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车内静悄悄,只有车轮骨碌的声音。金四眼睛一瞬不眨地盯着对面神思恍惚的少女,正思忖该说些甚么让她宽心的话,慈心突然开口道:“你可知晓京城宅子的价格行情?”
“呃,甚么?”金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丫头不是正“伤心欲绝”么,怎么转眼又扯到房屋买卖上了?
“嗯,我想在京城买个宅子,不用太大,就如,就如你在荣县置的那间差不多就行。嗯,要装有地龙的,还要离皇城近些的。不知务本、平康两坊有没有合适的院子?哦,还有,我没有手实,能买么?具体流程又该如何?”慈心一连串问题抛过来,彻底把金四砸晕。
开国皇帝赵丹穿越前是个唐朝文化爱好者,故周朝的上京城是完全按照唐代长安城格局建造的,慈心说的“务本、平康”两坊都紧邻百官办公的皇城区域。
她方才思量半天,最初的震惊彷徨过后,她开始实际地思考下一步的做法。既然方诏的家世背景改变不了,而她又不可能就此回返烟霞镇,那她到了京城的当务之急就是去置办宅子!
她与方诏之间没有正式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两人甚至都没有正式开口说过“非卿不嫁(娶)”的情话,有的只是“脉脉含情诉无声”的心照不宣而已。既然方诏不是寻常七品医官家的公子,那上京后她要长住在方家便不合适了。
且不说她不想看到方诏日日被拉去相亲的堵心景象,单从慈心的自尊来说,她更不想被人看成是攀附权贵的小人。突然,慈心记起当年黄昶临行前与她交谈一席话后,为何会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的真正原因了!
当年黄昶问:“你清楚方诏的家世么?”她是怎么答的来着?嗯,她好像是答:“清楚啊!”
然后黄昶又问:“那你怎不与他贵庶有别?”
她答:“需要吗?方诏都不介意,我介意什么?”
然后黄昶又说了一通让她迷惑不解的甚么太子、李家的话,然后就愤怒地拂袖而去了!如今想来,他定然是以为自己攀了个比他家更显赫的高门而对他“不屑一顾”呢,所以他才那么气愤。哎呀,慈心觉得自己冤死了,也蠢死了。黄家是那么注重门第的人家,而方诏既能入他的眼,肯定内有乾坤,当初她怎么不仔细打听打听呢?
而慈心不能就此回返烟霞镇也是有缘由的,具体有三:
一、她还没到京城便半路折返,其中变故只为自己知道了方诏的真实背景。若大家知道她当初决心考功名的缘由只是为了能顺利嫁给方诏,那她绝对会变成邻里乡人的最大笑柄!
二、她投牒取解后即去书院办理了休学两年的手续,当时她还大话连篇地和顾守仁发誓:两年内她必登上书院青云榜!言犹在耳,她岂能未考便返?
三、虽说当初自己决定考功名是为了与方家“门当户对”,但如今细想,她真考上功名,除了保证自己日后的婚姻能实行“一夫一妻制”外,对宋家、对慈轩都有莫大好处。
慈心清楚记得自家爹爹是因何与京城的大伯父决裂而形同陌路的。
慈心十岁那年秋天,宋懋睿接到一封京城来信,他看完信后便脸色铁青,把信笺往地上一扔,人就在屋里转起了圈圈,嘴里直嚷道:“不可!不可!这万万不可!”
一旁的宋娘子不明就里,她把宋懋睿扔到地上的信笺捡起来,唤出正和慈轩在西厢房温习课业的慈心,递给她,急道:“心儿,给娘念念,你大伯都说了些啥,让你爹气成这样!”
她接过信一看,原来是大伯宋懋远叙述其因何自请为奴的事。宋懋远在信上称,他一直跟随的主子——顾子元的长子顾守德除了在朝堂担任工部侍郎一职外,日前还兼任了瑞王府长史一职,而他因深得顾守德信任,便被派去瑞王府协理府务。
顾守德对他说,要想在王府出人头地,且能为瑞王爷经办机要之事,他就必须与王府签下卖身契,从此为仆身。宋懋远在信上表达了对能在王府当差的自豪,又说了一些自己从“良”变“贱”,虽对不起宋家列祖列宗,但日后富贵权势却不可限量,万望宋懋睿体谅他的良苦用心云云等一些话。
看完后,慈心明白宋懋睿为何如此气愤难奈了。在这个等级制度森然的封建社会里,“良民”和“贱民”的社会、法律地位是十分悬殊的。且不说律法上对“良民”、“贱民”刑罚的区别对待有多么不同,但就其对后代子女的前途、婚姻影响来说,就非常令人不平!
一旦入了“贱”籍,其子女便世代为奴为婢,社会地位低下,不能参加科举,不能与良民通婚,只能在本阶级内婚配。除非得到主人家释放,并由官府批准消去其贱籍,否则便永无出头之日。就算宋懋远卖身的对象是皇室又能如何,还不一样是给人当奴才!慈心真怀疑她大伯的脑袋是否被门夹了,竟能做出这样愚蠢的决定!
随后,宋懋睿即刻修书一封寄出,信中再三央求宋懋远要三思,切勿因贪图眼前利益而做出影响子孙后代的冲动之举。那封信寄出后,便如石沉大海,宋懋睿等了好几个月,以为他大哥没收到信,便又寄出好几封同样意思的信。一年半后,他终于收到宋懋远的简短回信。
宋懋远信上称他的心意已决,宋懋睿就不要置喙了。信上还言,宋懋睿既看不起自请为奴的他,那么以后宋懋睿若有甚么难事,也不要去求他!
“糊涂!糊涂透顶!”宋懋睿气得说不出话来,从此再没提过他的大哥。
慈心在赵丹的自传里也读到过他关于这种不平等制度的描述。赵丹说过当初自己登基后曾想过废除这种不人道的良贱制度,但因封建社会的等级划分存在已久,他要在一夕间让良贱等同,这主意自是遭到了内阁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最后,他只做到了小范围内修改了一些对贱民不利的规定。比如科举,只要自身不是贱籍,便可参加考试。而在以前,一个人,只要血亲中有入了贱籍的,或有从事贱业的人,三代内均禁止参加科举!
要不是慈心这个老乡的努力,她以女子之身、贱民亲友的身份,早丧失科举的资格了。所以慈心要上京时,宋氏夫妇宁愿她住在方诏家,也不愿她去找她大伯。
因此,慈心若考上功名,除了可以给宋家光耀门楣外,亦可为慈轩日后入仕提前铺设道路。如今为乾德二十三年,慈心年满十三,乾德二十四年的科考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