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是赫舍里氏再无能拿得出手的人了,他的外祖父一系衰落。另一叔外祖父法保丢了世袭的爵位,心裕则被康熙斥为懒惰。反正四下一看,母亲娘家除了索额图就没人了。 石家倒是能用,只是胤礽不打算明着用,既有这一层姻亲的关系,就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平日里慢慢相处就好。如果明着来,则又是一索党,同样招眼。也好,自己打算的就是暗中选几个得力的人就好。 还有防着的一条,就是给人以凉薄之感。索额图毕竟与自己搅在一起这么多年,一旦自己暗示索额图急流勇退,在这个明珠恢复了的时候,难保会有‘皇太子不恤旧臣’的话传出来。这样的名声可不好,不但索党中人会疏远自己,朝中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也会变差。最可怕的是,说不定汗阿玛也会有同样的想法。 唔……是时候……亲近一下汗阿玛派来的人了,不过要找个合适的切入点。然后可以名正言顺地把高三燮等调到自己身边,再通过这些人,传去些许风声到乾清宫,表明心迹。这样总比自己跑去痛哭流涕地说索额图不堪用了强。 也许,可以从索党里再找一些可用之人,以示自己并不忘旧。可是找了一圈儿,他发现,他对这些人并不怎么熟悉。真是个悲剧。 深叹了一口气,胤礽想了一下,自己通常是在什么时候用高三燮、贾应选等人在侧的?处理政务?不是个好切入点,PSAA。与人密谈?从来都是把人家支开的,PASS。四下闲逛?我哪有功夫闲逛啊?!他也不贴身伺候。 咦?等等! 胤礽走出门去,伸了个懒腰。此时他正在惇本殿,贾应选立在一旁伺候着。心里正纳闷呢,太子爷这绝对是有心事了,眼前的书有小半个时辰了,愣是没翻过页。见胤礽突然站了起来,连忙跟着出去了:“太子爷,要备辇么?这会儿正热呢。” “唔,不用了,我出去随便走走。”抬头看看钟,再过半个时辰就是用膳的时候了,每当此时,太子妃都会打发人过来问一问今天要不要一起用膳。而高三燮作为首领太监,也会一起到来,如果胤礽今天另有想法,高三燮就要为他预作安排。 今天也不例外,胤礽站在惇本殿的台子上,只一小会儿,头皮就开始发烫,汗珠子也沁了出来,高三燮就领着吴明理过来了,胤礽的眼睛有点花,眯着眼看着他们。两人一路小步过来,从台阶上走过,到了廊下,行礼请安。胤礽扭头看着他们:“起罢,什么事儿?” 吴明理自是让高三燮先说,高三燮道:“奴才请太子爷示下,晚膳摆在哪里。太子妃打发人来问到不到后头吃。” 吴明理等高三燮禀告完闪到一侧,才上前又重复了一回:“太子妃打发奴才来请太子爷示下,今儿晚膳摆在哪里,有没有特别想吃的,好赶紧的做了来。” 清宫两顿饭,晚膳吃得其实挺早,尤其是夏天太阳落得晚,显得用饭更早了。这不,请示吃晚饭的时候太阳还挂得老高,太子爷仿佛都被太阳晃晕了头,心不在焉地往前迈步:“还是照旧……” 咻、咕咚、噼哩叭啦…… “太子爷小心!” 这里隆重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宫殿结构,它们其实是建在高台上的,从秦汉时的夯土台,到现在的石砌高台。宫殿主体结构就是建在这样的方或长方形的台子上的。要从庭院里进入室内,得先上了台子。而台子不是哪里都有台阶的,只有正门前方才有台阶,其他的地方都是一齐的台子,四周连个栏杆都没有。 太子爷现在站的地方,脚下不是台阶,而直接是庭院。毓庆宫的规制是很高的,台子至少有三级台阶以上。这一脚要是踩塌了,不骨折也得肿上半个月。还好,他是太子爷,周围有人护着。站得最近的乃是高三燮与贾应选二人。 两人虽言语不多,行动却是利索,眼看着太子要栽下去,一个伸手就拉、一个跳下去垫底。最后形成的姿势就是,太子爷一条腿立在台子上,一条腿就踹到了高三燮的胸口;高三燮跳到地下,又手合在胸前托着太子爷的脚;贾应选抱着太子的胳膊往后拽。 太子爷的腿是保住了,三个人也都摇摇欲坠险失平衡。吴明理愣了一下,连忙上去托着太子,怕他摔倒。高三燮终于不太沉默了一回:“人呢?快扶着太子爷进屋坐好!” 被胤礽赶走的小太监蜂涌而至,扶太子的,宣太医的。还有两个有眼色的过来扶高三燮:“您的脚也拐了?”高三燮没空理他们,先说贾应选:“往后遇着这样的事儿,不要猛拽。用力大了,反会拉伤胳膊,也会使主子站得更不稳,要是滑了脚摔得更重。” 贾应选脑补了一下,拼命救主,一用力把胤礽拉了个屁墩儿的场景,猛地点了点头。“那下回我跳下去接着?” 高三燮沉默了一下:“你这回拉得稳一点,我就不用跳下去垫着了。” 贾应选:“……” 高、贾二人护主有功,高三燮而受了伤,太子爷对他们的脸色就好了很多。 “高谙达睡下了么?” “还没。”疼得睡不着啊。 “那小的可进来了,”来的是太子妃那里的两个太监,还带了一堆东西,“太子爷说高谙达忠心可嘉,叫太子妃翻出了上好的伤药。太子妃听说了,又赏高谙达与贾谙达一人一桌席面。恭喜您了。” 高三燮新认的小徒弟冯东上前接东西,又说:“两位谙达坐一下,小的去泡茶。” “唉呀,不用了,咱们还要跑贾谙达那里呢。” 贾应选比高三燮要好很多,身体没有受伤,只是虚惊一场。他也留人喝茶,得到:“要回去回话,再晚些就进不去后面了。”的回答,才放人走。 第二天,神清气爽地去伺候。太子爷召见人,这回没避着了。据说还专门写信给康熙,感谢汗阿玛给了他忠心可嘉的奴才。从此,两人得以在书房里长时间的伺候,连胤礽去乾清宫议政,也都带着了。 —————————————————————————————————————————— 高三燮松了一口气,宫里没有明文规定不许太监识字,但是在那之前还是很少有人文化水平高的。太监都用汉人,谁又识得满文呢?他却是在康熙下令设太监扫盲班之前就已娴熟满、汉文字的,实是太监堆里的一朵奇葩。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里头费了多大的心思。当了太监,就没了旁的念想,只能往上爬。不然一辈子都会受大太监欺负,连告状的地方都没有,都察院可不收太监的状子,内务府也不会为小太监而罚大太监。 终于,他的文化水平,尤其是满语水平使他崭露头角了,康熙也知道了他这个人。没多久却把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