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花素锦谁的悲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独奏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1947年,阿炳遭国民党殴打成疾,被迫停止了卖艺生活。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阿炳终于盼到了全国的解放,他的艺术生涯也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采访了阿炳,并在匆忙中录下了他所弹奏的《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六首乐曲。他还答应半年后继续录制二三百首二胡曲。可是,由于他长期遭受旧社会的折磨,竟于当年12月4日吐血去世了。阿炳之死以及他数百首乐曲的失传,不能不说是中国音乐史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

    《二泉映月》作为他仅保留下来的几首曲目之一,显得弥足珍贵。据说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说:‘光《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就这样,《二泉映月》流传了下来,而它也被看作是作是作者一生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二泉映月》以一种抒情式的音乐语言,向我们描绘了月映惠山泉的景色和作者那无限深邃的感情。全曲共分为六段,经历了五次变奏。

    在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仿佛在乐曲开始之前,作者已经在心中默默地说了好久了,不知不觉地发出这声叹息,乐曲如同一个老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他在倾诉着在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讲述着他辛酸悲苦而又有充满坎坷的一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

    可以说,这首曲子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奏上,都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它不仅在国内深得人民喜爱,也在国际乐坛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它以它深沉、悠扬而又不失激昂的乐声,撼动着千百万人的心弦……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该曲的评价:“我应该跪下来听……”那是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改编),当时,小泽征尔并没有说什么。第二天,小泽征尔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专门聆听了该院17岁女生姜建华用二胡演奏的原曲《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地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说着说着,真的要跪下来。他还说:“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同年9月7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发自北京的专文《小泽先生感动的泪》。《二泉映月》自此漂洋过海,得到了世界乐坛的赞誉。

    编辑本段

    演奏手法

    阿炳的二胡曲是集我国民间音乐之精华,融会贯通后自然流露的绝唱。

    我在演奏时,特别感觉到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点。阿炳所用定弦G、D的胡琴在过去民间称为托音胡琴,这种胡琴本不作演奏主调而用,也没有(或很少)换把,只是在一个把位内上下八度翻用。但经阿炳之手,却奏出如此优美、深沉的旋律,而且用到极高把位,至今仍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绝响。在教学中,我常把阿炳的音乐和曲谱比喻成牛奶和奶粉的关系。牛奶是为了便于携带和保存,才将它制成奶粉的。这个过程,必然要失去一些有价值的成分。同样,阿炳在演奏这几首乐曲时,并没把乐曲结构、音符、节奏等放在心里,只是把心中的感受用琴声叙述出来。因此,《二泉映月》当初又有《依心曲》之说。后来为了乐曲的传播与研究,才将录音记录成乐谱,而阿炳二胡曲的精髓可以说是不能在乐谱上明确地表达出来的。所以,如果只是完成音符式的演奏这些乐曲,至多如同干嚼奶粉般地无味。因此,我们要演奏好这些乐曲,首先必须做到将音符完全“溶解”于音乐之中。阿炳二胡曲旋律虽很优美,但它更注重刚毅和深沉,这是由于阿炳饱受艰苦磨难所决定的。我们在演奏时要特别注意再现阿炳的形象与性格,不能将曲调奏得过于华丽、轻盈。

    目前,有很多《二泉映月》的改编形式流行于音乐舞台上,如:小提琴独奏、弦乐合奏等,它们在音乐上都偏重流畅与优美,而显得刚毅与深沉不足。且有一些阿炳独特的二胡演奏手法,在其它乐器上不易被运用,也使这些改编曲失去了不少原曲的风韵。但如同很多奶制食品一样各有风味,诸多改编曲中仍不乏有一些上乘之作,听来有耳目一新之感。

    演奏“二泉琴”,需要有深厚的功底,尤其是对于运弓的要求,更是严格。否则,不用说演奏不出乐曲的神韵,就连琴弦都不能正常振动,只能发出“吱吱啦啦”极其难听的声音。所以,在学生学习阿炳二胡曲之前,最好要先进行一段“二泉琴”基本功的训练。着重在运弓方面,要求气沉丹田、弓压恰当、弓速均匀,学会用气息喷发音头,随即放松,使琴弦充分振动。在按指方面,主要是掌握定把滑音以及一指按多音的技法。

    阿炳二胡曲有三个独特的演奏手法。一是刚健的直线滑音。不论是《二泉映月》,还是《听松》,其滑音大多呈直线形式(即果断地上下滑动,中间不拐弯),要求两手密切配合、同时动作,以奏出刚健的音头。即使是连弓演奏的定把滑音,也是左手快速地直线滑动,右手配以浪弓,使发音顿挫分明。这种滑音是阿炳刚毅性格的体现。第二是定把演奏,一指按多音。由于阿炳经常用绳子将二胡挂在身上站立演奏,因此换把不太方便,这就形成了一整段音乐都在同一个把位中演奏,遇到把位外的音时就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