头的弯弯绕绕你还不知道。这种大庙里头的斋菜都是提前一个月就给那些达官贵人的家眷定下的,如今你就是怀揣万金也定不到啊!何况如今连人都进不去。”

    周鱼急得跺脚,跟没头的苍蝇一样闷头乱转。贾环给他按住了,让带着大伙儿继续往后山走,道:“算了,既然来了,咱们也不急着回去,从这后山上去,从上头往下看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是拜不到佛祖,烧不了香罢了,心诚就行,哪里在乎这些形式上的东西。”说着,率先往后山行去。

    一行人一路向上,走到半山腰的时候,竟然隐隐约约看到上头有一座青瓦顶的建筑,因为被周围的树林挡住了,在下面的人完全没办法看到。贾环看着有趣,便继续向上走去。站在庙前看着那斑驳破旧的庙门,以及门上随性而书的‘云居寺’三字,贾环觉得自己真是来对地方了,相比下面人潮汹涌金碧辉煌的大佛寺,还是这种小小的安静的破庙更符合他的口味。

    贾环满面微笑的走了进去,留下周鱼几个在后头面面相觑。看着外头的破旧程度,贾环还以为里头也会一样的破旧,谁知道走进去一看,倒也不尽然,普普通通地青瓦白墙,不新也不旧,难得地是里头那一种安宁恬静的气氛,悠悠地佛香从佛堂里头传出来。有别于山下的熙熙攘攘,这大殿里头只有几个僧人错落有致念经的声音。

    贾环并没有贸贸然地进去大殿,只是静静地立于佛堂一旁的青石墙上,观看着墙上的壁画,墙上刻得是达摩祖师于嵩山西麓五乳峰一天然石洞中面壁的故事。其中记录了有名的鸟于佛肩筑巢。还有一些是刻画了祖师于面壁时候的日常活动,‘上班坐禅,困倦打拳,饥饿吃饭’,种种不一。甚至还有一副画刻画了出了当时祖师得道,离开石洞时,留在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的面壁姿态。每幅画都雕刻的栩栩如生,想毕做此画的人一定技艺非凡。因着这些画是以青石为底的工雕,跟上头的瓦砾眼色相近,若是不仔细看,真得会被远远地忽略,就好像这座寺自身一样。

    贾环正看得入神,没有注意到有个老和尚站在他身后不远的地方,也在静静看着他。待贾环看完了所有的话转过身来,才看到他。那和尚对着贾环微笑着施了一礼,贾环见了,也淡然地还了他一礼,道:“崇高必堕落,积聚必消散。缘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万般姻缘皆有定,可弟子始终参不破,难以心安。今日有幸路过宝寺,见画中之景,倒是有些知觉。能遇到大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